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今译]
乾卦的九四爻,阳刚过重而不适中,所以便有“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的情况,因此说“或之”。所谓或之者,便是怀疑不定的情形。可好可坏,故说还没有过患。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今译]
乾卦九五爻的爻辞,也是“利见大人”。这是说大人的德性,要与天地的功德相契合,要与日月的光明相契合,要与春、夏、秋、冬四时的时序相契合,要与鬼神的吉凶相契合。在先天而言,它构成天道的运行变化,那是不能违背的自然功能。在后天而言,天道的变化运行,也必须奉行它的法则。无论先天或后天的天道,尚且不能违背它,何况是人呢?更何况是鬼神啊!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为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今译]
乾卦上九爻的爻辞所说“亢龙有悔”的亢字的意义,是指只知道进取,而不知道退守;只知道现在的存在,而不知道现在存在的必会亡失。只知道取得,而不知道丧失的,他是圣人吗?知道进、退、存、亡而自身始终不失他的正道的只有圣人才能如此!
[今释]
这二节阐释乾卦六爻爻辞的含义,完全以人文德业修养的情况,作为标准,发扬开启以《周易》讲儒理的先声,指导人生学问、德业,与立身、处世的方针。尤其它在解释九五爻爻辞所说的大人境界,便是庄子所谓“内圣外王”的准则,为后世儒家所采用为圣人境界的标榜。曾子所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大人观念的根源,就是对上一节解释九五爻的文言的发挥。至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便是用九爻辞所说大“吉”的赞辞。这都是从“以经注经”的治学方针中求出的答案,不必另加假借,而可了解《周易》乾卦文言意旨的方法。从文言开始,共有四段解释乾卦六爻爻辞的论述。如果加上“彖辞”和“象辞”的解释,便有六段的不同。有的以理来说象,有的从象来说理,虽然都是大同而小异,实在互有不同,似乎不是一人一家的意见。也许是孔子以后的门人子弟们,有所增益进去,究竟出于一人或多人的见解与手笔,都很难证实。
坤■■坤(地)下坤(地)上〓错■■乾〓综■ ■坤
坤①。元。亨。利牝②马之贞。君子有攸③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④朋。安贞。吉。
[今注]
①坤:卦名。它的大象是代表地与阴等的符号。
②牝:雌性的兽类。
③攸:与“所”字的意义相通。
④丧:亡失。
[今译]
坤卦,它具有根元的、亨通的,有利于像母马的贞顺的德性。如果君子有所往求,占到本卦,便有先迷失方针,后果又可以得到利益的象征。而且往西南方可以得到朋友,向东北方向便有丧失朋友的可能。但必须要安于贞正,才有吉庆。
[今释]
坤卦也与乾卦相似,具有元、亨、利、贞四种德性。唯独它的利与贞两种德性,却与乾卦有不同的情况。乾卦的利、贞,是于万物无所不利,无所不贞。而坤卦的利与贞,便有如壮健的母马。同时又像大地一样,顺着天道的法则奔腾前进而不休息,又能滋养繁殖万物。这是说明坤卦的本义,是代表地道的滋生万物,运行不息而前进无疆的意义。至于下文君子如有所求而前往,便先有迷失而后来又有所得的现象,完全属于占卜的用意。为什么这样说呢?它的要点是由下文的“西南得朋”与“东北丧朋”两句话而来。关于这两句话的内涵,历来各家研究易学的解释,大约不出两个观念: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