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类 易经新解:何新全新诠释古代经典   》 论阴阳(1)      何新 He Xin

  阴阳之概念,始本于日与夜之交替循环。阴者,隐也,暗也,晦也,夜也。阳者,明也,日也。日夜交运而浑然一体,是为人类最早可直观之时间观念也。进而推广及于寒(阴)暑(阳)阴雨晴旱之季节交替及历法推演。
  《后汉书·历法志》云:“昔者圣人之作历也,观璇玑之运,三光之行,道之发敛,景之长短,斗纲所建,青龙所躔,参伍以变,错综其数,而制术焉。
  “天之动也,一昼一夜而运周,星从天而西,日违天而东。日之所行与运周,在天成度,在历成日。居以列宿,终于四七,受以甲乙,终于六旬。日月相推,日舒月速,当其同所,谓之‘合朔’。舒先速后,近一远三,谓之‘弦’。相与为衡,分天之中,谓之‘望’。以速及舒,光尽体状,谓之‘晦’。晦朔合离,斗建移辰,谓之‘月’。
  “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冬夏之间,则有春有秋。是故日行北陆谓之冬,西陆谓之春,南陆谓之夏,东陆谓之秋。日道发南,去极弥远,其景弥长,远长乃极,冬乃至焉。日道敛北,去极弥近,其景弥短,近短乃极,夏乃至焉。二至之中,道齐景正,春秋分焉。
  “日周于天,一寒一暑,四时备成,万物毕改,摄提迁次,青龙移辰,谓之岁。岁首至也,月首朔也。至朔同日谓之章,同在日首谓之蔀,蔀终六旬谓之纪,岁朔又复谓之元。是故日以实之,月以闰之,时以分之,岁以周之,章以明之,蔀以部之,纪以记之,元以原之。然后虽有变化万殊,赢肭无方,莫不结系于此而庳正焉。
  “极建其中,道营于外,璇衡追日,以察以敛,光道生焉。日有光道,{1}月有九行,九行出入而交生焉。日、月、五纬各有终原,而七元生焉。故阴阳有分,寒暑有节,天地贞观,日月贞明。
  “论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之分尚矣,乃有皇牺。皇牺之有天下也,未有书计。历载弥久,暨于黄帝,班示文章,重黎记注,象应著名,始终相验,准度追元,乃立历数。”
  此段记述极其重要,实际已说明了关于阴阳及易学起源所根据的天文模型。
  键、建、乾,即建星(《山海经》中称为“建木”即建牡),乃是北斗星之古名。按北斗七星之图案,恰相似于一巨大之男性牡器,故古人名之为“大键”、“大极”(即“太极”)。古人认为,天体似车轮,以斗为轴运行不息。
  《周髀算经》:“度元之始,日月仅起于建星。”注:“建六星在斗上也,日月起建星,谓十一月星。冬至日也,为历者度前。牵牛前五度,则建星其近也。”《国语·周语》:“我姬氏出自天鼋,有建星及牵牛焉。”
  天鼋者,即天宇也。《文选·束皙崇丘诗》:“恢恢大圆,茫茫九壤。”吕向注:“大圆,天也。”天为大圆,即大元,又称泰元。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序一序二第四版序解读《易经》的方法(1)
解读《易经》的方法(2)解读《易经》的方法(3)解读《易经》的方法(4)“周易”释名(1)
“周易”释名(2)“周易”释名(3)“周易”释名(4)“周易”释名(5)
“周易”释名(6)《易经》及八卦爻辞的起源(1)《易经》及八卦爻辞的起源(2)《易经》及八卦爻辞的起源(3)
《易经》及八卦爻辞的起源(4)《易经》及八卦爻辞的起源(5)《易经》及八卦爻辞的起源(6)《易经》及八卦爻辞的起源(7)
《易经》及八卦爻辞的起源(8)《易经》及八卦爻辞的起源(9)《易经》及八卦爻辞的起源(10)论阴阳(1)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