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风情 大小眼看美國   》 第24節:為什麽要由陪審團來審案(3)      陳強 Chen Jiang

  最後入圍的12名陪審團成員(其中5男7女)再次進入法庭,照例還是先舉手宣誓,然後坐下。這時,我看了看法庭上的壁鐘,已接近11點半。也就是說,選陪審團成員就花了將近兩個半小時。
  正式審案開始。傳證人到庭。一位中年白人女子坐在證人席上斜對着陪審團成員,她的身份是某商場的經理。辯護律師和公訴人先後走到她的跟前,就案件發生當天的情況進行問話。陪審團成員衹是註意看和聽,不能做記錄,也不能交頭接耳。
  中午12點,法官宣佈休庭。他說,陪審團成員可以回傢吃飯,下午13點15分來繼續開庭。這期間陪審團成員不允許相互討論,也不能和辯護律師接觸。
  等法警走出法庭,我迎上前和他們交談。以下是我和法警的對話:
  "這40個陪審團候選人是如何産生的?"
  "從本地選民名單中隨機選擇。"
  "被選中的候選人是否可以拒絶前來參加?"
  "擔任陪審團是公民的義務,而且被選中者所在的單位必須無條件同意他請假。"
  "聽說許多美國人不願意當陪審員,是這樣嗎?"
  "是的,因為他們當天沒有去上班就沒有收入。法院給他們的補貼不高,最終被選中當陪審員的每天補貼21美元,來了之後沒有被選上的補貼8美元作為來回的交通汽油費。"
  "在法庭提問中,有的人是否可能故意找藉口以免被選中?"
  "我們傾嚮於相信個人的說法,但是事後如果被發現說謊,此人將觸犯法律。"
  "這12個人現在回傢吃飯,你們如何保證他們不相互討論?是否可能發生被告人傢屬找他們說情的情況?"
  "我們相信他們不會相互討論,也不希望他們這麽做。如果被告人傢屬或律師和他們接觸,那是嚴重犯法的事,雙方都將被指控。"
  中午,我也回傢吃飯。不巧飯後有個朋友打電話找我幫忙應急。15點多,我完事後趕到法院,法庭已空無一人。
  我有些後悔,急忙到法院秘書處查問庭審結果。一位年輕人取出一個文件夾遞給我:"這是本案案捲,你自己看吧!"我驚訝於美國法院如此開放--竟然把剛剛審結的案捲對社會公衆開放,因為中國法院的案捲除了法官、公訴人、律師外,其他人通常是看不到的。
  面對一大堆法律文書,我看不太明白。"下午,庭審出現戲劇性變化--被告人當庭主動認罪,這樣就不用陪審團來定罪了。"在我的請求下,這位年輕人簡單介紹了庭審結果:"法官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6個月。"
  我試探地問能否復印本案的起訴書和判决書,沒想到年輕人居然答應了。他幫我復印了頭兩張,收了我1.10美元復印費,並開具了收據。這時我纔告訴他,我是中國的記者,我想把法律文書影印件在媒體上發表,他回答很幹脆:"既然對公衆公開了,當然可以發表。"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代序第2節:自序(1)
第3節:自序(2)第4節:自序(3)
第5節:為什麽說誠信是美國社會的通行證(1)第6節:為什麽說誠信是美國社會的通行證(2)
第7節:為什麽說誠信是美國社會的通行證(3)第8節:為什麽說誠信是美國社會的通行證(4)
第9節:美國社會生活中的"活雷鋒"(1)第10節:美國社會生活中的"活雷鋒"(2)
第11節:美國社會生活中的"活雷鋒"(3)第12節:免費公共資源從何而來(1)
第13節:免費公共資源從何而來(2)第14節:殘疾人在美國處處受優待(1)
第15節:殘疾人在美國處處受優待(2)第16節:美國窮人如何過日子(1)
第17節:美國窮人如何過日子(2)第18節:美國窮人如何過日子(3)
第19節:市長為啥不領一分錢工資(1)第20節:市長為啥不領一分錢工資(2)
第21節:市長為啥不領一分錢工資(3)第22節:為什麽要由陪審團來審案(1)
第23節:為什麽要由陪審團來審案(2)第24節:為什麽要由陪審團來審案(3)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