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侠义小说 》 金臺全傳 》
第二十二回 左蹺兒神通幻妙 聖姑姑法力無邊
佚名 Yi Ming
話說金臺聽了和尚之言,便道:“事已如此,說之無益。”吃茶已過,隨即起身辭別。那和尚雙手扯住,說道:“恩人不到這裏也罷,既然到此,那有就去之理!況且官兵拿你正在急切之時,此時尚還出去不得,且在這裏擔擱幾天,候官兵退了,然後出去便了。”金臺心中想道:“普濟之言可聽,俺傢不免權且擔擱在此,退了官兵,然後再走。”暫且不表。
再說官兵追過了十裏路程,金臺影跡全無,衹得收兵回去。在半路上拿住張其、鄭千、華雲竜、浦二四人,任總兵傳令一齊上了刑具,打入囚車。一面傳知地方文武,添了兵役,分各路拿捉金臺。一面遍出告示,如有窩居者,按法治罪;如有拿住金臺者,奏明聖上,候旨旌奬;如有知風報信者,賞得五百兩。不論軍民人等,一體如此。此話慢表。講那何其想道:“原是金臺沒有主裁,不思身犯王法,放膽做了出來,現在未知逃往何處去了,叫吾好挂膽牽腸,”此話丟下不表。
再說起一個不良和尚來,乃是天海寺中收齋的和尚,名喚法惠,為人刁猾,作事乖張,最貪財帛,不顧人的死活。那日,在外聞得閑人說道:“拿捉金臺十分急切,有人知風報信者賞銀五百兩。”那法惠欣喜滿懷:金臺現在寺中,待吾去當官出首,把他捉去,五百兩花銀穩穩到手。有了五百兩銀子,當是了不得,可以還俗,留頭髮討一個如花似玉的美人,勤儉些做起人傢來,育女生男,有子有孫,那時快活殺人了。主意已定,即忙報信到衙門中去。官府聽報,哈哈大笑,立刻一角文書移到武營裏,點齊兵馬來拿捉。但見有數千兵馬,把一個天海寺團團圍住。同聲叫喊:“拿捉金臺。”不問情由,打門進去。合寺和尚呆了,逃也逃不出,避也避不開。見一個,捉一個。喝問光頭:“金臺何在?”金臺在裏面聞知,挺身而出,說道:“金臺現在這裏。一身做事一身當,不幹和尚的,一齊放了,單把俺解往東京,死而無怨的。”那官道:“你就是金臺麽?”金臺道:“正是。”那官道:“好一個不知利害的金臺!左右,與吾拿下了。”兵卒們答應一聲,把金臺捉去,上了鏈,打入囚車,解往任總兵衙門裏去。寺中和尚多放,惟查出金臺是普濟留居的,本該照例治罪,念他是個出傢人,從寬,責了幾板,逐出天海寺,未知如何,後書再說。法惠得了五百賞銀,就還了俗,討了一個傢小,要想成傢立業。那知妻子貪淫,又與外人成姦,竟把丈夫謀死,這是報應也。
再說任總兵拿住金臺,欣喜萬分,五部囚車一同解去,抵莊要到東京奏明天子,必定加官進爵,得意非常。那知道偏偏天不從人,來了一個---且看下去自然明白---鬆雲長老,奉聖姑姑吩咐,叫他在竜虎山下要路等候,金臺一到,即當搭救。張鸞道:“天色尚早,不免前去等候便了。吾與你先後而行,免緻旁人疑惑。”左蹺道:“說得有理。”張鸞在前走去,左蹺裝癡在後。衹見兩岸店鋪,招牌密密,那旁邊乒乓匹拍的響,俗人就叫做“報旺鞭,”乃是一爿新開碗鋪齋利市送佛。左蹺便來作耍,念聲“阿彌陀佛”,走上階沿,“阿彌陀佛,作福,作福,功德無量。”店中人道:“噯,噯,你這和尚好沒分曉,吾們第一天開店,利市也沒有發過,休來混帳,別傢去。”左蹺道:“阿彌陀佛,貧僧一路而來,傢傢布施,特求慨發慈悲,作福,作福,功德無量,阿彌陀佛。”店中人道:“噯噯,和尚為何這宗要法?我們勿曾發過利市,算你照看了我們,別傢去罷,得罪你的。”