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王蒙自傳:(第一部)半生多事 》
第24節:小說的命門穴
王蒙 Wang Meng
我想起父親的一位同鄉、同學,他就是來自老解放區,時任北京電影製片廠編劇的潘之汀老師。我找了他,他住在和平裏新住宅區。我第一次看到新的居民樓,我很欣賞。潘老師的妻子是一位話劇演員。身材嬌好風韻猶存的她對我說:"趕明兒你寫了劇本我們演。"令我醉迷欲融。
不久,潘叔叔來信說:"你有了不起的才華……",這樣的說法又使我發了一回高燒,衹如快樂死了一回,又一縷"香魂"慢悠悠甜絲絲活了回來。
他說他把稿子介紹給了中國青年出版社文藝室負責人吳小武。吳筆名蕭也牧,他發表在《中國青年》雜志上的短篇小說《我們夫婦之間》受到丁玲帶頭的嚴肅批評。小說寫一個知識分子男與工農出身的女士的矛盾,其中有一段寫男要賞月,女則抱怨月亮不如燒餅,不能解决饑餓問題。這樣的小說與這樣的批判(丁玲的批判文章題為《作為一種傾嚮來看》),包括上綱上綫的文題,今日讀起有喜劇色彩,但當時造成的卻是貨真價實的悲劇。此後吳小武的外形與言談,聲調與舉止,都給我以背時晦氣的感覺。
於是我晝夜苦等,夢裏也看到了吳小武老師,得到了他的指點。我給他打電話的時候,聲音顫抖,活像一個太監在與皇上說話。吳告訴我,是編輯劉令蒙在審稿。直到次年春夏,沒有消息,電話也打不到劉編輯,忽然又從團市委領導處得到劉編輯在反鬍風運動中"有事"的傳聞,我更是叫苦不迭。
中國青年出版社就在東四十二條老君堂,離我工作與居住的地點很近。我騎着自行車去到出版社門口,看到一些戴着深度眼鏡,說着南方口音的官話的一臉書氣的編輯上班或者下班。我欲問無門,欲鑽(營)無路,欲討好無緣,欲交流不配,欲哭無淚。
我整整等了一年,我變得近於迷信了。我常常想,假如早晨天下了雨,就可能是《青春萬歲》有了下文有了好消息的兆頭。假如一隻烏鴉嚮我連叫數聲,我想這很可能是稿子被徹底否定的標志……到了1955年鼕,吳小武並找上了中國作協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老作傢蕭殷找我談話。我們是在蕭老師傢、東城區趙堂子鬍同八號(後蕭老師到廣東工作,此院轉售予臧剋傢詩人)談的。蕭老師高度評價了稿子的基礎和我的"藝術感覺",指出書稿主要問題在於主綫,沒有主綫成不了書。
原來如此!原來我的救苦救難神靈活菩薩,我的祖宗娘老子就是您,偉大的主綫!主綫就是俺的魂兒啊!也就是俺的劊子手,喪門神!這樣的詞別說寫出來,理解並且實行起來,過去咱是聽也沒聽過。我衹知道寫長篇最難的是結構,哪裏知道結構裏還有個"主綫"老人傢,他老就長在小說的命門穴上!
身材高大,駝着背,不停地吸着香煙,手指薫得黑黑的吳小武同志肯定了我的激情,說:這篇東西改好,你會取得大的成功。吳小武愛說的一個詞是"磨","還要好好磨一磨"。他這個磨字我聽着很苦。蕭殷老師則說準備由作協出具公函,給我請半年的創作假。
蕭老師還談到他因身體不好而正在註射的一種補劑,好像叫做什麽"肝精"。他們二位也談到了蕭師一本書的稿費的事。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我找不到合適的詞句,碰到高興的事就想起杜甫,雖然杜甫的詩作與我的經歷壓根就不沾邊。我以為,底下的事就該是一順百順,一通百通了。
……我現在常想一件事,如果不是這樣的結果而是另一樣呢?如果吳小武與蕭殷是把我的初稿幹淨利落地否定了呢?我還有勇氣繼續努力嗎?多麽脆弱的青春、才華、激情和創造的衝動呀!除了感激這些恩師,我能從中得出點什麽更多的體悟來呢?
在等待消息的這一年我還寫過話劇劇本,我寫在一間大辦公室,午夜,挂鐘敲響了12時,各地傳來與階級敵人戰鬥的報告,事業波瀾壯闊,工作人員卻是一些凡人。平凡的人與偉大的事業,這就是張力之所在,戲劇性之所在。
我把這個劇本的草稿寄給了曹禺大師。我很快接到他的答復,他邀我到他傢共進午餐。他那時似乎住在鐵獅子鬍同。他說我寫得有味道,但是內容不易掌握,說不清楚。此後數十年,我有機會見到曹師,他常常回憶他初讀我的習作時的感想。
團市委痛快地批準了我的創作假。我至今記得時任團市委副書記,後來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副書記與中央黨校副校長的汪傢鏐見到我的作協公函時說了一句:"作傢協會,了不起!"是的,當時什麽什麽傢協會的稱謂是很唬人的。
一九五六年春,我應邀出席了由作協與團中央聯合召開的第一次青年創作者會議。我嘗到了夢想成真的滋味。怕驕傲,會議不叫青年作傢,衹叫作者。但衆與會者還是跟得了氣成了仙一樣。我一下子就這樣成了青年作傢啦,真是又幸運又慚愧,僅僅一個《小豆兒》一個《春節》,衹有汗顔。我想起了耀眼的魯迅的書《緻青年作傢》與高爾基的同名書籍。大會安排我們住在正陽門旅館,暖氣熱得我無法入眠。我確實感到了"燒得難受"的滋味……
以短訓班方式開會,茅盾、老捨、周揚、陳荒煤等都給我們講了課。茅公講人物的出場,老捨講語言。周揚講文藝思想,他似乎寧願與作傢們拉開點距離,他一上來就說:"你們是搞形象思維的,而我是搞邏輯思維的啦,哈哈哈……"他笑得得意洋洋。可能由於我是當時區的團委副書記,很被會議組織者看重,安排了當組長之類,但是我完全辜負了期望,根本沒有考慮過自己可以從政治上發揮點優勢,可以導一導別人的嚮,卻衹剩下了自慚形穢。《小豆兒》遠遠談不上精彩,而寫出來《海濱的孩子》那樣漂亮的兒童文學小說的宋蕭平卻衹算會議的列席者。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好孩子好學生 | 第2節:做詩與失眠 | 第3節:精神危機 | 第4節:我要革命 | 第5節:我有沒有童年 | 第6節:老捨的話劇 | 第7節:雨果與周曼華 | 第8節:擁抱就會懷孕 | 第9節:思想赤化 | 第10節:鼕天裏的春天 | 第11節:中央團校 | 第12節:個人英雄主義 | 第13節:秋天的發現 | 第14節:充滿陽光 | 第15節:走嚮勝利 | 第16節:終於離異 | 第17節:家庭主男 | 第18節:初戀 | 第19節:藝術生活 | 第20節:戰鬥的時候 | 第21節:愛戀和永恆 | 第22節:苦難與升華 | 第23節:青年作傢 | 第24節:小說的命門穴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