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为岛国,地震和台风等自然灾害频繁。一旦遇到破坏性大的自然灾害,日本人通常会到市中心的避难所去避难。而避难所大多数时候就是该市小学学校的室内体育馆。可见,小学的建筑一般都是该市最牢固的建筑。
日本的企业也非常注重教育,将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写进了宪法。日本家庭就非常重视儿童的教育,为孩子们聘请各种各样的家教。在普通的日本家庭生活中,教育通常是最大的一笔开支。而且,父母宁可自己苦一些,也要争取让孩子们有自己的单独房间。在日本,尊师重教是一个不变的传统,教师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不仅受到社会的尊重,而且收入也算中上水平。即使在日本战后百废待兴的情况下,许多日本人每天排长队购买粮食和领取救济品,他们也同时在排队买书。当时的日本首相见此情景,便由衷感叹日本复兴指日可待了:"虽然,日本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损失,但是最重要的财产--人的能力和好学精神并没有受到损失。"
在日本整个社会和企业中,继续教育可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有的人甚至提出"人生教育80年"的口号。一般来说,无论进公司之前曾经受过多长时间的教育,新员工都还要接受各种不同类型的岗位培训。稍微大一点的公司都有专门的人员和场所,用于员工的培训。而且,从普通员工到公司最高领导都要接受培训。我所在的法务部门的同事,尽管都毕业于日本名牌法律院校,有的人还拥有美国大学的文凭,但还是要经常参加培训。培训的结果甚至可以影响到收入和晋升,可谓事关重大。为此,公司每年都给每个经理提供了数目不菲的经费,用来参加各种讲座。培训不仅是到外面培训,还包括公司内部,甚至是部门内部同事之间互相培训。最令我感叹的是,我所在的部门每年都会选送一名年轻人,到美国的大学去攻读硕士学位,工资照发。但有的日本管理专家却认为,正是因为日本企业大多数采用"终生雇佣制度",因而企业才肯花大本钱,用于员工的在职培训。而许多员工也习惯终生为同一家企业工作、服从企业的工作分配,他们愿意"牺牲"自己的个性和需求,从事不同的工作。我的很多日本同事都经历过很多不同的部门,比如从人事部调到市场部、从负责日本市场到负责中国市场。不像欧美国家的员工,尤其是管理层,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和通道有着强烈的个人主张。
松下电器的创始人和前任总经理松下幸之助,被誉为"经营之神",他的成功经验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他晚年曾经对公司的中层干部说过一句名言:"松下电器公司是培养人才的公司,兼做电器产品。"的确,与世界上许多大公司相比,日本的企业起家比较晚,本身又不具备核心技术;而且,许多日本公司的生产设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严重毁坏。但目前在世界500家最大企业中,日本企业竟然占了将近100家!有位中国企业的领导者曾对我说,他们厂里的设备和技术都是从日本引进的,某些硬件甚至比日本的还要先进,可为什么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是不如日本企业的呢?
看来,问题可能还是出在人和执行力上面。
第四章
日语和日本人的暧昧
汉字的"困惑"
日本皇室从公元3世纪开始引入中国文字,日本最初的文学作品全部都用汉字写成,直到公元10世纪完全消化汉字,创造出用来表示汉字发音的假名和日语自己的汉字。从此,日语中汉字和假名混合使用。到了11世纪,日本人用这种复合文字创造出完全独立于以前汉文学的纯粹日本文学--物语文学。到了近现代,日本又大量引进西方语言的词汇,并用外来语发明创造出了许多日语特有的词汇。
与此相反,目前世界上正在使用的语言大多是通过单一的载体组成和表达的,比如汉语就可以完全用汉字来表示,英语可以完全用英文字母来表示,等等。而日语词汇和句子则是由汉字(中国的汉字和日本人自己发明的汉字)、假名和外来语共同组成,这在世界语言史上可能也是独一无二的。一位美国学者指出,日语与其他任何语言都没有亲缘关系:今天的日语实际上是古代日本口语与古代汉语"极不和谐"的结合物!因为,日语和汉语在语法等重要方面都完全不同,将这两种语言混合的效果简直就像用阿拉伯文字书写英语。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