左蹺道:“阿彌陀佛,寶店新開,必定發財,作福得快,發財得快。”店中人道:“呸,和尚,討厭殺哉。吾們勿曾發財,快點走開來。”左蹺道:“阿彌陀佛,不肯作福,貧僧衹得苦求了。”便雙手把頭兒掇下來,放在櫃擡上,抓抓頭髮,摸摸額角。店內之人多呆的了,怎麽人可拆得開?好怪氣!左蹺道:“阿彌陀佛,作福,作福。”店中人道:“是哉,是哉。拿頭裝上去,布施你便了。”左蹺道:“阿彌陀佛,施布得快,裝頭也快。”店中人道:“喏喏喏,七個老上青,拿了去罷。”左蹺道:“阿彌陀佛,多謝施主。”就把頭裝好,一蹺一拐上街了去。碗店之中正倒黴,並無主顧上門來的了。一連三月清淡,不挂招牌,店也不開,便尋過地方,重新開店,誠恐左蹺再來。閑文不表。
且說張鸞、左蹺要救金臺,張鸞便坐在青竜洞之青竜頭上,左蹺坐在白虎洞之白虎頭上,等候金臺來到,協同搭救。但恐天師知道,必不相容。況且真人府內的法力比你吾更大,倘然搭救不成,非但倒運,而且金臺性命難保矣。左蹺說道:“何不弄些神通,先把張天師試他一試?”遂立刻書符捏訣念咒。這山搖動起來,真人的房屋便側過西,側過東,人亦坐不住了,法官個個稱奇,弄得天師怒氣衝衝道:“白日無端這般光景,必有妖氣。”即差四個法官快去查來。四個法官奉命細細查尋,妖氣全無。這山搖屋動怎麽講究呢?一個道:“啊,師兄,既無妖物,何不回覆真人去。”又一個道:“師弟說得有理。”便一同回去,衹聽見念無量壽佛的聲音,那旁邊念阿彌陀佛的聲音,舉目看時,青竜頭上坐一個骯髒道人,白虎頭上坐一個齷齪和尚,法官便上前問道:“一僧一道那裏來的?可知道這裏怎麽地方?擅敢坐在這裏麽!”左蹺聽說,嘻嘻笑道:“吾們是四海雲遊方外之人,偶見此山秀氣,竜頭虎首石成形像,竜虎山中難得到來,故而歇息片時。”法官聽說,口中不言,暗沉吟道:“看他們人不出衆,貌不驚人,有何法術!但是真人叫吾查明,衹得拿他們前去見真人。”兩個便拖了張鸞,兩個扯了左蹺,匆匆進了真人府,稟明張天師。天師立即出來升位,廿四個法官兩邊立着,天師即問道:“你等何方修道,為什麽不守清規?衣衫破碎這般形狀?怎敢在這山中暗中弄巧,好不應該!”二人答道:“啊呀,天師大人啊,吾們雖是出傢,並無廟宇存身,雲遊四海,抄化為生,到處行走,久仰竜虎山中景物,特來遊玩。衣衫破碎,因是貧苦,恰守清規在心頭的。並不暗中弄巧,衹求放了吾們,感恩不盡了。”真人想道:“看他們這般情形,諒無法術,但既拿來,必須立些規矩,不便輕放。”便叫左右搜他身邊有無夾帶,多道:“啊呀真人,沒有夾帶的。”便不由分說,把衣寬下,搜來搜去,沒有怎麽東西。真人信以為實,說道:“既無夾帶,諒非二人弄巧,放了去罷。”張、左二人答應一聲去了。那時,山搖屋動之時,天師府中男女皆驚。聽得拿住僧道,大夫人與十三位姨娘,還有一班丫環婦女多在屏門後張看。張鸞雙手把道袍一抖,按在身上,口中念咒,把一個如花似玉的芙蓉使女夾在肩甲底下。左蹺亦念了咒,把一個月貌花容的海棠丫環夾在肩甲之下。二人同出真人府,原在竜虎洞上坐看等候金臺。那真人府中丫環婦女多鬧道:“芙蓉勿見了,奇怪!”又說道:“海棠姐姐勿見了,怪氣!”查來查去,一無蹤跡。報於真人,天師聽說,呵呵道:“可惱啊可惱,兩個丫環端端在此,為什麽一霎時不見了?難道原是方纔的僧道作怪麽?”便叫廿四個法官同一追上前去,不可冒犯,衹說真人有請。法官們同聲答應,便一同到山前竜虎洞來。
