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记录 》 坐遊西藏雪域風光:雪域神靈 》
第24節:深入藏北無人區(3)
熊育群 Xiong Yoqun
我想起了在拉薩藥王山上的一幕。那天中午,在那座可俯瞰拉薩市容和布達拉宮的藥王山上,我碰到了一對藏族戀人,他們是在望果節這天來敬神的。少女身材瘦小,戴着墨鏡,穿着時髦,極像漢人。我從他們腳前的一包柏枝開始了一場對話:
"這是什麽?"
"柏枝,用來敬神的。"
少女用很流利的漢語回答,她偏頭望了望我。我能感覺墨鏡後面那雙友善的眼睛。
"青的能點着嗎?"
"能,它冒出的煙可香呢。"
"我可以拿一根嗎?"
"行。"
我拿着柏枝放在鼻子底下,一股濃烈的植物芳香襲來,那真是難得的專為神祗而生的芳草。
我望着他們雙雙坐在石塊上很休閑的樣子,又問:"你們也來拜神嗎?"
"是啊,我們是來祈求世界和平、人民幸福的。"
這些話好像來自於課堂,我望了望他們,見他們一臉認真的神情,並無開玩笑的意思。從他們的氣質看,像受過良好的教育。
我又問:"去過內地嗎?"
"去過,到了北京、天津、上海,大城市都去過了。"
"去過廣州嗎?"
"去了。"
"印象怎麽樣?"
"不好,到處是高樓大廈,那裏的人太冷漠了,誰也不理睬誰,沒有一點意思,去了就想快點走,不想再來了。"
"你們在內地去寺廟拜佛嗎?"
"我們去拜。那裏拜佛的人也很多,但讓人惡心。"
"為什麽?"
"我們拜佛從來不是為自己,都是為別人。沒有誰為了生兒子、為了發財、為了升學去求佛,那樣太具體太功利了,是對佛不恭。"
對話結束了,我內心受到了某種震撼。我知道他們對我是真誠的。在我們還在炫耀高樓並一個一個競賽似的比高時,他們卻感到以它為象徵的城市文明對於人性的壓抑和扭麯;在我們各地紛紛修建寺廟熱中,他們看到了正在洶涌而起的惡俗。我更為他們不盲目崇拜"文明"和大都市,忠實於自己真實的感受而生出一份敬意。這不但需要思想,更需要氣度和品質。我也發現了自己對話前深藏於潛意識中的某種優越感,覺悟到了自己的淺白。
在我把兩根柏枝夾好放進包內時,姑娘取下墨鏡,笑着與我道別。這個笑容令我至今還感動着。她是那麽友善、純真,沒有博大愛心的人是不會擁有這種笑容的,笑容讓人不再感到孤獨。它像一縷陽光溫暖並照亮我的前程。我被深深感染。在後來無數次拜謁寺廟的佛像時,那些程式化的雕像都讓我麻木不仁。而姑娘的笑容卻讓我感到了神一樣的光芒。
繞湖半圈,像思想繞到它的對面,像文明繞到它的另一面。遠遠的雪山如同可望不可及的天國,依然是那麽遙遠。它的白色的光芒,有着豐富的內藴,讓人百看不厭,令人心旌為之搖蕩。身後的湖如同一片藍色的雲,又似一片抖動的光,挂在了山腰上。平凡的事物有了不平常的面貌。
我想,一切美好而使人感覺幸福的東西,都不會離自然太遠。幸福從來都是最簡單的事情,領受它的恩賜並非需要非凡的智力,並非需要鍥而不捨的追尋。一朵小花、一個微笑、一句問候,甚至一片陽光、一陣鳥的啁啾,都會是幸福的源泉。重要的是,我們必得心懷感念,我們就會為這個世界所感動。貪欲的人從來都與幸福無緣。
雪山越來越近,走近它卻不知轉了多少座山,以為它就在眼前了,轉過一座山卻依然又是一座山。一路上都是風光無限:溪流閃動着耀目的波光,土撥鼠一隻衹竄進洞中,躲了起來,有幾衹膽大的從洞口回頭張望並打量我們。小鳥飛來飛去。幾匹野馬東張西望,總有一兩匹奮蹄而起,與我們平行而馳,以它們的善心揣度着我們的善意。萬物都在享受陽光的靜謐和溫馨,世界平和而又寧靜。
我的心靈從沒有像現在這般空明、輕鬆、自如。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花城出版社 |
|
|
第1節:我要去西藏 | 第2節:火車上一次有趣的觀察(1) | 第3節:火車上一次有趣的觀察(2) | 第4節:火車上一次有趣的觀察(3) | 第5節:西部的傳奇 | 第6節:阿裏 像閃爍在天空中的星座(1) | 第7節:阿裏 像閃爍在天空中的星座(2) | 第8節:荒野中的日喀則 | 第9節:一個叫"樂樂"的村莊以及荒原迪斯科(1) | 第10節:一個叫"樂樂"的村莊以及荒原迪斯科(2) | 第11節:一個叫"樂樂"的村莊以及荒原迪斯科(3) | 第12節:讓人尷尬的生羊肉 | 第13節:來自地層深處的聲音(1) | 第14節:來自地層深處的聲音(2) | 第15節:在泥坯上挨過冰雪之夜(1) | 第16節:在泥坯上挨過冰雪之夜(2) | 第17節:對山水的一次文字素描(1) | 第18節:對山水的一次文字素描(2) | 第19節:對山水的一次文字素描(3) | 第20節:對山水的一次文字素描(4) | 第21節:阿裏 離太陽最近的土地 | 第22節:深入藏北無人區(1) | 第23節:深入藏北無人區(2) | 第24節:深入藏北無人區(3)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