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笑傲人生:李敖的冷眼狷行   》 6.“搶去我的第一名”(2)      孫塵 Sun Chen

  在臺中一中讀書期間,李敖始終“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年復一年將主要精力放在讀書上,而學校和同學是無法滿足其“境界”的。在他內心深處,李敖與人頗為疏離,而是保持着一種精神上的傲慢,不大看得起人。
  但有中也有幾位讓李敖難以忘記的同學或朋友,其中學問最好的是陳正澄沒,他通中、英、德、日四國文字,後來做到臺大經濟係主任,再後來他去德國留學,要李敖用毛筆寫字送他,李敖揮毫題詩一首:人生何處不相逢,我來臺灣識正澄,同學十載空餘恨,搶去我的第一名。”這首詩完全是寫實的。陳正澄把字帶到德國,一直挂在墻上。
  除了陳正澄,張育宏也是李敖最早認識的臺灣同學。四十年後,他以保險總經理的身份,開了兩桌酒席,慶祝李敖來臺四十年。他的國語、日語都講得極好,演講起來,外省人與日本人都發自內心地佩服。
  賴憲滄也是李敖的老同學,李敖辦《求是報》時,他還出錢訂閱送人。韓毅雄也是李敖一個聰明絶倫的同學,他在全校考試中是冠軍,下象棋也是冠軍,後來做到臺大醫學院骨科主任,至今猶是李敖的“禦醫”。另外還有美男子王新德,為人頭腦細密,李敖爸爸死後,他還寫了一封深情的信慰問李敖,令李敖深深感懷。
  除了同班同學,李敖還交了幾個異班好友。張世民高李敖三班,是李敖演講時認識的,他代表高中,李敖代表初中,後來成為好朋友。他為人理性正派,人又漂亮,曾有人打趣兩人是“同性戀”。
  高李敖二班今為世界級學者的李天培,是溫柔敦厚的君子,他和弟弟李善培兩人都是李敖的朋友,都是隨父親李子寬老居士到臺灣的。老居士本是老革命國民黨,做過孫中山秘書,被蔣介石關過後歸順蔣介石,垂老主持中國佛教會,任在善導寺。
  李敖有時晚起,而老居士的習慣就是早起查床,看誰起得晚,有一天掀李敖蚊帳,見他末起,就大駡天培,天培垂淚不敢言,使李敖頗不自安。廟旁有一間小廂房,李天培住過,天培不在時,李敖也去午睡過,還手淫過。自感“罪過罪過”。
  還有一位高李敖四班的老同學,叫林石,就是後來的妖僧“林雲大師”。林雲是李敖爸爸的學生,他在臺中一中時功課乎平,在知識上,無出人頭地希望,就以密宗來弄玄虛,欺騙世人。他的高明處是先把密宗學術化、把自己高僧化,以學術高僧為障眼法,自上而下,雄霸迷信之壇。這種自上而下的搞法,對象不是村夫村婦,而是上層社會的一些無知的教授、無知的新聞工作者、無知的名女人……這些人喜歡附庸風雅,但卻無知得竟以全世界最下流的秘密佛教為風雅,無知得竟以追隨林雲這種貨色為風雅,這就益發好笑。在文章和媒體上,李敖是全世界惟一一個對這妖僧痛加拆穿而撻伐的人,後來電視臺采訪林雲,說李敖駡你妖僧,你做何感想?他衹說李敖學問文章我素來佩服,他父親且是我老師雲雲,不及其他,其滑頭與風度,堪稱一絶。
  臺中一中是個本省人比較多的學校,李敖上初二時,全班衹有四個外省人,班上一有事,臺灣人就推李敖去幹。一次全校烹飪比賽,同學推派李敖和三位臺灣同學陳正澄、趙天儀、張育宏四人參加。李敖很緊張,趕緊聲明自己根本不會炒菜,可同學不信,硬拉鴨子上架。那天燒的可能是一盤鴨子,好像由李敖主廚,不料燒出來,整盤菜竟像鍋巴一樣烏漆發黑,若另燒,時間已不允許。於是衹好硬着頭皮送到臺前給評判老師,看着那樣一盤黑菜,不論大陸人臺灣人,誰都沒有勇氣端上去,於是協商之下,四個人每人捏住盤子一角,一齊送上,害得評判老師們哄堂大笑。當然他們是不敢下箸一嘗的。估計那是有史以來,唯一一次評判連嘗都沒嘗就决定了的烹飪比賽。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團结出版社
序: 笑傲江湖的基督山(1)序: 笑傲江湖的基督山(2)序: 笑傲江湖的基督山(3)1.東北小“遺民”(1)
1.東北小“遺民”(2)1.東北小“遺民”(3)1.東北小“遺民”(4)1.東北小“遺民”(5)
2.顛沛流離(1)2.顛沛流離(2)2.顛沛流離(3)2.顛沛流離(4)
2.顛沛流離(5)3.新鮮鬍同小學(1)3.新鮮鬍同小學(2)3.新鮮鬍同小學(3)
3.新鮮鬍同小學(4)3.新鮮鬍同小學(5)4.魂牽夢縈的小情人(1)4.魂牽夢縈的小情人(2)
5.遠走臺灣(1)5.遠走臺灣(2)6.“搶去我的第一名”(1)6.“搶去我的第一名”(2)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