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精英 影响近代中国的十位商人:国商   》 第24节:范旭东:耿介书生的事业(5)      Yan Xia

  永利的坎坷之路
  在中国的贫弱时代,甚至无法生产酸和碱这样基础的化工原料。范旭东的创业过程充满了为国家荣誉而奋斗的意味,这种非凡的动力为他和他的伙伴们带来了非凡的成就。中国重化工业在他们手中从无到有。
  1926年8月,为纪念建国150周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一个规模超大的万国博览会。来自中国天津永利公司的红三角牌纯碱,被大会授予金质奖章,获奖的理由是永利公司所作的努力象征了"中国工业的进步"。这个荣誉背后有一串名字,除了范旭东,还有李烛尘、侯德榜、陈调甫,是一个奠定了中国化工产业基础的强大阵营。
  碱,碳酸钠,是最基本的化工原料之一。有两种制碱方法:一种是路布兰法,即以硫酸钠为原料制碱;一种是苏尔维法,即以氯化钠与石灰石为原料制碱。后一种方法纯度更高,很受欢迎。西方国家已经在技术上形成专利垄断,对外不公开。范旭东出国考察时,就被西方厂商拒于门外,没有任何收获。当时在中国垄断纯碱市场的是英国卜内门公司。当时国人最常见的装束是粗布长袍,色彩单调,并且不耐磨。印染的布料是一种奢侈品,因为印染需要用碱,而碱十分昂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远洋运输困难。外商乘机将纯碱价钱抬高七八倍,甚至捂住不卖,使许多工业陷于停顿。
  1917年冬,张謇介绍陈调甫和王小徐给范旭东认识,共商开办碱厂的事。陈调甫1889年生于江苏省吴县(今苏州市)一个小税务官家庭。陈调甫9岁丧母,16岁丧父,1907年到上海求学,后来进入苏州东吴大学化学系,于1917年获得硕士学位。王小徐则是上海大效机器厂的厂长兼总工程师。他们一见如故,范旭东后来追忆说:"南北同志都愿把久大当作中心办永利,中国碱业这粒种子,就在塘沽种下了。"他们在天津太和里范旭东的家中建起了一座3米高的石灰窑,由王小徐绘制草图,制成一套制碱设备,进行了3个多月的试验之后,打通了工艺流程,制出了9公斤合格的纯碱。
  试验获得成功后,碱厂的筹备工作开始启动。另一位重要的人物,李烛尘便在此时加入了范旭东的阵营。李烛尘1882年生于湖南省永顺县毛坝乡的一个小商贩家庭,曾经与林伯渠、徐特立同窗,一起参加湘学会,思想新进,曾经写下"神州无限伤心事,总觉重洋是祸根"的诗句。1912年,李烛尘留学日本,在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学习电气化学。1918年李烛尘学成回国,被推荐给正在筹建碱厂的范旭东。后来李烛尘回忆说:"就在民国七年八月底,我和范先生作了一次长谈之后,非常投机,于是就决定了今后的终生职业。" 李烛尘解放后成为食品工业部部长。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张謇:注定失败的理想主义者(1)第2节:张謇:注定失败的理想主义者(2)
第3节:张謇:注定失败的理想主义者(3)第4节:张謇:注定失败的理想主义者(4)
第5节:张謇:注定失败的理想主义者(5)第6节:张謇:注定失败的理想主义者(6)
第7节:张謇:注定失败的理想主义者(7)第8节:张謇:注定失败的理想主义者(8)
第9节:张謇:注定失败的理想主义者(9)第10节:张謇:注定失败的理想主义者(10)
第11节:张謇:注定失败的理想主义者(11)第12节:唐廷枢:从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国企经理人"(1)
第13节:唐廷枢:从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国企经理人"(2)第14节:唐廷枢:从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国企经理人"(3)
第15节:唐廷枢:从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国企经理人"(4)第16节:唐廷枢:从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国企经理人"(5)
第17节:唐廷枢:从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国企经理人"(6)第18节:唐廷枢:从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国企经理人"(7)
第19节:唐廷枢:从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国企经理人"(8)第20节:范旭东:耿介书生的事业(1)
第21节:范旭东:耿介书生的事业(2)第22节:范旭东:耿介书生的事业(3)
第23节:范旭东:耿介书生的事业(4)第24节:范旭东:耿介书生的事业(5)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