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唐宋才子的真實生活 》
三、 杜甫(3)
閔澤平 Min Zeping
2.豪飲
在《壯遊》一詩中,杜甫說他“性豪業嗜酒”,這話很讓人納悶,杜老夫子也喜歡喝酒,而且是那種很豪放的狂飲?仔細想想,似乎也沒有什麽奇怪的,唐代的才子們有幾個不嗜酒呢?有人曾經說,杜甫堅决反對酗酒,因為在《贈李白》一詩中他明確地告誡對方不要“痛飲狂歌空度日”。這也許是一種誤解,杜甫所反對的可能衹是無所謂的耗費青春與生命而已。對於酒,他也有很濃厚的情感,而且情感之深並不亞於“李酒仙”。有好事者進行過深入調查:李酒仙現存詩文大約1050首,與酒有關的約170首,比例大約是16%;杜老夫子先存詩文約1400首,與酒有關的約300首,比例大約是21%。數字顯然是最具說服力的,那麽為什麽杜老夫子沒有給我們留下酗酒的不良印象的?可能是他飲酒時不招搖、不張狂,即使嗜酒,但從來不醉,酒品很好,所以讓我們忽視了他這個愛好,在《麯江二首》裏,他說:“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喜歡喝酒,卻點到即止,並不做牛飲狀,這就是飲酒的至高境界。
同時,杜老夫子總把飲酒當作一種奢侈的享受,他喝酒時的窘況,好比鄰傢的一位老人傢,在辛勞之後喝兩盅來解乏,還有誰忍心去斥責他?李白喝酒時是一擲千金,是“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是在“長安市上酒傢眠”;杜甫則是喝的自傢釀造的陳酒,在《客至》中,他自述道:“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傢貧衹舊醅。”傢中臨時來了客人,應該拿出最好的酒來款待吧,可是連殘存的陳酒也是舊釀,菜餚熟食都沒有多餘的,而且住在偏僻的角落,想去賒買都找不到酒店,這是何等潦倒和窘迫。有時客人來得突然,傢裏殘酒都沒有了,衹好就嚮鄰居藉酒,“隔屋喚西傢,藉問有酒不”(《夏日李公見訪》)。偶爾上街喝酒,也是一頭鑽進不起眼的小酒傢,喝那種摻水的老酒,這樣的酒又能醉人呢?正所謂“街頭酒價常苦貴,方外酒徒稀醉眠”(《逼側行贈畢耀》)。即使這種深巷裏的燒酒,杜老夫子還嫌它價高,沒有錢去常喝。不經意發了一筆小財,手中有了點閑錢,他也會痛痛快快地喝個高興,“得錢即相覓,沽酒不復疑。忘形到爾汝,痛飲真吾師”(《醉時酒》),可這種機會畢竟很少,不象李酒仙手中很寬裕,即使手緊的時候,所到之處,大夥兒也是爭先恐後地邀請他喝酒,從來不為缺少喝酒的機會而擔心,也從來不為付賬發愁。酒癮上來了,手頭沒有錢,怎麽辦呢?杜老夫子衹好“時時乞酒錢”(《戲簡鄭廣文兼呈蘇司業》),腆着臉嚮人藉貸,“蜀酒禁愁得,無錢何處賒”(《草堂即事》);或典衣買酒,“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麯江二首》),結果是“酒債尋常行處有”(《麯江》)。為了飲酒,他也要做一些他不喜歡的事情,比如擔任他很瞧不起的卑賤官職,“耽酒需微祿”(《官定後戲贈》)。
更重要的是,杜老夫子喝酒的時候也是那樣憂心忡忡,也是那樣憂國憂民,那樣讓人心酸。李酒仙喝酒,也有藉酒消愁的時候,不過在酒的幫助下,他很快就會沉醉在想象的世界中激昂起來;杜老夫子藉酒消愁,卻一頭紮進苦悶的世界裏,長時間都不冒出頭來換口氣,讓讀者潸然。杜老夫子也有拚卻一醉的時候,但讓人覺得是佯狂,骨子裏依然是落寞與焦慮。“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絶句漫興九首》),“狂歌遇形勝,得醉即為傢”(《陪王侍禦宴通泉東山野亭》),這些詩句似乎很瀟灑,有塵外之想,卻不免落了痕跡,讓人堪破了他的內心。“百壺且試開懷抱”(《蘇端薛復筵簡薛華醉歌》),“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杜位宅守歲》),哪怕是暫時的爛醉如泥、放浪形骸,他也做不到。他活得實在太清醒了,“衹今未醉已先悲”(《樂遊園歌》),他無可逃避,“脫身無所愛,痛飲信行藏”(《壯遊》)。“此詩飲罷無歸處,獨立蒼茫自詠詩”《樂遊園歌》)。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崇文書局 |
|
|
一、王維(1) | 一、王維(2) | 一、王維(3) | 一、王維(4) | 一、王維(5) | 一、王維(6) | 二、李白(1) | 二、李白(2) | 二、李白(3) | 二、李白(4) | 二、李白(5) | 二、李白(6) | 二、李白(7) | 二、李白(8) | 二、李白(9) | 二、李白(10) | 二、李白(11) | 二、李白(12) | 二、李白(13) | 二、李白(14) | 二、李白(15) | 三、 杜甫(1) | 三、 杜甫(2) | 三、 杜甫(3)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