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也美丽
2005年新春,徐州第四人民医院一间普通的病房里。妻子像往常一样坐在患重病的丈夫床旁,和他拉着家常。这时,一位双鬓花白的老人出现在了门口,两个年轻人背后被人拍了一下,回头看到老人竟都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他们不约而同地喊了声"爸爸",然后三人相拥而泣。在他们身后,是架起的摄像机。
看到这样的场面,你可能以为是在拍电影,可它是发生在现实中的一个感人故事。
他愿一生做那颗痴情的星星
1980年12月8日,朱理想出生在安徽萧县杨楼镇一个贫寒家庭。1997年10月,被喻为"小诗人"的他初中毕业后,就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机会,来到西安学起了装潢。1998年9月,业有所成的他在西安长乐坡开了一家装潢公司。
1998年12月的一天,朱理想正在公司上班,一阵劈里啪啦的鞭炮声将他的目光引向楼下。原来,楼下的一家服装加工店开业了。一周后,朱理想打算给公司员工加工一批工作服,他来到了楼下这家服装加工店。一进门,一个漂亮的女孩走了过来,问他要加工什么衣服。这个女孩子有双明亮的似乎会说话的眼睛,一头直直的长发,脸上总是露出恬静的笑容。
晚上,朱理想始终无法将那个嘴角含笑的倩影从他心中"赶开"。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梦见那姑娘轻轻地向他走来……
第二天,朱理想找人打听到,这位漂亮女孩名叫杨海燕,和他同岁,是湖北红安县城关镇人,来西安工作已经有三年多了。
从此,朱理想经常有意地拿件做活时弄破了的衣服让杨海燕给他缝补。一来二往,两人就熟悉起来。杨海燕告诉他,自己是个苦命的孩子,在12岁时母亲就因病去世了,是父亲靠着山间的田地将她和弟弟拉扯成人。为了替父亲减轻生活压力,杨海燕忍痛辍学,来到西安打工。杨海燕说话时那双清亮的大眼睛透露着一种深不可测的幽怨,令朱理想又怜又爱。
大概有着相同的人生经历,朱理想不知不觉爱上了她。每次去,朱理想总是用炽热的目光瞅着她,杨海燕红着脸,内心像有一只小鹿在撞……其实交往以来,杨海燕了解到朱理想人不仅善良、勤快,富有事业心,而且业有所成,她对他的亲近并不反感。
12月29日,杨海燕突然收到一封信,竟是朱理想写给她的。朱理想在信的末尾写道:"原谅我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了一个陌生人,他叫丘比特,他要帮我告诉你--我真心喜欢你!"读着火热的字眼,杨海燕陶醉了,她不想拒绝朱理想,于是两人开始深入地接触起来。
一天,朱理想试探杨海燕:"你要嫁给有多少钱的丈夫才满意啊?"
杨海燕调皮地说:"我要看不上眼,千万富翁也不嫁;我要看得中意,是亿万富翁也要嫁!"
"说来说去,你总想嫁有钱的啊!" 朱理想显得失落。见此,杨海燕转而安慰他说:"不过,也有例外的时候啊。"
朱理想问:"那你要嫁给我呢?"杨海燕半天无语,最后红着脸说:"那只要有能浪漫的钱就够了。"
朱理想思索了一下问:"浪漫需要多少钱?"
杨海燕认真地说:"没有钱的浪漫,我们可以牵着手漫步在树林里;一元的浪漫,我们可以在冷清的公共电话亭里相互问候一声;10元的浪漫,我们可以在炎热的夏日买支棒冰消暑解热;100元的浪漫,我们可以在寒冷的夜晚吃顿火锅,让幸福的温度包围着你和我……"
两颗年轻的心就这样擦出了爱的火花。在朱理想的眼里,杨海燕漂亮而有灵性,善良而朴实。在杨海燕的眼里,朱理想虽然没有太多的钱,但他有一颗富有追求和给人带去欢乐的心。
朱理想是个很有志向的男孩子,他曾经有过大学梦,可是因家庭贫困才被迫来到西安。一有空闲时间,他就坚持自学。同样,他也希望杨海燕提高自己。在朱理想的影响下,杨海燕也喜欢上了诗。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