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放虎歸山   》 第24節:傳統為什麽這樣紅(1)      李零 Li Ling

  傳統為什麽這樣紅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一、傳統為什麽這樣紅
  這是我和大傢討論的問題,大傢身邊非常熱鬧的問題。
  前一陣兒有件事,大傢都知道,就是"紅心鴨蛋"事件。鴨蛋為什麽這樣紅?事情比 較簡單,質監局一查就查出來了,鴨蛋裏面放了蘇丹紅。但我們要談的事可不一樣,後邊的 背景很復雜。
  臺灣有傢報紙,登過篇文章,題目是《孔子為什麽這樣紅》。它是學我們的老電影,《冰山 上的來客》,雷振邦的插麯《花兒為什麽這樣紅》。
  孔子為什麽這樣紅?這是個敏感問題。不瞭解前因後果,不能理解它。比如,於丹為什麽這 樣紅?知識分子的眼睛為什麽這樣紅?不管是高興的紅,生氣的紅,嫉妒的紅--電視廣告 詞:酸不溜丟的山裏紅。
  現在,《論語》走進千傢萬戶,民工發,監獄學,領導高興,群衆歡喜,知識分子不能太孤 立,自絶於領導和群衆。
  有人說,孔子死了,二千五百年纔出了個於丹,太可愛,太可愛;就她把孔子講透了,講活 了,了不起,了不起。這是捧。
  有人說,此人活像一說書的,講的全是心靈雞湯,心得是她的心得,跟《論語》有什麽關係 ?夫子之道,全讓她糟蹋了,我們得保衛孔子,保衛他的道。這是駡。
  還有人,深得中庸之道,說人民群衆讀《論語》,傳統文化被發揚,畢竟是好事,我支持你 ,但《論語》也分雅《論語》和俗《論語》,人民群衆歸你管,知識分子的地盤你休想進。 我們知識分子講《論語》,那是另一番天地,我纔不帶你玩兒。
  這三種反應,和我無關。
  不錯,我是知識分子,但最不樂意戴這頂帽子。儒這個林大了,什麽鳥沒有。
  填表,我是群衆(群衆是集合概念,其實應叫群衆分子,和知識分子一樣)。群衆有什麽了 不起?人多勢衆,未必真理在握。我還是群衆一分子呢。一分子就是一分子,他們代表不了 我,我也代表不了他們。
  一本書,一人讀,想不到鬧出這麽大動靜。我讀《論語》,就是我讀《論語》,自己寫點讀 書筆記,講點個人想法,誰也不代表,犯不着綁上一堆人說事。
  現在,舉國若狂,復古一邊倒,不正常。我的聲音太小,但我要大聲說給你們聽,請大傢認 真想一想,傳統為什麽這樣紅。
  二、什麽是傳統?
  "傳統"這個詞兒,現在地位很高,高得嚇人,除了過去的"革命",啥都比不了,誰敢說 個不字?
  大傢記住了,這是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的神話,將來肯定是笑話。
  傳統是什麽?不就是過去,好的壞的,一鍋亂燉,跟現在沒什麽兩樣,用不着拔高,用不着 貶低。《蘭亭序》說,"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我兒子看我,和我看我爸爸,道理差 不多。祖宗留下的東西,什麽沒有?你別以為,大浪淘沙,剩下的全是金子。
  孔子說,"三年無改於父之道"纔叫"孝"。楊伯峻說,"道"是正面的東西,爸爸的合理 部分。但父母留下來的東西,合理的,三年不許改,三年以後就可以改了嗎?難道我們要改 的,不是爸爸不合理的部分,反而是他的合理部分嗎?
  我的看法,祖宗留下的寶貝,最大一件寶貝,是中國人。古今中外,一切遺産,都是為我所 用。人吃飯,人是主體。不管什麽飯,總是被人吃。飯不能分體用。"中餐為體,西餐為用 ",那不是笑話?但我們自己,也有毛病,甚至是渾身的毛病。《孝經》,開宗明義第一章 ,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好壞都不能拒絶。比如我爸爸的禮物是震顫,我媽媽的禮物 是過敏。遺傳病,年輕沒事,年紀大了纔暴露。可見就是體,也是好壞參半。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新版序言(1)第2節:新版序言(2)第3節:放虎歸山(代序)(1)
第4節:放虎歸山(代序)(2)第5節:漢姦發生學(1)第6節:漢姦發生學(2)
第7節:漢姦發生學(3)第8節:漢姦發生學(4)第9節:漢姦發生學(5)
第10節:漢姦發生學(6)第11節:漢姦發生學(7)第12節:紙上談兵--裝孫子(1)
第13節:紙上談兵--裝孫子(2)第14節:紙上談兵--裝孫子(3)第15節:紙上談兵--裝孫子(4)
第16節:紙上談兵--裝孫子(5)第17節:紙上談兵--裝孫子(6)第18節:說名士,兼談人文幻想(1)
第19節:說名士,兼談人文幻想(2)第20節:說名士,兼談人文幻想(3)第21節:說名士,兼談人文幻想(4)
第22節:萬歲考(1)第23節:萬歲考(2)第24節:傳統為什麽這樣紅(1)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