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故事演绎 》 話說唐僧 》
穿越西域各國(1)
馮寶善 Feng Baoshan
藍天,白雲,碧草,清泉,一個人擁有了偌大的世界,恣意享受着徐徐而來的陣陣輕風的撫摩,如癡如醉。在這一刻,除卻真實的生命,一切都成為過去,一切都成為身外之物。
在誘人的清泉旁,如茵的碧草中,玄奘整整休息了一天,享受了一天,他顯得那樣滿足。次日,盛足了飲水,攢夠了青草馬料,從這身邊安逸的誘惑裏,奮力地掙紮而出,他又踏上了充滿風險的徵程。走了兩天,終於闖出了沙漠。大約在十二月中旬,玄奘來到了伊吾。
到了伊吾,玄奘駐錫在一所寺院裏。“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寺裏有三位多年前從內地過來的僧人,聽說家乡來人,竟然激動得像孩子見到久別的母親。一位老年的僧人在聽說了玄奘到來的消息後,忙亂着一邊穿衣,一邊就迫不及待地奔嚮門外,出了門發現沒有穿鞋,也顧不了許多,一陣小跑,見到了玄奘,竟泣不成聲,半天說出了這樣一句話:“哪成想,這輩子還可以再見到家乡來人!”經歷了孤身穿行沙漠、九死一生後的玄奘,同樣激動得流出了熱淚,與同鄉人相見,一股暖流也頓時流遍了周身。
這時,有高昌國(在今新疆吐魯番)的使者在伊吾國,正要返回,恰遇到玄奘來了伊吾。回去後,高昌國使者便將玄奘到伊吾的消息報告給了國王麴文泰。麴文泰得到報告,當天就派出使者,送信給伊吾王,讓傳話給玄奘,邀請他到高昌來。派出的人走了,國王還不放心,又傳令挑選幾十匹精良的千裏馬,讓朝中重臣帶着,到沿途去迎候玄奘。
隋唐時期,由內地前往西域,大致有三條路徑:一是北道,從伊吾過蒲類海(今新疆巴裏坤湖),直達突厥王庭;二是中道,從高昌過焉耆、龜茲、疏勒,西抵蔥嶺;三是南道,從鄯善過於闐,到蔥嶺。
玄奘到伊吾國,轉眼有十多天了。他原本沒有經高昌國的打算,是想越過天山,走北道,直奔西突厥王庭的所在地千泉,然後到達印度。這時,高昌國的使者到了。使者轉達了高昌王的心意,盛情殷殷,誠意可見。玄奘實在無法推辭,也衹好隨了使者,轉道高昌。穿過南磧沙漠,在馬上奔馳了六天,纔到了轄屬高昌國的白力城(今新疆繕善)。
歲末的一縷殘陽有氣無力的,光綫漸暗了下來,夜幕降臨了。玄奘也感到有些疲乏,便提出就在白力城歇下,明日再去國都。白力城的官員和使者瞭解他們國王的心情,便做玄奘的工作:“王城已經不遠,還是再辛苦一會兒,很快就到。法師的坐騎老邁難騎,可否暫且留下,讓後邊的人帶上。換乘我們的馬,可以走得更快一些。”玄奘體諒他們的難處,便不再多言,隨同他們繼續前行。
半夜時分,終於趕到了王城。國王麴文泰已經與侍從出宮,舉燭列隊歡迎,接玄奘法師進了宮廷後院,來到了一重閣豪華的寶帳中。
高昌王麴文泰對玄奘的迎接分外熱誠。他嚮玄奘說:“弟子自從聽說法師要過來,高興得寢食俱忘。盤算着路程,法師該在今夜到達,便與妻子讀經恭候,一直未睡。”不久,王妃帶着幾十位侍女過來參拜。天都快亮了,玄奘睏得實在厲害,嚮麴文泰表示,該休息了。麴文泰留下幾位太監侍侯法師,自己回宮去了。
天剛剛亮,玄奘還沒有起身,麴文泰又已經帶着他的嬪妃來到門前,行問候的禮節。麴文泰似乎還沉浸在見到玄奘後的興奮中,說道:“弟子一直在想,從唐國來,如此路途遼遠,艱險難行,法師衹身走過,實在令人稱奇,不可思議,真神人也。”說着,感動得滿眼淚花,唏噓不已。
整備齋飯吃過,麴文泰親自引路,帶着玄奘,來到宮廷旁邊一處道場。麴文泰陪坐說話,宮廷太監負責侍衛。高昌有位彖法師,曾經遊學長安,麴文泰令他過來與玄奘相見。國統王法師,年逾八十,麴文泰讓他來陪侍玄奘,並讓他做玄奘的思想工作,希望玄奘不要再去西方,就留在高昌。
高昌是5世紀下半葉由來自河隴的漢族移民建立的一個小國。麴氏政權興起於6世紀初,麴文泰在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即位。玄奘到來的時候,高昌剛經歷了一次因推行漢服而引發的政變,元氣大傷。麴文泰真心希望玄奘留下,既希望讓玄奘來做高昌的佛教領袖,以弘法來祈求佛的保佑;也希望得到玄奘輔弼,真正擺脫西突厥與唐王朝的雙重壓迫,建立起一個類似漢朝中央政府那樣的強大王朝。高昌王誠意可見,但終歸是一廂情願。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西遊記 |
|
|
| 王立群作序(1) | 王立群作序(2) | 楔子(1) | 楔子(2) | | 楔子(3) | 楔子(4) | 華閥裔孫(1) | 華閥裔孫(2) | | 華閥裔孫(3) | 淨土寺出傢(1) | 淨土寺出傢(2) | 遊學大江南北(1) | | 遊學大江南北(2) | 求法緣起(1) | 求法緣起(2) | 求法緣起(3) | | 求法緣起(4) | 杖策孤徵(1) | 杖策孤徵(2) | 杖策孤徵(3) | | 杖策孤徵(4) | 杖策孤徵(5) | 杖策孤徵(6) | 穿越西域各國(1) | |
| 第 I [II] [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