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揭秘清宮懸案:正說清朝十二帝   》 康熙帝玄燁(6)      閻崇年 Yan Chongnian

  關於康熙的仁愛,可以舉一個例子。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在塞外視察時,發現一個人僵臥在路旁。他親自詢問,知道這個人叫王四海,是個傭工,在回傢路上,因為饑餓,躺下起不來。康熙立即下令給他喂熱粥。等王四海蘇醒後,將他帶到行宮。後給王四海盤纏,送他回傢。
  康熙十八年(1679年),北京大地震。康熙下令開設粥廠,還讓太醫院給傷病者送醫送
  藥。
  康熙實行寬刑政策。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全國秋决(判死刑)的犯人“尚不及四十人”。
  康熙身後謚號為“仁皇帝”,這個“仁”字,恰恰是康熙一生為人、行政的一個顯著特點,也是康熙區別於清朝其他11位皇帝的一個顯著特點。
  康熙的仁政,措施之一是懲辦貪官、表彰清官。清官是康熙帝的一面旗幟。康熙朝最著名的清官於成竜,有個綽號叫“於青菜”,就是因為他雖貴為封疆大吏,卻常年不吃肉,衹吃青菜。
  於成竜,山西永寧(今離石)人(康熙時還有一位於成竜,漢軍鑲黃旗人),先任廣西羅城縣知縣,當時已經45歲。羅城位於萬山之中,歷經戰亂,沒有城郭,遍地榛莽,縣衙是茅屋三間,居民僅有6傢。於成竜到任後,召集流民,鼓勵耕耘,設養濟院,寬免徭役,興建學宮,縣境大治。史書說他“居羅七年,與民相愛,如傢人父子”。於成竜升任合州知州,前往赴任時,百姓傾城出動,痛哭號泣相送。有一位瞎子不肯離去。於成竜問他為什麽不走,他回答說:“我想您路上盤纏不夠,我會算卦,可以沿途賺點錢,以備不足之用。”於成竜很感動,就把他留下來。果然途中錢花光了,幸虧瞎子賺些算命錢補充路費纔到了合州。在合州,有政績,又遷黃岡。黃岡社會治安很亂,他裝成乞丐,深入罪犯巢穴,日夜雜處,探明實情,一舉端掉賊窩。又任黃州知府,再升任福建布政使。時清軍平定三藩之亂,軍中多掠良民子女為奴。他集資贖出被掠婦女放還。康熙十九年(1680年),升為直隸巡撫。上任後,嚴戒饋送長官。又遷兩江總督。他自奉儉約,每天就是粗米、青菜,終年不知肉味,江南人稱呼他為“於青菜”。在他的帶動下,士紳們改綢緞為布衣,官宦出門輕車簡從。僅僅數月,樸素之風大為流行。他過於勞累,死在任上。於成竜做官,不帶傢眷,十分儉樸。死後,將軍、都統、官吏、友人到他傢中一看,“惟笥(sì)中綈袍一襲,床頭????豉(chǐ)數器而已”。就是說,於成竜的傢中衹有竹筐裏粗糙紡織品製做的一身袍子和床頭幾罐食????、豆豉而已。為追悼於成竜,市民罷市,聚哭緻哀!百姓傢挂他的畫像祭祀。康熙說:“朕博採輿評,鹹稱於成竜實天下廉吏第一1
  格爾古德,滿洲鑲藍旗人,筆帖式(即文書、翻譯)出身,後升翰林院侍讀學士,任日講起居註官。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任直隸巡撫。上任前,康熙帝告誡他說:“你上任後不要急於求名,而要踏實做事;或遭憤恨報復,定要特別小心。”當時京畿地區,旗人與民人雜處;旗下的莊田,有王公大臣的莊田,有貴族豪紳的莊田。莊田設莊頭,像《紅樓夢》裏的莊頭烏進孝那樣,管理莊田,負責收租,為害一莊。還有投充旗下的人,依靠主子,逃避差徭,詐害良民,無惡不作。自康熙初,鰲拜專權,大學士管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因觸犯滿洲權貴利益而遭殺害後,幾乎沒有人敢對這個敏感的問題上疏指陳。格爾古德上任不久,親自訪察,提出問題,疏陳:自己賣身投靠旗下之人,有的作姦犯科,想逃脫法網;有的遊手好閑,逃避差役。這些人,放債牟利,則諱旗稱民;遇上官司,又捨民稱旗。他們詐害良民,官府不敢過問,應當加以嚴厲議處。格爾古德得到康熙帝的有力支持。然而,事情並不那麽簡單。當時,大學士明珠權勢傾朝,他的下屬要圈百姓的墳地,民人投訴到戶部。戶部將訴狀轉直隸巡撫,格爾古德令宛平縣核查。知縣怕得罪權相明珠,報稱“無礙民墳”。格爾古德不畏權相,上疏劾奏明珠屬下“圈占墳地屬實”,並請吏部問知縣的罪。格爾古德敢於碰權相,敢於碰勳貴,秉承上旨,執法嚴懲,被時人譽為“鐵面巡撫”。格爾古德居官,布衣蔬食,廉潔自律,不畏權貴,拒納饋送。康熙帝命朝廷大臣公舉清廉官吏,格爾古德被列為第一。
  彭鵬,福建莆田人,幼年聰慧,鄉試中舉。三藩之亂起時,他裝瘋不從。平定三藩之後,任三河縣知縣。三河在京東,旗民雜處,號稱難治。有人冒稱自己是給皇帝放鷹的,到縣裏敲詐勒索,作惡多端。彭鵬經過偵訪,查明其真實身份,逮捕並鞭刑嚴懲。有人偷盜,彭鵬聞警,立即佩刀乘馬,急疾追捕。康熙帝巡視京畿,知道彭鵬清廉,在接見他時,賜給他內庫帑(tǎng)金三百,並說:“知道你清正,不接受百姓的錢,這些錢給你養廉1後調升彭鵬為科道。他受命到陝西、山西、河南瞭解民情、賑濟災荒。他疏報:涇陽知縣劉桂剋扣籽粒,猗氏知縣李澍杖殺災民,磁州知州濫派運費,南陽知縣曖昧分肥等。詔三省巡撫察審,奏報沒有查實。在當時,當事人因受到關係網的保護,要核實一個貪污案件,是十分睏難的。康熙帝又派他做順天府尹,彭鵬疏劾順天鄉試舉人李仙湄的考卷墨跡刪改過多,考官徐倬、彭殿元徇私欺蒙,疏語中說:“臣如妄言,請劈臣頭,半懸國門,半懸順天府學。”九卿等召開會議,認為他語言不敬,應當罷官。康熙帝命考官徐倬、彭殿元退休,而對彭鵬不問。彭鵬為官,拒饋贈,清操守,是康熙朝著名的清官。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天命汗努爾哈赤(1)天命汗努爾哈赤(2)天命汗努爾哈赤(3)
天命汗努爾哈赤(4)天命汗努爾哈赤(5)天命汗努爾哈赤(6)崇德帝皇太極(1)
崇德帝皇太極(2)崇德帝皇太極(3)崇德帝皇太極(4)崇德帝皇太極(5)
順治帝福臨(1)順治帝福臨(2)順治帝福臨(3)順治帝福臨(4)
順治帝福臨(5)順治帝福臨(6)康熙帝玄燁(1)康熙帝玄燁(2)
康熙帝玄燁(3)康熙帝玄燁(4)康熙帝玄燁(5)康熙帝玄燁(6)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