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文化 》 文化遗产的历史回眸:后望书 》
二、回望长安街上的风景:绿岛、双塔与牌楼(4)
朱幼棣 Zhu Youdi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回忆说:“拆除历代帝王庙牌楼,梁思成先生痛哭了好几天。名为拆迁,但事先并未落实迁建地点,拆下的一堆料后来也不知去向;大高玄殿前原有两个习礼亭,习礼亭与故宫的角楼相仿,比角楼还漂亮,也被拆了,说是拆迁,但迁到哪儿?没定下来,也是拆下一堆料,后来不知去向,没准在‘文革’中当成柴火烧掉了。”
据《大清会典图》记载,历代帝王庙“前门正中石桥三座,桥南护以朱栅”,与天安门前的金水桥相仿。拓宽街道时,这三座汉白玉石桥也被拆除了。于是,大街从庙正门外取直通过,原本浑然一体的建筑群被分割成两个部分,三十多米长的建于明代的宏伟壮观的影壁,孤零零地留在了街南。
我在中央党校进修时,同班有一位北京市西城区的领导。他盛情邀请我们到西城区参观,其中有近年来投巨资修缮一新的历代帝王庙。他说,这座庙因被一所中学当校舍,大殿当时做学校的“室内体育馆”。景德崇圣殿两侧有4个御碑亭。正东的碑亭学校用做老师办公室,他们的办公桌,都摆在螭首龟趺和乾隆石碑的四周,所以重檐歇山式的碑亭也保持完好。当我们走出历代帝王庙时,又不禁想起庙前曾有过的两座牌楼。这两座牌楼是北京造型最好,雕作最为精致的牌楼之一。记得梁思成教授曾说,从这两座牌楼的东面望去,有阜成门的衬托,晴天时还可以看到西山,特别美,尤其是傍晚落日时分。为争取保留这两座牌楼,他还给周恩来总理写过信。
也是黄昏。
当我站在街边,向西望去,不远处,白塔寺因迎奥运而正在修复。嘈杂的市街,车流拥堵,阜成门立交桥那边,耸立着一幢幢高楼。尽管一夜大风,天依然是灰蒙蒙。不见西山。我想起梁思成先生的话,邈远得已如同隔世。至于城市,是不是要在“历史形成的基础上发展”,保存历史形成的美丽的历史风格?——半个世纪后,仍然没有破题。
北京不相信眼泪。
50年的风云变迁,你能一眼望尽吗?
无疑,城市交通道路需要发展,城市的建筑文化也需要新的内容、新的形象。但是不是双塔与北京的“所有牌楼”都妨碍了交通?比如汽车撞在牌楼上,是驾驶员的责任还是牌楼的责任?为何牌楼城门全都拆除了,北京的交通还是拥挤不堪呢?
再比如,西四的南北街道面貌,即使牌楼拆除后,直至今天也没有多大改变。不管是双塔还是众多的牌楼,历史城区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给道路和市政建设带来异常复杂的影响。今天看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样的方法解决交通问题,并没有太大的难度。有的可用建立绿岛环岛绕行,有的可建地下汽车专用道——历代帝王庙前的景德街,即使道路从地下穿过,也只有几百米,就可使这个全国重点文物得以完整地保持下来。
可拆毁后,一切都无可挽回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中信出版社 |
|
|
为了前瞻的回顾 | 序2 绝种·绝迹·绝唱(1) | 序2 绝种·绝迹·绝唱(2) | 一、潼关:天下第一关的毁灭(1) | 一、潼关:天下第一关的毁灭(2) | 一、潼关:天下第一关的毁灭(3) | 一、潼关:天下第一关的毁灭(4) | 一、潼关:天下第一关的毁灭(5) | 二、寻找峡谷与陕州(1) | 二、寻找峡谷与陕州(2) | 三、永远消失的唐中都(1) | 三、永远消失的唐中都(2) | 三、永远消失的唐中都(3) | 四、在水利学名词的背后(1) | 四、在水利学名词的背后(2) | 四、在水利学名词的背后(3) | 五、耸立在庄稼地上的现代楼阁 | 一、文津街国家图书馆的启示(1) | 一、文津街国家图书馆的启示(2) | 一、文津街国家图书馆的启示(3) | 二、回望长安街上的风景:绿岛、双塔与牌楼(1) | 二、回望长安街上的风景:绿岛、双塔与牌楼(2) | 二、回望长安街上的风景:绿岛、双塔与牌楼(3) | 二、回望长安街上的风景:绿岛、双塔与牌楼(4)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