饮食文化 厨房江湖   》 第24节:编外厨师      Hu Yuanjun

  有编外厨师的酒楼相信不在少数。之所以叫编外厨师,是因为他们虽然做着普通厨师的工作,编制却不在厨房,有些甚至都不应该算酒楼的员工。他们就是承包老火靓汤的“汤佬”和承包海鲜鱼缸的“鱼佬”。以前还有承包鲍翅档的“鲍翅佬”,近来渐渐被弃用了,“鲍翅佬”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本店厨师的手艺是一种变相侮辱,老板们也不愿意再去做丢帅保卒的事。
  老火靓汤、海鲜鱼缸被承包,都是老板们经营的一种手段。售卖所需的制作人员包括原料、器皿,全由承包者负责,酒楼仅仅是提供场地,然后依售卖种类和数量或三七或四六分成。看上去酒楼拿的是少数,可省去了因此而产生的人员开支和成本压力,何乐而不为呢?
  喝老火靓汤,应该说是不分季节的,广东人一年四季都能煲出各色时令汤品,不过对北方人来说,还是更习惯秋冬喝靓汤,补秋膘嘛。
  客人进到酒楼大堂,首先映入眼帘的那一字排开冒着暖人热气的各式汤煲,就是“汤佬”的工作岗位,客人在挑选汤品的时候,大概没有人会想到这些靓汤与本店厨师无关吧?“汤佬”与厨师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做生意的人都很会来事儿,时常送厨师长、主管喝一些,这样工作起来“汤佬”会舒服很多。原料储存借用厨房冰箱,原料短缺先借用厨房的,甚至就连他们做底烫使用厨房的煤气,厨师们也乐于开绿灯,睁一只眼闭一眼就过去了,又不是自己家的,喝到肚子里的汤才是货真价实的。
  我有个做“汤佬”老大的朋友,自己本身就干着厨师,每年这个季节都会去各个酒楼谈承包,然后再雇几个人去坐店,生意很不错。他自己干的那家酒楼也是用他的人煲汤,只是老板不知道,他是请亲戚去谈的,幕后还是他在“主持工作”。如此,那家酒楼的老板在靓汤这桩生意上,究竟是亏还是赚,我想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鱼佬”相比“汤佬”,是一年四季的买卖,投入也大,不说进货,单就做鱼缸、安装制冷机这两项,没有三、四万拿不下来,因此他们也更敬业一些。但是,在给客人点的海鲜称重的时候,多称一两水可就多一两海鲜的钱那。所以,他们与厨师或者监秤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更加微妙了。
  其实我也一直想搞些“编外”之事,无奈脑瓜被锈,极不灵活,干脆作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食客备忘录第2节:工作服第3节:食品雕刻第4节:生男生女
第5节:爱在餐厅的日子第6节:我的女同事们第7节:人人联谊会第8节:大姐们
第9节:想念会唱歌的熊鹰第10节:回忆出粮第11节:和稀泥第12节:酒事
第13节:离婚厨师第14节:厨师也博客第15节:你从哪里来第16节:小关
第17节:肉是怎么样变嫩的第18节:化学问题第19节:厨师pk采购第20节:厨师为啥没提成
第21节:厨房无间道第22节:验货第23节:拿美食节目过渡第24节:编外厨师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