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 中國古都北京   》 北京城池(1)      閻崇年 Yan Chongnian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址上,吸收歷代都城規劃的優長,並參酌明中都城(今安徽鳳陽)和南京城規製營建的。從永樂四年(1406年)詔建,至十八年(1420年)完工。十九年(1421年)正月,正式遷都北京,以北京為京師,南京為陪都。
  明北京城分為宮城、皇城、內城和外城四重。
  宮城(今故宮)是皇帝理政和居住的地方,也是北京城的核心。北京宮殿規製較大都宮殿佈局作了許多改動,形成六個突出的特徵。
  第一,宮殿居於主位元大都宮殿佈局是以太液池為中心,大內、隆福、興聖三組宮殿夾湖而呈品字形,形成太液為主、宮殿為客的佈局。明北京規劃則將宮城集中在太液池東岸,形成宮殿為主、太液為客的佈局。從而改變元大都宮殿分散的格局,使帝後的正衙和寢宮、太後妃嬪和太子宮室都集中佈置在宮城之內。
  第二,宮前氣勢雄偉元大都大內正門崇天門至麗正門距離較近,局面緊迫;而北宋汴京宮前天街漫長寬廣,雄偉深邃。明北京城規劃汲取汴京天街佈局的優長,將皇城南墻嚮前拓展,形成從正陽門到午門的筆直軸綫,增添了宮城宏偉深邃的氣魄。
  第三,宮後堆山屏障元大都大內宮後禦苑沒有山。明初中都城後面和南京宮城後面皆有山做屏障。明北京城規劃汲取金中都和遼南京均有後山的格局,並運用風水理論,將宮城護城河中挖出的黃土堆築到宮後禦苑,形成高49米的萬歲山(又稱煤山,清改稱景山)。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在景山五峰上建五亭—中為萬春,左為觀妙、周賞,右為輯芳、富覽。這給宮城後面山屏增添了秀麗的景色。
  第四,宮城位置居中遼南京的皇城在外城內的西南隅,金中都的宮城在外城中略偏西,元大都的大內雖東西居中但偏南,都不在全城的中心位置。明北京城規劃則既汲取元大都大內居中之長,又將外城北墻南移以棄其偏南之短,而使宮城略居全城之中。
  第五,子午綫貫南北北京城由一條長達18裏的子午綫縱貫南北,作為全城佈局的依據。這條子午綫,南起永定門,中經內城、皇城和宮城,北至鐘鼓樓。北京的奉天殿(後改名為皇極殿、清改名為太和殿)正中的金鑾寶座,就在這條子午綫上。
  第六,祖社緊連皇宮元大都祭祖的太廟在東城齊化門(今朝陽門)內,祭祀土地和五穀之神的社稷壇在西城和義門(今西直門)內,都遠離皇宮。明北京城規劃則在承天門(清改稱天安門)內東西朝房兩旁,佈置了“左祖右社”的太廟(今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和社稷壇(今中山公園),使太廟和社稷壇緊連着皇宮。
  太廟就是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廟堂。明朝修建,清朝沿用。總面積139650平方米,分隔成三道圍墻,每道墻都是紅墻黃琉璃瓦。第一道圍墻內,鬆柏參天,肅穆謐靜。第二道圍墻內,有神庫、神廚等附屬建築。第三道圍墻戟門內,主要有三座殿堂。前殿,是舉行祭祀的場所。祭祀時,將神主請到前殿,舉行祭祀大禮。中殿,也稱“寢宮”,就是平日擺放神主的地方。後殿,是供奉遠祖(清太祖努爾哈赤以前)牌位的地方。每年三大節(正旦、鼕至、萬壽)和四月、七月、十月的初一,以及皇帝忌辰等,都要進行祭祖。國有大事,告祭太廟。清入關後,將明朝皇帝的牌位從太廟請出,奉遷到歷代帝王廟。所以,歷代帝王廟是供奉和祭祀先朝帝王的廟宇。
  社稷壇明朝修建,清朝沿用。書載:“社為九土之尊,稷為五穀之長。”社是土地神,稷是五穀神。田地生五穀,二者不可分,社與稷兩壇,合建在一處。國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對皇帝來說,重要的兩件事:一件是祭祀祖先,另一件是祭祀社稷。社稷壇建築在皇宮的右前方,同太廟遙相對應。社稷壇裏最重要的建築有兩處:其一,社稷壇。禮製:“社稷之祀,壇而不屋。”所以社稷壇是露天的。社稷壇的正中叫“五色土”—中央是黃色土,東面為青色土,南面為紅色土,西面為白色土,北面為黑色土。過去把這五色土解釋為“五行”,實際上是中華全國各方土地顔色的表徵。現在交通發達,人們見多識廣,一見可知,一想即明。但是,為什麽西方是白土呢?多年以來,讓人睏惑。1994年我到新疆伊犁河察布查爾考察,見到伊犁河畔土地的顔色確為白色。其二,拜殿。為什麽建拜殿?社稷壇上沒有屋子,祭祀時天下雨怎麽辦?明太祖朱元璋要翰林院“議創屋,備風雨”。但學士陶安不同意,他說:“天子、太社必受風雨霜露。亡國之社則屋之,不受天陽也。建屋非宜。”但他提出一個折中辦法,就是在社稷壇附近建一座齋宮,可以避風雨。陶安的意見被采納。這就出現“拜殿”,也叫“祭典”,還叫“齋宮”。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言(1)序言(2)引言(1)引言(2)金代中都(1)金代中都(2)
金代中都(3)金代中都(4)金代中都(5)金代中都(6)遷鼎大都元大都城(1)
元大都城(2)元大都城(3)百貨彙聚科技文化(1)科技文化(2)科技文化(3)
科技文化(4)科技文化(5)中外交流(1)中外交流(2)明代北京北京城池(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