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类 耶穌的真實王朝   》 第24節:第1章 必有童女懷孕生子(6)      詹姆斯·泰伯 詹姆斯泰伯

  天主教還有一條教義說,馬利亞是一生永久童貞(semper virgine)。18連路德(Martin Luther)、加爾文(John Calvin)、慈運理(Huldrych Zwingli)、韋斯利(John Wesley)諸位宗教改革領袖都曾贊同這種論點,但如今的新教徒已很少支持此一說了。19馬利亞漸漸被理想化成為神性般的"上帝之母"。她完全脫離了她自己的文化時空,她曾有性關係,後來又生了別的孩子,過着已婚猶太女子的正常生活,都成為過往千百年中人們無法接受的事。她的確可以說是"被捧上了天",她的人性反而被抹殺了,一如她的祖先的重要地位也被忽略了。
  註釋
  1.馬利亞父母親的名字並沒有在《新約》中出現。提及約雅敬和安娜的最古老的文獻是公元2世紀的福音《原始雅各福音》(Protoevangelium of James)。一部公元3世紀的抄本《包德瑪紙草紙捲》(Bodmer papyrus)不久前被發現。約雅敬和安娜是天主教中流傳極廣的人物,二人的故事也是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傢們鐘愛的題材。早在公元5世紀時就有以聖安娜為名的教堂,現今世界各地也都有聖安娜堂。最早記述馬利亞出生於西弗裏斯的說法的,是公元570年的"匹亞千紮朝聖者"(Piacenza Pilgrim)提出的,但可信度較低。據說他看到了馬利亞的傢宅。十字軍時代這裏建了一座教堂,地面上仍有一些拜占庭時期的遺跡,包括一片公元3世紀的馬賽剋圖。現在那兒有一所聖安娜修女會的修道院。
  2.見優西比烏著《教會史》,3.12,19。這些文本將於後幾章中詳論。
  3.有人認為希律死亡略晚,但公元前4年是多數人公認的年代。
  4.瓦魯斯統治敘利亞的作風是用殘酷高壓手段對待當地人民。這位瓦魯斯就是公元9年被日耳曼部落的阿米尼烏斯(Arminius)打得大敗的人。萊茵河東條頓堡森林(Teutoburger)這一役改變了歷史的軌跡,損失了3個羅馬軍團,史上稱為"瓦魯斯之禍"(Clades Variana)。瓦魯斯娶了奧古斯都的侄孫女為妻,在羅馬貴族圈子裏地位穩固。按羅馬歷史學家蘇托尼奧(Seutonius)的記載,奧古斯都得知瓦魯斯大敗的消息時,用頭撞着門柱大喊:"昆蒂留斯·瓦魯斯啊!還我的軍團來!"
  5.約西弗斯,《猶太古風》18-27。原文中使用的希臘字proschema,在此可以譯為"展示場"。
  6.耶路撒冷的客西馬尼園以外的汲淪𠔌之中,有一所童貞聖母墓教堂(Church of the Tomb of the Virgin),一座聖母升天教堂(Church of the Assumption)。這是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的母後海倫(Helena)於公元326年所建的。據說裏面有馬利亞、約瑟、約雅敬、安娜的墓。但約瑟與馬利亞的父母親是否在耶路撒冷亡故,並無確證可尋。

    薛绚 編譯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編者的話第2節:序言 發現耶穌王朝(1)
第3節:序言 發現耶穌王朝(2)第4節:序言 發現耶穌王朝(3)
第5節:導論 雙墓記(1)第6節:導論 雙墓記(2)
第7節:導論 雙墓記(3)第8節:導論 雙墓記(4)
第9節:導論 雙墓記(5)第10節:導論 雙墓記(6)
第11節:導論 雙墓記(7)第12節:導論 雙墓記(8)
第13節:導論 雙墓記(9)第14節:導論 雙墓記(10)
第15節:導論 雙墓記(11)第16節:導論 雙墓記(12)
第17節:導論 雙墓記(13)第18節:導論 雙墓記(14)
第19節:第1章 必有童女懷孕生子(1)第20節:第1章 必有童女懷孕生子(2)
第21節:第1章 必有童女懷孕生子(3)第22節:第1章 必有童女懷孕生子(4)
第23節:第1章 必有童女懷孕生子(5)第24節:第1章 必有童女懷孕生子(6)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