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打死不做上海男人——上海男人怎麽了?   》 “小資”者“常樂”      秦林 Qin Lin

  臺商馬民澤先生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如果讓我選擇退休後的安傢之地,我不會選擇上海,因為上海人可以讓人不斷地得到很多東西,也不斷地防範很多東西,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上海,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上海。”再沒有能比馬民澤先生對上海的評價更客觀的了。事實也是如此:上海雖大,人氣雖旺,但這並不能說明所有的人對這座城市都充滿憧憬,而這座城市裏的人也並非個個都像一些媒界所吹捧的那樣洋氣十足。  和北京一樣,上海對外地人充滿着極大的吸引力。但對同樣的吸引力,外地人的反應卻不同:北京因為是政治文化中心而云聚衆多的專傢、學者,而上海則是商業氣氛極濃的一座城市,商業流通的發達使其聚集了來自四面八方的生意人。做生意有大有小,入滬經商,對於一心想把生意做大的老闆來說,上海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為什麽?原因有兩點:一是上海市場大,消費人群多;二是上海本地人保守,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幾乎同樣的性格是有耐心沒野心,一旦有比較不錯的收入就難有“造反”的“賊膽”,他們滿足於小資生活水平,也容易達到這種水平。因此,外地人在上海經商,白領人員可以就地取材。上海人最難能可貴的特質就是能夠一邊駡外地人沒素質,一邊可以為沒素質的外地人打工(當然是領着高薪的高級工仔)。這種事要在那些同樣很排外的北京人眼裏,連門兒都沒有。上海城市歷史底藴的薄弱和開埠以來形成的小市民積習,註定了這座大城市難以成為造就大老闆的城市,但卻是培養白領加小資的溫床。  上海人嚮往小資情調的小家庭生活——女人如此,男人也是如此。所謂小資,就是有一定的知識水平,大多數人在智能型的公司當白領,有着比一般人更高的經濟收入但不是暴富,日子過得無憂無慮但不過分奢靡,自己有一輛polo級別的愛車,有一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初等裝修的住宅,在盡可能的情況下,爭取能有一個疼自己的愛人但又有一個自己疼的情人,偶爾走一走酒巴茶樓或賓館飯店享受一下高雅音樂,賊心不小但賊膽不大,講究衣裝整潔又略帶一些現代派的反叛,追求殷實的生活質量和多變的活動空間,在市場競爭機製下,他們對自己不會有太高的要求,但對工作環境的要求卻很苛刻,經常跳槽,所以,他們不會沒出息但也不會有太大的出息。在上海各大大小小的公司企業,白領階層的人士理所當然的是以上海人為主打,他們的職位僅此而已,絶大部分白領上不了决策層,理由很簡單:他們缺乏當决策層人士的那種敢於擔風險的膽略。  北京有一個自取名為魚樂的女青年經同事介紹嫁到上海。都是大城市的人,北京人一遇到上海人總是容易較勁,時不時地就會走火。魚樂與那個上海小資男人熱戀時去了一次上海,本來兩個人甜甜蜜蜜的,竟因為爭論上海有文化還是北京有文化在外灘吵得不亦樂乎,甚至還真的動了氣。後來他們還是結了婚,但是每當北京的老同事和大學的同學問到老公是哪裏人時,魚樂似乎總是有點底氣不足。她知道,同城的同類們幾乎都會一臉惋惜地說,怎麽找了個上海男人?要是說老公是永遠甘當小資的男人,大夥就更無法忍受了。每次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回傢後她都會鬱悶一陣,然後擺出一副很寬宏大量的樣子對老公說:“你知道嗎?我是頂了多大的壓力拯救了不思進取的你!”  顯然,在現代人概念裏,男人就是應該和“進取”二字連在一起說的。小資的評價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有不思進取的含份。如果一個男人“女裏女氣”地和小資為伍,不把精力放在進取上,衹熱衷於講究吃講究穿,講究外表的洋氣形象,講究怎樣打理自己的“小傢傢”,什麽樣的女人才會賞識他呢?那個嫁給上海小資男人的魚樂就說:“我承認就好像在四合院中突然多了一面西洋來的鏡子,照出了很多新鮮的東西。我承認上海這座城市有一種跟中國所有城市都不同的氣質,這種氣質也浸在每個上海男人身上。老公有一件質地很好的西裝馬甲,我第一次見到時就嗅出了它優雅的味道。老公說,那是他祖父一件西服改的。老公的祖父在洋行工作,祖母會講很地道的英文。我禁不住幻想,那曾經是一段什麽樣的生活,又是一群什麽樣的中國人。”(①北京青年周刊 魚樂:《“小資”的大上海》)  魚樂似乎是被上海男人的小資情調改造了,改造到什麽程度呢?她沒有說,但卻給人留下了這樣一種感覺:上海的小資男人從前輩到小輩都是一個胚——“居安不思危”,窮講究。或許這就是上海小資男人的真正味道吧。不過魚樂即使是被改造了,也是在煎熬中被改造的。那麽其他嫁到上海或準備嫁到上海或一門心事衹想嫁到上海的女性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西苑出版社
序:呼喚真品文化批判在國人怨忿聲裏簇起的東方之都發端於清末民初的“文詬”
三四十年代“海派男人”浮出水面上海男人何以成為衆矢之的土著人與移民矛盾的形成
“上海男人”在外地人心中的分量你用什麽招呼外地朋友“海派”版本的排外
國人為什麽愛“爆”上海男人的笑何必與“全國人民”“為敵”當小氣已成慣性
瑣碎難以長大志有一種虛偽叫“驚豔”“土雞生的蛋洋雞孵的雞”
審視“上海紳士”啥叫“新上海男人”“走樣的贊語”是褒還是貶
絶非空穴來風說你“中性”你別急怕什麽莫過於怕老
講衛生講到潔癖無畏的“嘴仗”“小資”者“常樂”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