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蝴蝶 春明外史   》 第二十回 紙醉金迷華堂舞魅影 水流花謝情海詠歸槎      張恨水 Zhang Henshui

  原來這門口的電燈通亮,沿門的兩邊,排列了許多馬車汽車人力車。想了一想,既然來了,且照着洪俊生的話,當真一直便往裏走,也沒有誰去攔阻他。走到第三個院子裏,仿佛聽見許多人爭吵的嘈雜聲音,像是許多人相駡,又像是什麽會場上,有許多人在那裏辯論什麽似的,衹是聽不出來,是一種什麽聲浪。忽然一陣檐風,由墻的犄角邊吹了過來,衹覺得一種很濃厚的氣味,衝人的腦子。仔細聞一聞,卻是鴉片煙味。他想俱樂部裏有鴉片煙,這也是一種極普通的事情,但是像這種濃厚的氣味,好像在燒煙土一般,卻很奇怪。他正在這裏想,忽然洪俊生在身後邊叫道:“在這裏,在這裏。”楊杏園回轉頭來一看,洪俊生站在廂房門口招手。他走了進去,房子裏並無別人,小圓桌子上,卻擺了兩個菜碟子一碗湯,有半碗蛋炒飯放在一邊。洪俊生笑着問道:“你可吃飯?我請你。”楊杏園道:“我剛吃的稀飯,不能再吃。但是你怎樣一個人在這裏吃起飯來了?”洪俊生道:“我有個朋友,剛纔中了一寶,贏了三百多塊,我說着好玩,要吃紅,誰知他真順手給了我一張五元的鈔票。我正肚子裏餓了,就拿了這個錢,吩咐廚房開一客飯來吃,帶着在這裏等候你。”楊杏園聽了這話,一看桌上的菜,一碟花椒雞,一碟燒鼕筍,一大碗雪筍湯,並不像隨便的菜。便問這是怎麽算法?洪俊生道:“照規矩,是半塊錢一客。他菜弄得好些,大概總是給一塊錢。若要點菜吃,那就貴一點。”楊杏園道:“還能點菜吃,那不成了小館子嗎?”洪俊生笑道:“小館子的菜,未必還有這樣齊備。”楊杏園道:“這樣說,未央俱樂部裏的人,都成了老饕了。”洪俊生坐下去吃飯,笑着把飯吃完,放下筷子,抽出手絹,揩了一揩嘴。笑着對楊杏園道:“你以為這個俱樂部的人,也像九號俱樂部一樣嗎?這裏面的藝員,不一定是兩院的分子。所謂藝員,乃是手藝的藝,不是會議。上中下三級,每天來來去去,也不知有多少人。三個人裏頭,有一個人吃飯,這小廚房的生意就很好了。”說時一個穿了圍裙的廚子,拿着一隻托盤進來收碗。對洪俊生道:“四爺今天怎樣?”洪俊生道:“我沒有動手。”廚子道:“今天好熱鬧的場面!聽說有一萬多的輸贏。剛纔齊子雪撿了一個便宜,一句話,得了一千塊錢,這不是點得着火的運氣嗎?難怪人傢新升局長哩?”洪俊生道:“怎麽一句話撿一幹塊錢呢?”廚子道:“今天來了一位新冤桶,不知道是哪部一個僉事,帶來了三千塊錢,一定要作莊,不到幾寶就輸了兩千。他急了,說:‘還有一千塊錢,我要雙,作一寶賣了出去。’齊子雪正背着兩衹手,站在桌子橫頭看寶路,正在等機會啦。聽了他這句話,隨口答應一句,說:‘我買。’這位僉事不等人傢說第二句話,往上一跳,擡起手來,使力叫了一句雙,一下就把寶盒揭開,低頭一看,卻是一個單。他搖了兩搖頭,嘆了一口氣,把面前堆的十疊鈔票,雙手往齊子雪面前一推,說道:‘你拿去,你拿去。’一聲不響,紅着臉,就走。你想齊子雪的話,是隨嘴說的,本來成心討他的巧,揭開來是個雙,他掉轉身就走,你奈他怎樣?這位僉事當時就是不叫他拿出錢來比一比,至少也應該重問一句,問他算話不算話呀?等到自己一揭開,你輸了,你的錢擺在桌上,還收得轉去嗎?”廚子指手畫腳,正說得高,興,外面有人喊道:“老劉,你收碗怎樣收這半天?還不快來。”廚子聽見叫,便將碗收着走了。楊杏園問洪俊生道:“這樣說來,你們這裏,竟是一座很大的賭局了。”洪俊生道:“也不算大,不過有人保險,辦得很熱鬧。”楊杏園道:“不賭錢,也可以去觀場嗎?”洪俊生道:“可以,賭場上,是沒有階級的。”
