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小说 藍公案   》 第二十四則 蜃樓可畏      藍鼎元 Lan Dingyuan

  九月望日,餘行香禮畢,有諸生陳詢益者,不冠不袍,上衣不能蔽其肩,下衣不能掩其臀,踉蹌跣足,偕其叔孝廉陳君攔輿呼救。頭上血猶涔涔滴也。
  詢其故,則稱七間同學使臨潮,武童蕭振綱以較射未蒙錄取,復頂名重射。詢益以廩生保結,恐纍及己,當場稟明學使顧公,將蕭振綱鎖羈。振綱懷恨在心,於此月望日,偵知詢益往西門祀祖,遂率族人蕭阿位、蕭咱畝,於途而撻之,衣冠祭器俱被剝奪。復追至城門,足踢僕地,褻衣毀碎,奇厚不堪。
  余曰:“噫!其可惡也!”命執而訊之。
  乃振綱之父、生員蕭嘉福者,亦極口呼冤。稱係詢益之叔、舉人陳能夏,去歲人京,包攬捐納,曾收伊子蕭元介捐監銀一百二十兩。今春歸來,取無監札,並原銀亦吞弗償。嚮索再三,不覺過於迫切,被率子弟陳逢、陳端等多人行兇。父子俱為毆厚,兒輩不能堪,與之角鬥則有之,實無剝奪衣冠、祭器之事。
  問包捐索銀之說,有何所據?則稱伊弟陳端捨立有文約現在。並陳舉人僉名花押為憑,議定價銀一百四十兩,先交銀一百二十。俟部札到日,找足二十兩。居間鄭桐可訊。當堂呈出文約,果有陳端捨、陳舉人及鄭桐各花押在焉。
  陳舉人指天誓日,稱包捐索銀俱屬子虛,重射恨稟行兇是實。
  蕭振綱、蕭嘉福更呼天搶地,言童生重射乃事之常。既經角逐,事過心灰。包捐文約,當堂可驗,中見鄭桐,活口可質。恃宦凌吞寒儒,欲以鬥毆抵銷,古今冤情莫此為甚。
  餘幾不能辨其麯直也。命兩造齊下,呼鄭桐訊之。鄭桐言:“蕭、陳兩姓捐納交關是實。先給銀一百二十兩,文約花押,鑿鑿確據。至其所以鬥毆之故,則生員不能知也。”
  余曰:“噫!汝亦生員乎?”曰:“然。”余曰:“文耶?武耶?”曰:“武。”余曰:“汝武生之名即鄭桐乎?”曰:“學名鄭綿弦。”“然則汝小名鄭阿桐乎?”曰:“鄭阿福。”餘笑曰:“然則鄭桐何謂也?”曰:“字名耳。”余曰:“今人命字皆以兩,惟古人乃有一字之字,然則汝其古人乎?”曰:“實字鄭奕桐。”余曰:“噫!汝訟棍也!既僉名花押,豈有吝惜名字,止書一半之理?鬼蜮伎倆,敢欺餘哉?”再呼陳舉人質之,曰:“此何人也?”陳曰:“此梅花鄉訟棍,無所不為者。曾充????埠,販私????起傢。復充約長,充保正,皆遭斥革。今為武生鄭綿弦,蕭振綱雇來做襢證耳。捐納,重奉也。百金,重托也。
  果有捐監交關,則邑中正人君子,不可勝數。豈無彼此友朋,一言要約?而必離縣二十裏之鄉村有名訟棍,乃可藉以為重耶?”鄭桐恃其武生,未得加刑,堅狡辯,不以實告。餘叱命下。思後生少年,詭譎不可問,惟蕭嘉福年已老成,猶有樸直之氣,特呼上堂,語之曰:“汝情事,吾已盡知。此幹證鄭桐不好,被我駁破名字,不能隱諱,機盡泄矣。汝子少年狂暴,不諳律法。汝老誠君子,乃如此行為,非所望也。吾知汝舐犢之愛,不忍見汝子罹刑。權宜謬說,非汝本心。但言出諸口,必期其可收拾。人被汝子毆辱至此,汝尚欲詐其一百二十金,天地間有此道理乎?汝即以捐監負約為詞,則此一百二十金不為汝追償不可。汝思陳舉人之金,是可以行詐而得者。雖族姓大小、強弱與汝不敵,而平白受人勒詐百餘金,即兒童能甘心乎?詐者不已,辨者亦不已。至於其說得伸,則汝父子與鄭綿弦,皆為極惡光棍。按律定罪,尚可活耶?吾憐汝老成樸直,故以實言告汝,汝今不可欺予。鬥毆細故,罪在可寬。光棍大惡,法所不赦。何去何從,惟汝父子自擇焉。”
