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中國古代社會 》
(二)城市交換經濟的興起 3.交換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
何茲全 He Ciquan
交換經濟的發展,自然要衝擊社會上自然經濟體製。戰國時期,不但貴族和富有階級,就是下層平民的生活也都逐漸捲入交換關係中去了。
戰國初年,李悝協助魏文侯在魏國施行盡地力之教,提出平糴法,他對農民的生活就是用貨幣來計算其盈絀的。《漢書·食貨志》載:
“今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歲收,畝一石半,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稅十五石,餘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終歲為粟九十石,餘有四十五石。石,三十,為錢千三百五十。除社閭、嘗新、春秋之祠用錢三百,餘千五十。衣,人率用錢三百,五人終歲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不幸疾病死喪之費及上賦斂,又未與此。”
農民除交稅食用之外,一切費用都已用錢開支或用錢計算。社閭、嘗新、春秋之祠的用物都要從市場購買或者用錢計價。因此、即使是最易於自食其力自給自足的農民,其生活也處處和市場即商業交換發生聯繫了。
最足以說明戰國時期商業交換經濟發展的深刻性的,莫過於孟子和荀子的兩段話了。《孟子·滕文公上》:
“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自楚至滕,踵門而告文公曰: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願受一廛而為氓。文公與之處。其徒數十人,皆衣褐、捆屨、織席以為食。
陳良之徒陳相,與其弟辛,負耒耜而自宋之滕,曰:聞君行聖人之政,是赤聖人也,願為聖人氓。陳相見許行而大【137】悅,盡弃其學而學焉。
陳相見孟子,道許行之言,曰:滕君則誠賢君也。雖然,未聞道也。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饗飧而治。今也滕有倉廩府庫,則是厲民而以自養也,惡得賢!
孟子曰:許子必種粟而後食乎?曰:然。許子必織布而後衣乎?曰:否。許子衣褐。許子冠乎?曰:冠。奚冠?曰:素冠。曰:自織之與?曰:否。以粟易之。曰:許子奚為不自織?曰:害於耕。曰: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曰然。自為之與?曰:否,以粟易之。以粟易械器者,不為厲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豈為厲農夫哉!且許子何不為陶冶,捨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何為紛紛然與百工交易?何許子之不憚煩?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然則,治天下獨可耕且為與?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為備,如必自為而後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道義也。”
《孟子》這段話寫的很生動很形象。我所以不憚其煩的把它全都抄出來,也是希望我們能如身歷其境地去理解交換在當時人們生活中的地位。孟子那套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的話,完全是站在統治者和剝削者的立場上講的。但這種現象的産生,在人類歷史上卻是一大進步,沒有剝削階級和階級社會的出現,人類將永遠停留在原始狀態。許行的自食其力的思想,是自人民利益出發反對剝削的思想,但從人類歷史進步的長河來看,這思想是反動的,一如後世的無政府主義,看來似乎很激進,實際是反動的。
《孟子》這段話,反映戰國中期商業交換經濟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就連主張人們應該自養,統治者也應“與民並耕而食”的農學派許行,也不能不“紛紛然與百工交易”而後纔【138】能生活。否則,他就得不到冠,得不到釜甑,得不到鐵器,他就要回反到披樹皮,茹毛飲血,采果而食的遠古野蠻時代去。
《荀子·王製篇》說:
“北海則有走馬吠犬焉,然而中國得而畜使之。南海則有羽翮齒革曾青丹於焉,然而中國得而財之。東海則有▲繪魚????焉,然而中國得而衣食之。西海則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國得而用之。故澤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魚,農夫不斫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賈不耕田而足菽粟。”
《荀子》這段話的前幾句是說的各地的土特産的交換。這些土特産一般不是商品生産,它們是通過運輸遠距離交換纔變成商品。而後面幾句話,漁夫不伐木而有木材用,伐木的不打魚而有魚吃,農民不陶冶而有器物用,工人、商人不種地而有糧食吃,都深刻地指出了戰國時期由於社會生産分工而引起的人民在生活上對商業交換的需要和依賴。農民、工商、山人,都是通過交換才能滿足他們生活的需要。荀子的話,是通過他對社會生活的觀察而概括出來的,他講的是他所看到的社會一般情況,不是某一小地區的情況,更不是他的家乡小村的情況。我們承認荀子是當時傑出的思想傢,我們就沒有理由忽視、輕視他這裏的話。
總之,我們如果對春秋戰國的社會經濟進行深入考察,我們就可以看出,春秋以前是自然經濟占優勢,戰國以後,交換經濟發展起來了。變化顯著的時期,在春秋戰國之際。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言 | 壹 由部落到國傢 一、早期國傢的出現 (一)殷商社會和經濟 | (二)周人的早期生活 | (三)滅商後商周兩族的關係 | 二、階級分化和演變 (一)貴族 | (二)國人 | (三)衆、庶、民 | (四)私徒屬 | (五)隸臣妾 | (六)《詩經》中所見各階級的生活 | 三、井田和土地制度 (一)土地公有製的史影 | (二)周王、諸侯、貴族土地所有製 | (三)公田和私田 | (四)國與野的不同田製 | (五)農業生産工具和技術 | 四、早期國傢形式 (一)王廷和群僚 | (二)城邦國傢 | (三)國(地緣)與傢(血緣)兩係的合一 | (四)禮、刑、兵、稅、役 | 貳 古代社會 一、春秋戰國之際的經濟社會變化 引言 | (一)農業生産力的飛躍發展 | (二)城市交換經濟的興起 1.交換和商人的活躍 | (二)城市交換經濟的興起 2.貨幣和城市興起 | (二)城市交換經濟的興起 3.交換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