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 人生不過如此 》
第24節:第二篇 人生若衹如初見(7)
林語堂 Lin Yutang
這種煩惱的感覺,其對象是很模糊的,真不知所煩惱的是什麽;或許所煩惱的是在於春,或在於花,這種突然的重壓的身世孤寂之感,是一個小姑娘的愛苗成熟的天然信號。由於社會與社會習俗的壓迫,小姑娘們不得不竭力掩蓋住她們的這種模糊而有力的願望,而她們的潛意識的年輕的幻夢總是永續的行進着。可是婚前的戀愛在古時中國是一個禁果,公開求愛真是事無前例,而姑娘們又知道戀愛便是痛苦。因此她們不敢讓自己的思索太放縱於“春” “花” “碟”這一類詩中的愛的象徵,而假如她受了教育,也不能讓她多費工夫於詩,否則她的情愫恐怕會太受震動。她常忙碌於傢常瑣碎以衛護她的感情之聖潔,譬如稚嫩的花朵之保護自身,避免狂蜂浪蝶之在未成熟時候的侵襲。她願意靜靜地守候以待時機之來臨,那時戀愛變成合法,而用結婚的儀式來完成正當的手續。誰能逃避糾結的情欲的便是幸福的人。但是不管一切人類的約束,天性有時還是占了優勢。因為象世上的一切禁果,兩性吸引力的銳敏性,機會以尤少而尤高。這是造物的調劑妙用。照中國人的學理,閨女一旦分了心,什麽事情都將不復關心。這差不多是中國人把婦女遮掩起來的普遍心理背景。
小姑娘雖則深深遮隱於閨房之內,她通常對於本地景況相差不遠的可婚青年,所知也頗為熟悉,因而私心常能竊下主意,孰為可許,孰不愜意。倘因偶然的機會她遇到了私心默許的少年,縱然僅僅是一度眉來眼去,她已大半陷於迷惑,而她的那一顆素來引以為自傲的心兒,從此不復安寧。於是一個秘密求愛的時期開始了。不管這種求愛一旦泄露即為羞辱,且常因而自殺;不管她明知這樣的行為會侮衊道德規律,並將受到社會上猛烈的非難,她還是大膽的去私會她的愛人。而且戀愛總能找出進行的路徑的。
在這兩性的瘋狂樣的互相吸引過程中,那真很難說究屬男的挑動女的,抑是女的挑動男的。小姑娘有許多機敏而巧妙的方法可以使人知道她的臨場。其中最無罪的方法為在屏風下面露出她的紅綾鞋兒。另一方法為夕陽斜照時站立遊廊之下。另一方法為偶爾露其粉頰於桃花叢中。另一方法為燈節晚上觀燈。另一方法為彈琴(古時的七弦琴),讓隔壁少年聽她的琴聲。另一方法為請求她的弟弟的教師潤改詩句,而利用天真的弟弟權充青鳥使者,暗通消息;這位教師倘屬多情少年,便欣然和復一首小詩。另有多種交通方法為利用紅娘(狡黠使女);利用同情之姑嫂;利用廚子的妻子;也可以利用尼姑。倘兩方面都動了情,總可以想法來一次幽會。這樣的秘密聚會是極端不健全的;年輕的姑娘絶不知道怎樣保護自身於一剎那;而愛神,本來懷恨放浪的賣弄風情的行為,乃挾其仇讎之心以俱來。愛河多濤,恨海難填,此固為多數中國愛情小說所欲描寫者。她或許竟懷了孕!其後隨之以一,熱情的求愛與私通時期,軟綿綿的,辣潑潑的,情不自禁,卻就因為那是偷偷摸摸的勾當,尤其覺得可愛可貴,惜乎,通常此等幸福,終屬不耐久啊!
在這種場合,甚麽事情都可以發生。少年或小姑娘或許會拂乎本人的意志而與第三者締婚,這個姑娘既已喪失了貞操,那該是何等悔恨。或則那少年應試及第,被顯宦大族看中了,強製的把女兒配給他,於是他娶了另一位夫人。或則少年的傢族或女子的傢族闔第遷徙到遙遠的地方,彼此終身不得復謀一面。或則那少年一時寓居海外,並無意背約,可是中間發生了戰事,因而形成無期的延宕。至於小姑娘睏守深閨,則衹有煩悶與孤零的悲鬱。倘若這個姑娘真是多情種子,她是患一場重重的想思病(想思病在中國愛情小說中真是異樣的普遍),她的眼神與光彩的消失,真是急壞了爹娘,爹娘鑒於眼前的危急情形,少不得追根究底問個清楚,終至依了她的願望而成全了這樁婚事,俾輓救女兒的生命,以後兩口兒過着幸福的一生。
“愛”在中國人的思想中因而與涕淚、慘愁,與孤寂相揉和,而女性遮掩的結果,在中國一切詩中,摻進了凄惋悲憂的調子。唐以後,許許多多情歌都是含着孤零消極無限的悲傷,詩的題旨常為閨怨,為棄婦,這兩個題目好象是詩人們特別愛寫的題目。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1) | 第2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2) | 第3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3) | 第4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4) | 第5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5) | 第6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6) | 第7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7) | 第8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8) | 第9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9) | 第10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10) | 第11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11) | 第12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12) | 第13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13) | 第14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14) | 第15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15) | 第16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16) | 第17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17) | 第18節:第二篇 人生若衹如初見(1) | 第19節:第二篇 人生若衹如初見(2) | 第20節:第二篇 人生若衹如初見(3) | 第21節:第二篇 人生若衹如初見(4) | 第22節:第二篇 人生若衹如初見(5) | 第23節:第二篇 人生若衹如初見(6) | 第24節:第二篇 人生若衹如初見(7)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