  蕭嘉福乃稍變其說,曰:“一百二十兩之銀,五月間實已還矣。”余曰:“不然,銀既還清,豈有仍留文約不還之理?汝捐納是虛,文約為偽,兩言而决耳。汝子既為樂舞生,吾不加刑褫,存其顔面可也。”嘉福曰:“誠如明鏡。此事實非吾心,但愛子情切耳。乞憐兒子無知,稍寬其罪。”余曰:“諾。”
  呼蕭振綱訊之,振綱復詭言已還百金,尚少二十金未償,是以角較。餘叱之曰:“汝行兇毆剝,乃盜賊無賴之所為。證人包捐,假人文約,欺官罔法,乃訟師惡棍之所為,論罪應死。吾念汝老父篤實,故為汝開一生路。汝尚敢予欺乎?再不實言,則刑汝、夾汝,褫革汝樂舞生,杖汝四十,荷校於市矣。”振綱叩首服辜,乞免深究。而蕭阿位、蕭咱畝亦遂將附和振綱叢毆陳詢益,遺落袍冠,毀碎衣服諸事,直認不諱。
  復吊問鄭桐。鄭桐知蕭氏父子已自招承,前功盡廢,低頭無所語。再三問納捐交關,是有是無?鄭桐曰:“某知罪矣,實無有也。”曰:“然則文約偽為乎?”曰:“偽也。”余曰:“振綱狂暴少年,嘉福樸直老生,皆不能為此深謀。係汝一人教之耳?捐監文約,亦汝代為捏造乎?”鄭桐曰:“不敢也!
  蕭嘉福乃我受業之師,彼懼罪,為此抵塞,命我作證!我不敢違其實,非有他也。”余曰:“噫!汝心太好險!法應詳褫治罪;但吾念嘉福年老,已許從寬,故薄罰汝,示懲可乎!”鄭桐叩首曰:“惟命。”
  乃將兇徒蕭阿位、蕭咱畝各責三十板,枷號兩月示衆。蕭嘉福以老免議,振綱罰銀十兩充修義學。鄭綿弦罰米十石,用給囚糧。其遺失毀裂冠服,斷令蕭振綱賠償,免其治罪。邑人皆曰:“可。”
  先是,陳詢益懼蕭姓強橫,非縣令之法所能屈服,陰遣人星夜赴省,於學使轅門控告。至是行查,餘即以審案敘詳。顧公曰:“蕭、鄭二生,目無三尺。蜃樓蜮弩,可惡可畏,不為加之重懲,將試場之弊端百出,而廩生莫敢言。訟棍之伎倆橫生,而善良受其害。此豈可哉?蕭嘉福、鄭綿弦,各行學被革,蕭振綱即蕭道,革去樂舞生,餘如詳發落可也。”
  校庠中有憐蕭嘉福樸實,為兒所陷,素行實無過惡者,呈請代詳開復。而餘已謝事,署令陳公許之。再請鄭綿弦,陳公曰:“此有名訟棍,即使無預此事,猶當以劣行詳褫,況自投法網!如之何其可?”
  譯文九月十五日,我拈香禮拜剛剛完畢,生員陳詢益和他的叔叔舉人陳君踉踉蹌蹌地跑來,攔轎呼救。叔侄二人衣冠不整,陳詢益頭上沒戴巾帽,身上沒穿袍子,上衣蓋不住肩膀,下衣遮不住臀部,光着腳,頭上還滴滴答答地淌着鮮皿。
  我詢問是怎麽回事?他們說,七月間學使來到潮陽,武童蕭振綱因考試射箭未被錄取,又由別人頂替重新射。陳詢益以廩生身份為他擔保,恐怕連累到自己,當場嚮顧學使稟明此事,顧學使將蕭振綱捆綁起來。蕭振綱懷恨在心,在本月十五,打聽到詢益到西門祭祖,便率領本傢族人蕭阿位、蕭咱畝,在途中截住陳詢益痛打,衣冠、祭器俱被搶奪,又追到城門,拳打腳踢,倒在地上,連貼身內衣都撕得粉碎,奇恥大厚,不堪忍受。我聽罷說道:“唉!太可惡了!”命人將蕭傢諸人抓來審訊。
  但蕭振綱的父親、秀纔蕭嘉福也極力喊冤。據他說,陳詢益的叔父、舉人陳能夏去年進京,包攬捐資納糧以得監生之事,曾收下他兒子蕭元介所捐銀一百二十兩。今年春天,陳能夏由京歸來,既沒有取到監生文憑,連原來的捐銀也據為已有,不再償還。再三嚮他索要,可能過於急切了,惹得他率領子弟陳逢、陳端等多人前來行兇。他們父子俱遭毆打侮辱。年輕人不能忍受,免不了和他們打了一架,但其實並沒有搶奪衣冠、祭器等事。
  問所謂陳能夏包攬私吞捐銀及他們索要捐銀之事有何證據?