  說着洪俊生就把他引進一重院子,上面正房裏面,電燈通亮,人聲吵得一塌糊塗。揭開簾子進去一看,衹看屋子中間,有兩張大餐桌子,並攏在一處,足有三丈來長,圍桌子四周,坐了一排人,座的後面又站了一層人。桌子正面,有一個人將寶盒搖了一搖,放了下來,袖着兩衹手,在那裏抽煙捲。這四圍的人,就都拿出銀元鈔票來,也有放在裏面的,也有放在外面的。楊杏園看見有些人,拿出鈔票來,搖了幾搖頭。有些人拿出錢來,使力的在桌上一丟,駡了一句之後,接上又說道:“我偏要押者寶。”有些人拿錢在手上數來數去,卻回過頭同旁邊的人說話。有些人把錢放在面前,卻抽着煙捲,在那裏想心事。一會兒,那人把寶盒子一揭開,就是人聲大嘩:也有亂駡的,也有嘆氣的,也有冷笑的,也有哈哈大笑的,也有笑着和旁觀人說話的,也有埋怨人的,鬧成一片。那開寶的對面,就有一個人,把一邊的銀元鈔票,留着不動,把一邊的銀元鈔票,攏在一處,就往懷裏一掃,再拿出錢來,照着那邊存留錢的數目,一份一份賠了出去。頓時滿桌子都是人手,許多長袍馬褂的闊老,也是一樣。裏面鬧的這個時候,衹見外面走進來一個人,歪戴着皮帽,穿着嗶嘰皮袍,外套青緞子坎肩,口袋上挂了一串金鏈子,左手胳膊上搭着一件大衣,右手拿着一根手杖,七溯八擲,口裏銜着半截雪茄,挺着胸脯於走了進來。那邊賭場上的人,看見這人進來,紛紛的對他打招呼,早有人過來,和他接了大衣和帽子,圍着看的人,也就閃開了一條路,讓出一張椅子來,請他坐下。他就將衫袖一捲,用衹手按着桌子,對桌面上的錢,望了一望,笑道:“今天的局面,也不算大,我歇一會兒再來。”楊杏園看這人架子這樣大,好像有點來頭,便輕輕問洪俊生道:“這是個什麽人?”洪俊生道:“是個木匠。”楊杏園道:“你瞎說,天下哪有這樣的木匠?”洪俊生道:“你不信嗎?我再指兩個人給你看看。”便私下問道:“這桌上有兩個議員,你認識不認識?”楊杏園道:“有一個小鬍子穿藍緞袍子的,我認得,他是衆議員宋秋風。”洪俊生道:“你再瞧瞧他身邊坐的兩個人。”楊杏園看時,上手坐一個胖子,漆黑的一張臉,一張闊嘴,露出四五粒黃燦燦的金牙齒,一顆鼕瓜似的大腦袋,額角上直冒黃豆大的汗珠子。身上穿一件灰緞袍子,胸襟上幾個鈕扣全沒有扣上,敞着半邊胸脯,露出一捲狐皮來。看他面前,倒擺了許多的銀錢。下手坐的一個人,白淨的臉皮,養着兩撒鬍子,穿着青呢馬褂,架着玳瑁細邊眼鏡,左手上還帶着一隻鑽石戒指,那鑽石足有蠶豆那樣大。洪俊生道:“你看這兩人,像什麽角色?”楊杏園道:“也無非小官僚、小政客之流。”洪俊生聽了這話,對他笑了一笑,便把他拉到一邊說道:“你這個人,難道也是一副勢利眼嗎?”楊杏園道:“這話怎說?”洪俊生道:“這兩個人,胖子是開窯子的龜奴,鬍子是私販煙上的小流氓。你看見他穿得很闊,你說他是官僚政客。你專憑衣衫取人,還不是一副勢利眼嗎?”楊杏園聽了他的話,想了一想,卻也有些像。便道:“既然有這些人在內,為什麽議員也坐在一處?”洪俊生道:“我不是說了麽,賭博場上是沒有社會階級的。”楊杏園道:“衹顧看賭博,正事都忘了。白天你不是約我來看宋版書嗎,書呢?”洪俊生道:“這個賣主,剛纔還在這裏,怎樣一刻兒會不見了。