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 中国古都北京   》 北京城池(1)      阎崇年 Yan Chongnian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址上,吸收历代都城规划的优长,并参酌明中都城(今安徽凤阳)和南京城规制营建的。从永乐四年(1406年)诏建,至十八年(1420年)完工。十九年(1421年)正月,正式迁都北京,以北京为京师,南京为陪都。
  明北京城分为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
  宫城(今故宫)是皇帝理政和居住的地方,也是北京城的核心。北京宫殿规制较大都宫殿布局作了许多改动,形成六个突出的特征。
  第一,宫殿居于主位元大都宫殿布局是以太液池为中心,大内、隆福、兴圣三组宫殿夹湖而呈品字形,形成太液为主、宫殿为客的布局。明北京规划将宫城集中在太液池东岸,形成宫殿为主、太液为客的布局。从而改变元大都宫殿分散的格局,使帝后的正衙和寝宫、太后妃嫔和太子宫室都集中布置在宫城之内。
  第二,宫前气势雄伟元大都大内正门崇天门至丽正门距离较近,局面紧迫;而北宋汴京宫前天街漫长宽广,雄伟深邃。明北京城规划汲取汴京天街布局的优长,将皇城南墙向前拓展,形成从正阳门到午门的笔直轴线,增添了宫城宏伟深邃的气魄。
  第三,宫后堆山屏障元大都大内宫后御苑没有山。明初中都城后面和南京宫城后面皆有山做屏障。明北京城规划汲取金中都和辽南京均有后山的格局,并运用风水理论,将宫城护城河中挖出的黄土堆筑到宫后御苑,形成高49米的万岁山(又称煤山,清改称景山)。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在景山五峰上建五亭—中为万春,左为观妙、周赏,右为辑芳、富览。这给宫城后面山屏增添了秀丽的景色。
  第四,宫城位置居中辽南京的皇城在外城内的西南隅,金中都的宫城在外城中略偏西,元大都的大内虽东西居中但偏南,都不在全城的中心位置。明北京城规划既汲取元大都大内居中之长,又将外城北墙南移以弃其偏南之短,而使宫城略居全城之中。
  第五,子午线贯南北北京城由一条长达18里的子午线纵贯南北,作为全城布局的依据。这条子午线,南起永定门,中经内城、皇城和宫城,北至钟鼓楼。北京的奉天殿(后改名为皇极殿、清改名为太和殿)正中的金銮宝座,就在这条子午线上。
  第六,祖社紧连皇宫元大都祭祖的太庙在东城齐化门(今朝阳门)内,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的社稷坛在西城和义门(今西直门)内,都远离皇宫。明北京城规划在承天门(清改称天安门)内东西朝房两旁,布置了“左祖右社”的太庙(今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和社稷坛(今中山公园),使太庙和社稷坛紧连着皇宫。
  太庙就是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庙堂。明朝修建,清朝沿用。总面积139650平方米,分隔成三道围墙,每道墙都是红墙黄琉璃瓦。第一道围墙内,松柏参天,肃穆谧静。第二道围墙内,有神库、神厨等附属建筑。第三道围墙戟门内,主要有三座殿堂。前殿,是举行祭祀的场所。祭祀时,将神主请到前殿,举行祭祀大礼。中殿,也称“寝宫”,就是平日摆放神主的地方。后殿,是供奉远祖(清太祖努尔哈赤以前)牌位的地方。每年三大节(正旦、冬至、万寿)和四月、七月、十月的初一,以及皇帝忌辰等,都要进行祭祖。国有大事,告祭太庙。清入关后,将明朝皇帝的牌位从太庙请出,奉迁到历代帝王庙。所以,历代帝王庙是供奉和祭祀先朝帝王的庙宇。
  社稷坛明朝修建,清朝沿用。书载:“社为九土之尊,稷为五谷之长。”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田地生五谷,二者不可分,社与稷两坛,合建在一处。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对皇帝来说,重要的两件事:一件是祭祀祖先,另一件是祭祀社稷。社稷坛建筑在皇宫的右前方,同太庙遥相对应。社稷坛里最重要的建筑有两处:其一,社稷坛。礼制:“社稷之祀,坛而不屋。”所以社稷坛是露天的。社稷坛的正中叫“五色土”—中央是黄色土,东面为青色土,南面为红色土,西面为白色土,北面为黑色土。过去把这五色土解释为“五行”,实际上是中华全国各方土地颜色的表征。现在交通发达,人们见多识广,一见可知,一想即明。但是,为什么西方是白土呢?多年以来,让人困惑。1994年我到新疆伊犁河察布查尔考察,见到伊犁河畔土地的颜色确为白色。其二,拜殿。为什么建拜殿?社稷坛上没有屋子,祭祀时天下雨怎么办?明太祖朱元璋要翰林院“议创屋,备风雨”。但学士陶安不同意,他说:“天子、太社必受风雨霜露。亡国之社屋之,不受天阳也。建屋非宜。”但他提出一个折中办法,就是在社稷坛附近建一座斋宫,可以避风雨。陶安的意见被采纳。这就出现“拜殿”,也叫“祭典”,还叫“斋宫”。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序言(1)序言(2)引言(1)引言(2)金代中都(1)金代中都(2)
金代中都(3)金代中都(4)金代中都(5)金代中都(6)迁鼎大都元大都城(1)
元大都城(2)元大都城(3)百货汇聚科技文化(1)科技文化(2)科技文化(3)
科技文化(4)科技文化(5)中外交流(1)中外交流(2)明代北京北京城池(1)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