  回答說陳能夏的弟弟陳端捨曾和他們立下文約,現在仍在,上面還有陳舉人的簽名畫押可作憑證。雙方議定價銀一百四十兩,先交一百二十兩,待部裏文書下達之日,找足二十兩。有中間人鄭桐為證。蕭嘉福當堂呈上文約,上面果然有陳端捨、陳舉人及鄭桐的畫押。
  陳舉人指天發誓,說所謂包攬、私吞及蕭傢索要監銀等事,全都是無中生有。蕭振綱冒名頂替重新射箭,痛恨陳詢益據實嚮顧學使稟告,因而行兇纔是實有其事。
  蕭振綱、蕭嘉福聽罷,更是呼天搶地,說童生比武時重射是尋常的事情。既然已經被發現,並被驅除,事過之後早心灰意懶。而包攬捐銀,雙方立下的文書,當場可驗,還有中人鄭桐可以對質。像陳傢這樣依仗官勢,欺凌鯨吞貧寒的讀書人,並想藉鬥毆來掩蓋事實真相,古往今來的冤枉,再沒有比這更厲害的了。
  我幾乎不能分辨其中的是非麯直了。便命令雙方一齊下堂,傳鄭桐審問。鄭桐說:“蕭、陳兩姓捐銀交往之事是實,蕭傢先交銀一百二十兩,文約上有畫押,確鑿無疑。至於他們為什麽打架鬥毆,生員我就不知道了。”
  我問道:“噫!你也是秀纔嗎?”他回答說:“是的。”我接着問:“是文秀纔?還是武秀纔?”他回答說:“是武秀纔。”我又問:“你作為武秀纔的名字就是鄭桐嗎?”他回答說:“學名鄭綿弦。”我再問:“那麽你的小名叫鄭桐嗎?”他說:“叫鄭阿福。”我笑道:“那麽鄭桐是什麽意思呢?”回答說:“不過是字而已。”我說:“當今,人們的字都是兩個字,衹有古人才有一個字作字的。這麽說你是古人了?”回答說:“我的字其實是鄭奕桐。”我說:“啊!你原來是個專門挑唆人打官司從中謀利的傢夥!既然簽名畫押,豈有捨不得一個全名,衹寫一半的道理?你竟敢施展鬼蜮伎倆欺騙我嗎?”我再傳陳舉人對質,問他道:“你認識這是什麽人嗎?”陳說:“這人是梅花鄉的訟棍,專門挑唆人打官司,無所不為。他曾擔任????埠的頭子販私????起傢。後來又充任約長、保長,都遭斥責革除。現在是武生鄭綿弦,被蕭振綱雇來當襢護他的假證人的。
  捐銀納票以求官,不是小事情。百兩銀子,很重的囑托呀。如果真有捐納監銀互相來往的事情,城內的正人君子,不可勝數,難道就沒有彼此的朋友可以邀約作證?而必須把這個離縣城二十多裏的梅花鄉有名的訟棍作為證人,以顯示此事重要嗎?”鄭桐依仗着他是武秀纔,不能上刑,硬是狡辯不說實話。
  我喝斥他退下。心想:年輕人狡猾多變,不好審問,衹有蕭嘉福年紀已大,性格老成,還有樸實直率之氣。特傳他上堂,對他說:“你們的事情,我已全部知曉。這個證人鄭桐不是好人,已被我揭穿了老底,名字不能隱瞞,他的機關全泄露了。你兒子年少,性情狂暴,不懂法律。你是個老成君子,竟辦出這種事情,不是我所希望看到的。我知道你有愛子之心,不忍心看到兒子受刑。說謊話乃是權宜之計,不是你的本心。但是話既說出口,就要想到後果。人傢被你的兒子毆打侮辱到這種地步,你還想詐騙人傢一百二十兩銀子,天地之間有這種荒謬的道理嗎?你既然已經把捐銀負約作為口實告狀,那麽,這一百二十兩銀子就非為你追補賠償不可。你認為陳舉人的銀子就可以通過詐騙的辦法得到嗎?你也不想一想,陳傢雖然傢族大小、力量強弱不能與你們蕭傢相比,可平白無故地讓人勒詐百多兩銀子,就是孩子也不能甘心!詐騙的人不肯了結,被詐的人也不肯了結。如果陳傢得到申述,把事情真相弄明,那麽你們父子和鄭綿弦,就都是極壞的地痞流氓。如按律定罪,還能活命嗎?我可憐你老成樸實,所以實話相告,你今天可不要欺騙我啊!打架鬥毆,尋常小事,雖是犯罪,還可寬恕。地痞流氓之類惡人,法律是不能赦免的。何去何從,衹有靠你們父子自己抉擇了。”
