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1978歷史不再徘徊   》 第24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12)      凌志軍 Ling Zhijun

  不管怎樣,原擬一千九百六十億公斤糧食和三千五百萬擔棉花的産量計劃肯定是保守的,就算已經提高的計劃--二千一百五十八億公斤糧食和四千零九十三萬擔棉花,也不能代表新的形勢。農業部的報告已經提出,1958年的糧食産量將達到四千億公斤,比1957年增長一倍以上,副總理譚震林也出來宣佈說,"一萬億斤是可能的",即使考慮到充分的迴旋餘地,1958年産出三千億公斤糧食和六千萬擔棉花,絶對沒有任何問題。
  大躍進的方針在1958年的春天確定下來。還有一些叫人振奮的口號,諸如"一天等於二十年"、"鼓足幹勁力爭上遊"、"真正的左比右好"、"當革命的促進派"……在那幾個月裏傳遍了全中國,其影響直到二十年之後,還具有左右大局的力量。
  消滅"四害"的運動在那個春天裏迅速地發動起來,可以說這是當代中國史上的一個奇觀。所謂"四害",原來特指老鼠、麻雀、蒼蠅和蚊子。過了一年,人們發現由於麻雀的減少,農田害蟲劇增,方知這小小的鳥兒不僅吃糧食,也吃蟲子,所以决定不再消滅它,而以臭蟲取而代之。政府將這些東西的滅絶和糧棉的增産一同列入"十二年規劃"中,又在1958年1月頒布指令,把這叫做"愛國衛生運動"。號令即出,舉國響應。京城裏面,片片青灰色的院落上空,凄厲的呼嘯此起彼落,人們在房子頂上來回地奔跑,搖晃着形形色色的長竿驅趕麻雀。一個外國人形容那是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叫"。驚恐萬狀的麻雀無處可以棲身,力盡氣絶,跌落在人們腳下,孩子們興高采烈地提着一串串麻雀彼此炫耀。鄉下天地開闊,須有另外的辦法。一群解放軍官兵仔細地研究了麻雀的生活習性,結果發現夜間以手電筒照射,可使其失去行動能力。新華社發表了這條經驗,還說一個副排長使用這種辦法,一揮竹竿即打死四衹麻雀。打蒼蠅的辦法是清除垃圾和挖掘蠅蛹。至於正在飛行的蒼蠅就衹有以人力發奮追擊。一個加拿大人在那些日子裏驅車經過鄉下,看到一個十多歲的女孩子發瘋般地狂奔,忽東忽西,揮動着一塊布抽打地面,在她的前邊,一隻蒼蠅倉惶逃竄……他說這真是一個"令人震驚的場面"。其實這樣的場面在那個春天裏隨處可見。官方的輿論機構迅速地公佈各地"戰果"。當時有一大批人專司統計之職。這些人老謀深算,决不會像那個小姑娘,為了一隻蒼蠅精疲力盡,但他們都知道,越是細緻入微的統計則越可使上級相信他們的戰果不虛。這樣,他們呈報的數字就可以精細至個位數。比如十三萬五千八百九十六衹老鼠、八十四萬六千二百九十四衹蒼蠅。諸如此類的數字不斷地公佈,與此同時,一個笑話也在統計人員當中廣為流傳:
  "就算讓我統計出蒼蠅的公母,我也可以做到--在鏡子前打死的一定是母的,在酒杯裏打死的一定是公的"
  河南省的省委書記吳芝圃看來絶對信任屬下的統計遊戲。他嚮毛澤東保證,河南將在一年中消滅全境的"四害"毛澤東將信將疑,他禁止公佈這個"保證",但又鼓勵吳說,可以實驗,如能成功,他將發動各省再來一個大運動。後來的事實證明吳芝圃所謂"滅四害"的計劃全部都是吹牛。不過,"除四害"雖然半途夭折,但幾個月後,人民公社卻真的從這裏興起,開全國風氣之先。
  事情乃由"並大社"發動。所謂"大社"是將若幹較小的合作社農民、土地以及生産工具合併起來統一調動。在制度上則是以更大的行政組織統製小的組織,所以毛澤東形象地將其稱為"聯邦政府"。1958年3月30日,中共中央發佈"並社"指示的時候,農村中每一合作社的規模平均容納一百六十四戶。此後兩個月,並社的行動看來相當順利,到春天結束的時候,遼寧、河南、河北、江蘇、浙江、北京已相繼完成。新社的規模已與日後的人民公社相類,衹是由於各地官員的傾嚮不一而有很大區別。河南乃是最激進的地區,故"大社"的規模最大,約有四千農戶;遼寧為二千戶;北京最小,但也能達到一千六百戶。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1)第2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2)第3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3)
第4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4)第5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5)第6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6)
第7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7)第8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8)第9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9)
第10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10)第11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11)第12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12)
第13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1)第14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2)第15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3)
第16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4)第17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5)第18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6)
第19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7)第20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8)第21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9)
第22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10)第23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11)第24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1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