衹見兩邊坐着念“無量壽佛!”“阿彌陀佛!”一衆法官大傢商議說道:“這樣的道士和尚,真人叫吾們去請,真正倒胃口,引他見笑,請字不要說,原把他拉了就走罷。”一個道:“勿差,勿差。”商議已定,便上來拉了張鸞、左蹺二人,匆匆就跑。一僧一道各打照會,各人口念真言,青天白日,霹靂忽響,立刻大雨傾盆,可憐一衆法官滿身是水,弄得滿身爛泥,獨有張鸞、左蹺身上一點不濕,好不奇怪。進了天師府方纔住雨,法官各換幹衣,報知天師。天師外出迎接,行賓主禮坐下,隨又送上香茗。大傢不用手拿,多是從空挂在面前吃茶。天師有三十六個天罡,所以空中挂得。張鸞、左蹺各有三百六十名邪神野佛,故而空中亦能挂得。天師想:“二人之法力莫非比吾更大?”吃過了茶,真人問道:“請問二位是何方修道?師父是誰?乞道其詳。”張鸞道:“貧道道號鬆雲,別名衝霄,乃是鬼𠔌門下之徒。”天師道:“啊呀呀,原來是王禪老祖之徒,多多失敬。”張鸞道:“豈敢,豈敢。”天師道:“這位師父是?”左蹺道:“小僧沒有法名的,這些多叫吾李法師,竟被他們叫出名了。”天師道:“令師是誰?”左蹺道:“業師乃是陳摶老祖。”天師道:“啊呀呀,原來陳摶老祖的高徒,一發失敬了。”左蹺道:“好說。”天師道:“二位方纔初次到來,十分簡慢,好不應該。那知去後,下人們說一時不見了兩個丫環,周行查看,一無蹤跡,莫非二位神通廣大,故而請法師回來,那二婢一同還了,感恩不盡,各送盤川百兩。”張鸞聽說,且毫無言語。左蹺哈哈笑起來,便道:“天師啊,這是不過作耍而已。”天師道:“作耍也沒有這般樣子的。”左蹺道:“不瞞天師說,吾們到此非為別事,來救金臺,尤恐天師不許呢,故而顯些神通。衹有一句話兒,肯準吾們,兩個丫環立刻放還。”天師道:“不知什麽言語,倒要請教。”多道:“吾們搭救金臺之時,求天師不要做聲,坍下天來不要與聞。立刻送還兩個丫環,連吾師父也見情的。”真人聽說,笑嘻嘻道:“此話那有不應承的。吾這裏閉門推出窗前月,吩咐梅花自處分。”左蹺道:“天師啊,君子一言為定,不可反悔的。”天師道:“决不反悔。”張鸞將道袍一抖,放出了芙蓉,左蹺把直掇一灑,放出了海棠。各自跑進去,口呆目定。張鸞、左蹺辭別天師,天師送他們一百銀子為盤費,一概不收而去。
真人想道:“可惱啊可惱,一個道士,一個僧人,無窮妙法欺人,竟被他們弄得吾顛顛倒倒,恨不得拜表上達天庭,衹是陳摶、鬼𠔌恐怕有罪。想我做了天師,法力無邊,今日之事要算倒運。若是上達天庭,自己先有一個不合,衹好抹卻其事了。惟是芙蓉、海棠多被驚呆,必須設法看治纔好。待他那樣去救金臺罷,吾緊緊關門不出便了。”
再表左蹺歡喜道:“啊,鬆雲長老,吾與你制度天師,不管閑賬,可以安然無慮去救金臺了。”張鸞道:“李法師,吾看那張天師的法力及不來你吾,就是管賬,也不妨事的。”左蹺道:“雖衹不妨,到底礙手礙腳,莫妙於不管。”張鸞道:“說得有理。”一僧一道在竜虎山前等候,此言暫且慢敘。