  蕭嘉福於是漸漸改變他原來的口供,說:“那一百二十兩捐銀,五月間陳傢就已交還了。”我說:“不對!銀兩既然已經還清,豈有仍保留文約不交還對方的道理?你捐納銀兩是沒有的事情,文書是假造的,兩句話就說清了。你兒子既然是樂舞武生,我不給他上刑,也不呈文革除他功名,保全他的面子好了。”蕭嘉福說道:“大人真是見識高明。這事實在不是我的本心,衹是愛子心切罷了。請求大人憐惜我兒子無知,寬大他的罪行。”我說:“可以。”
  我傳上蕭振綱審問,他仍說假話,說陳傢已退還百兩銀子,尚少二十兩銀子沒有償還,所以打架。我喝斥說:“你行兇毆打,剝奪人傢的衣物、祭品,是盜賊無賴的行為。誣陷人傢包攬捐銀,假造文書契約,欺騙官府,目無法紀,乃是訟師惡棍的行徑,論罪應處死刑。我念你的老父篤誠老實,所以纔給你留下一條生路。你還敢欺騙我嗎?再不說實話,我就給你上刑、上夾,革除你的樂舞生,打你四十大板,再給你帶上大枷,遊街示衆。”振綱連忙叩頭服罪,請求兔於深究。而蕭阿位、蕭咱畝也把跟着振綱結夥成群毆打陳詢益,打掉陳的袍子帽子,撕碎衣衫等事,供認不諱。
  重又審問鄭桐。鄭桐知道蕭氏父子已經招認,前功盡弃,低着頭不說話。再三追問兩傢捐納交往之事是有是無?鄭桐說:“我知罪了,其實沒有此事。”我追問:“那麽文約是假造的嗎?”他回答說:“是偽造的。”我說:“蕭振綱是個性情狂暴的少年,他父親蕭嘉福是個樸實憨直的老秀纔,都想不出這樣的高招。是你一個人教唆的吧?那所謂捐納的假文書,也是你代為捏造的吧?”鄭桐說:“不敢!蕭嘉福是我受業之師,他畏罪,用這來搪塞,讓我作證。我不敢違抗,這是實情,並沒有別的。”我說:“好啊!你的心腸也太姦險狠毒了!按照法律,本來應該嚮上呈文報告,革除你的武秀纔身份,嚴加懲治;但我念蕭嘉福年老,已答應他免於追究,所以纔從輕處罰你,以示懲戒。這樣可以嗎?”鄭桐叩頭說:“遵命。”
  於是把兇徒蕭阿位、蕭咱畝各重打三十大板,枷號兩月示衆。蕭嘉福因年老免於處分。蕭振綱罰銀四十兩,供修義學。
  鄭綿弦罰米十石,用作囚糧。陳傢被毀壞的衣帽,判令蕭振綱賠償,免於治罪。城中人都說:“這樣判决合理。”
  在此之前,陳詢益害怕蕭傢強橫,不是縣令依法所能治服的,暗中派人連夜趕到省裏,到顧學使衙門控告。這時學使派人來查,我便將審案過程寫成文書上報。顧學使說:“蕭振綱、鄭桐兩個秀纔目無法紀,捕風捉影,含沙射人,他們的這些鬼蜮伎倆實屬可惡可怕,如不加以嚴懲,考場上將弊端百出。生員們不敢說話,訟棍們伎倆橫生,善良之人將身受其害。這種狀況難道能允許嗎?蕭嘉福、鄭綿弦,各行文學校革除秀纔身份;蕭振綱即蕭道,革去樂舞生身份。其餘照上報文書發落就可以了。”
  學校中有人同情蕭嘉福,認為他為人樸實,受兒子連累,平素行為並無過錯和罪惡,請求縣令代為呈文上報恢復秀纔身份。這時我已卸職,代理縣令陳公答應了這件事。又有人替鄭綿弦求情,陳縣令說:“這人是有名的訟棍,專門挑唆別人打官司以從中謀利。即使他沒有參預此事,也因為劣跡太多,應當呈文上報革除秀纔身份,更何況他自投法網,怎麽可以替他呈請恢復功名呢?算了吧!」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第一則 五營兵食第二則 三宄盜屍第三則 邪教惑民第四則 幽魂對質
第五則 葫盧地第六則 沒字詞第七則 竜湫埔奇貨第八則 死丐得妻子
第九則 賊輕再醮人第十則 閩廣洋盜第十一則 兄弟訟田第十二則 卓洲溪
第十三則 改甲册第十四則 雲落店私刑第十五則 三山王多口第十六則 西𠔌船戶
第十七則 忍心長舌第十八則 仙村樓第十九則 尺五棍第二十則 林軍師
第二十一則 山門城第二十二則 豬血有靈第二十三則 古柩作孽第二十四則 蜃樓可畏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