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子杂家 》 你最該知道的中國之文化藝術 》
第24節:魏源與《海國圖志》
何躍青 He Yueqing
魏源與《海國圖志》
日本明治維新變革的先行者是吉田鬆陰。啓迪他的書就是中國大學者魏源的《海國圖志》。口號是魏源呼喊的“師夷長技以製夷”。而魏源的《海國圖志》在中國被束之高閣。
魏源(1794~1857)名遠達,字良圖,號默深。湖南邵陽人,是我國著名學者和近代啓蒙思想傢。1794年(乾隆五十九年)出生於地主官僚家庭,10歲時家乡遭災,家庭從此沒落。由於傢境貧寒,魏源讀不起書,衹好到私塾裏藉書,在母親的織布機旁苦讀了《四書》、《五經》。由於他刻苦勤奮,15歲便考中秀纔,29歲時考中舉人。他熱心研究中國現實問題,喜歡議論時政,成為鴉片戰爭時期著名的思想傢。
魏源9歲時去赴縣城參加“童子試”。開考時,考官拿着一個茶杯給大傢看,原來上面畫着一幅“太極圖”。考官這纔慢吞吞地出了考試的題目:對對子。上聯就是“杯中含太極”。魏源剛好懷中藏着兩個麥餅,那是魏源的母親怕他餓肚子,在他臨行之前塞給他的。魏源看看考官的上聯,又摸摸麥餅,靈機一動就想出了下聯“腹內孕乾坤”。考官大為驚異。
1840年9月的一天,占領定海的英軍,為了籌劃進攻中國內地的作戰計劃,派出人員刺探軍情,一名叫安突德的炮兵軍官偷偷地到定海附近測繪地圖,被當地的百姓抓獲,送交給寧波知府衙門。魏源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立即趕到寧波,親自審訊安突德。安突德嚮魏源交待了英國的歷史、地理、經濟、政治等自然情況,同時也詳談了英軍的作戰意圖和武器情況。事後,魏源根據安突德的交待材料,寫成了《英吉利小記》,嚮中國人介紹了英國的歷史、地理等基本情況,供人參考。
1841年8月的一天黃昏,魏源在鎮江遇見了即將發配新疆伊犁的林則徐。兩位憂國憂民,力主抗英的愛國志士相見,不由百感交集,慨嘆不已。在魏源的住處,林則徐小心翼翼地打開一個布包,指着布包內的一大捆書報說:“這是我在廣東時組織譯員從香港、澳門的書籍和報紙上翻譯的譯文材料。如今我發配新疆伊犁,路途遙遠,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返回。我想把這些東西交給你,希望你能在這些材料的基礎上,編寫一種介紹海外各國情況的書,改變國人對世界的無知狀態。”
魏源從林則徐手裏接過沉甸甸的布包,會意地點了點頭,他决心在林則徐已有的基礎上,搜集天下有關世界各國的地理、歷史資料,編寫一部集大成的世界史地著作。
他在林則徐《四洲志》的基礎上,又根據歷代史書記載及新搜集的外國圖文資料,夜以繼日地奮筆疾書。到1843年初魏源終於寫完了《海國圖志》。它是鴉片戰爭失敗後中國先進分子瞭解和認識西方的第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寶貴典籍。
《海國圖志》先後徵引了歷代史志14種,中外古今各傢著述70多種,還有各種奏摺10多件和魏源的一些親身經歷。《海國圖志》全書分六個部分,每一部分側重各有不同。如《世界地圖及各國分地圖》篇,嚮人們提供了近百幅全新的世界各國地圖;《世界各國史地》篇中,魏源通過徵引《地球圖說》、《外國史略》和《瀛環志略》等書中的材料,詳細地介紹了美國的民主政治,涉及到美國的聯邦制度、選舉制度、議會制度等。可以說,《海國圖志》涵蓋了當時西方國傢的政治、經濟、軍事、歷史、地理、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內容。
魏源這部關於世界各國地理、歷史概況和社會現狀的巨著,開闊了中國人的視野,邁出了嚮西方學習的第一步,對後來的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都産生了巨大影響。
魏源的改革思想中,雖然有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微弱呼聲,有稱贊資産階級政體的某些詞句,但腳步卻始終沒有跨出封建主義的門檻。他幻想清王朝能改弦更張,通過學習西方某些富國強兵之道,以重振國威。正是這個政治立場,驅使魏源在1853年任江蘇高郵知州時,組織地主團練武裝,以對抗太平天國農民起義。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地震出版社 |
|
|
第1節:前言 | 第2節:老子與《道德經》 | 第3節:千古儒聖孔子 | 第4節: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 第5節:中國法之源《韓非子》 | 第6節:新詩體楚辭 | 第7節:司馬遷與《史記》 | 第8節:斷代史巨著《漢書》 | 第9節:唐詩泰鬥李白 | 第10節:史詩寫安史——詩聖杜甫 | 第11節:白居易與《琵琶行》《長恨歌》 | 第12節:山水遊記巨著《永州八記》 | 第13節: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 第14節:女詞人李清照 | 第15節:理學大師朱熹 | 第16節:愛國詩人陸遊 | 第17節:施耐庵與《水滸傳》 | 第18節: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 第19節:吳承恩與《西遊記》 | 第20節:蒲鬆齡與《聊齋志異》 | 第21節:諷刺文學的典範《儒林外史》 | 第22節:文學奇葩《紅樓夢》 | 第23節:紀昀與《四庫全書》 | 第24節:魏源與《海國圖志》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