忽有一人叫道:“女兒來了。”永兒道:“來了。”那老狐狸同了小狐狸,娘女兩個來到江西。娘在前頭,女在後面,引得這些少年男子多癡迷了。“阿哥,看標緻小娘。”那何永兒一路行走,還要賣風流,引得這些輕骨頭的跟來跟去的細看,恨不得立刻遂與他美事。內中有個叫做張三老,是個窮兇極惡不怕羞的,便歪到姑娘身邊,捎起衣袖,伸手照定姑娘想捏去。永兒略用些些法術,那把張三老一個大片鬥直翻到福建泉州府去了。聖姑姑道:“女兒這裏來。”永兒道:“來了。”母女二人一路行走。忽然走到一個空白場上,見一個婦人,兩鬢如霜,紛紛流淚,有一二十個男人立在旁邊。聖姑姑便上前問道:“老人傢,何為在此啼哭?”婦人道:“承蒙動問,說也可憐。三十二歲丈夫亡故,堅心鐵石的守節。衹有一個孤兒,年方五歲,吃辛吃苦,領大了習學成衣趁錢養吾。衹為老身命比黃蓮再苦三分,前年遭了回祿燒光,今年又是孩兒病了三月有餘,未曾起牀。看其病勢,沉重得很,命在旦夕。聞得有個名醫叫錢楚江,意欲請他來診治。無奈吾無從設法藉了,故而在此求懇仁人布施,好待吾積少成多,去請名醫。倘然醫得好孩兒,也使吾年老之人有拿了。”聖姑姑問道:“你的兒子平時孝順你的麽?”婦人道:“孝順得很的,所以吾捨不得。兒若身亡,吾也衹好死的。”聖姑姑道:“你傢住那裏?”婦人道:“就在那邊。”聖姑姑道:“既如此,領吾們到你傢裏去,自有好處。”那婦人沒奈何,含悲領了聖姑姑、永兒匆匆走去。不多路,推進柴門一同入內。聖姑姑道:“老人傢,你的兒子呢?”婦人道:“眠在房裏。”聖姑姑道:“同吾去看來。”婦人道:“啊,大娘娘,你又不是醫傢,看他什麽?”聖姑姑道:“啊,老人傢,吾雖是個婦人,倒也熟讀醫書的。憑你什麽險癥,吾一看就為好的。又不是要吃你酒,吃你茶,更不要你錢,無非念你老人傢苦楚,況且衹有一個兒子,吃虧不起,故而誠心來診治。若是一個忤逆兒子,吾也不來管帳了。既然是一個孝順的兒子,救他一命,你也有靠,吾亦做了一樁好事。”那老人傢巴不得孩兒早日病好,聽了聖姑姑一番說話,便道:“嚇,既是大娘娘這樣憐念吾老身,能幹救吾兒子衹是最好的了。”遂請進房去診治。聖姑姑道:“女兒,你在外邊坐坐。”永兒道:“是。”婦人道:“大娘娘這裏來。”聖姑姑:“來了”那聖姑姑原不是郎中,也不過修道已深,恃着法力高強而已。莫說妖精沒有好心,聖姑姑就極肯濟人窮苦的。未知那樣救法,請看下回分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 | 第一回 泗洲城積善延嗣 寧輝山混一真元 | 第二回 德行僧天機預識 白猿洞初盜天書 | 第三回 寧輝師出寺點化 白猿洞再盜天書 | 第四回 蛋和尚三盜天書 聖姑姑楊園寄住 | 第五回 欽天監觀星奏聖 小英雄全義避差 | 第六回 楊小橋好意反禍 張道人妙藥回春 | 第七回 維楊郡英雄探跡 酒肆中浦二相逢 | 第八回 蘭花院兄弟快樂 無毛虎闖入青樓 | 第九回 澹臺豹大鬧勾欄院 蘇小妹締結小英雄 | 第十回 老相國上書奏聖 大英雄飄流浪蕩 | 第十一回 看賣拳英雄遇合 慰慈親托友傳書 | 第十二回 聖姑姑招商投宿 衆英雄聚會登萊 | 第十三回 小妖狐弄術旅店 雙僧道鬥法平臺 | 第十四回 東京城張鸞戲帝王 孟傢莊惡霸劫紅妝 | 第十五回 一強梁恃強劫美 三美人因美遭災 | 第十六回 訪英雄裏應外合 臨虎穴力救紅妝 | 第十七回 貝州好漢聚義英雄結義 水濱惡婦喬妝欲報夫仇 | 第十八回 惡婦三更為刺客 冤魂夜夢托英雄 | 第十九回 尤竜女害人反自害 衆英雄大鬧吉祥村 | 第二十回 吉祥村夫妻拜別 貝州城婆媳相逢 | 第二十一回 琵琶亭義敘英雄 天海寺普濟報恩 | 第二十二回 左蹺兒神通幻妙 聖姑姑法力無邊 | 第二十三回 美金臺被擒遇救 鮑千金飯店交拳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