大概是過癮去了,我帶你上裏面去找他。”說着,引着楊杏園又進了一個院子。那鴉片煙的氣味,十分濃厚。上面屋子,挂了一層厚厚的青布棉簾子,洪俊生將簾子一掀,衹覺一陣熱氣,夾着汗臭、油味、鴉片煙香,由裏面直竄出來。楊杏園猛然的衝着這一陣熱氣,一陣惡心,由不得要吐出來。一看洪俊生已經鑽進裏面去了,他猶豫一陣,心想:“外面已經站不住,裏面還去得嗎?”便站在院子裏,沒有進去。這時洪俊生掀起半截簾子,探出腦袋來,直和他招呼。他心想,進去看看也好,看裏面到底是怎麽個樣子,便鼓着勇氣走了進去。
  一看,這屋子是三個大上房打通了,成一個大敞間。房門邊擺了一張小條桌,桌上也放了幾樣筆墨帳簿之類。有一個老頭兒,戴着一頂放油光的小瓜皮帽,戴着一副單腳的大眼鏡,那衹斷了的腳,卻是用一根粗綫來替它,絆在耳朵上,滿嘴的花白鬍子,沾滿稀鼻涕。他把眼鏡擱在額頂,坐在桌子旁,正在打瞌睡呢。屋子的四周,沿墻搭着二十來張小鋪,鋪上衹有一床灰白的毯子,兩個油膩的藍布枕頭,正中放一個洋磁盤子,裏面放着一盞小煙燈,旁邊放着一支煙槍。這些小鋪,頭尾相接,一大半躺着有人。那些人,有在抽煙的,也有對着那衹緑豆似的煙燈,睡着了的。抽煙聲,打呼聲,咳嗽聲,摔鼻涕聲,喁喁細語聲,倒很熱鬧。楊杏園剛走進來,便覺得腳底下又濕又粘,鞋子很不自在。低頭一看,原來滿地都是鼻涕濃痰,此外還有許多瓜子殼,煙捲頭,一片一片的水,簡直沒有可以下腳的地方。楊杏園看見這個樣子,連腳也不敢移,抽身便走了出去。洪俊生跟着出來問道:“你怎樣就走?”楊杏園道:“罷了,罷了。我站在裏面,直翻惡心,實在禁不住。夜深了,我也要回去了。宋版書,你明天送到我傢裏來罷。”說畢,仍舊轉到前面院子來。一看天上,夜黑如漆,院子上面的一塊天,布滿了青光閃閃的繁星,一陣霜風,從屋上吹下來,臉上凍得生痛。遠遠卻聽見幾聲雞叫,不是五更大,也是四更天了。匆匆的便回傢去了。
  這晚睡得太晏,次日一直到十二點鐘還沒有醒。正睡得很甜的時候,衹覺有一個人搖他的身體,睜開眼來一看,卻是吳碧波。楊杏園道:“怎麽你一清早就來了。”吳碧波道:“快到一點鐘了,還是清早嗎?”說着便催楊杏園起來。楊杏園一面起床洗臉,一面和吳碧波談話。吳碧波笑道:“我昨天留在鏡報館的信,你收到了嗎?”楊杏園淡淡地答道:“收到了。”吳碧波道:“好好的,怎樣鬧起風波來了。”楊杏園道:“一千年也是要散的宴席,就此散了,倒也幹淨。”吳碧波笑道:“你這話,好像是解脫話,其實不然,你正是解脫不得。願散不願散,我都不管。我問你,到底為什麽原由而起?”這時,楊杏園坐在臨窗的一張安樂椅上,窗外的太陽,正有一道陽光,射在他的面前,照着飛塵,憑空好像一條白練。他手上端着一杯熱茶,熱騰騰的出氣,那氣繞着小圈兒由杯子裏騰空而上。楊杏園端着杯子,眼睛望了茶杯的熱氣,穿過那道陽光,越上去越淡,就沒有了。心裏想着吳碧波說的話,拿着茶杯衹出神。吳碧波道:“你心裏打算些什麽?”楊杏園聽見他問,方醒了過來,笑着呷了一口茶,說道:“你昨日見她,她對你怎麽說?”吳碧波笑道:“你既然丟開了,還問她做什麽?”楊杏園道:“我沒有別的意思,看她還怎樣措詞。”吳碧波笑道:“管她怎樣措詞呢,反正沒有關係了,不是多此一問嗎?”楊杏園道:“你告訴我,她到底怎樣說?’誤碧波道:“告訴你可以,你先說為什麽和她惱了。”楊杏園嘆了一口氣道:“這事說起來太長,也不能完全怪她,不過我很灰心罷了。”吳碧波道:“你且說一個大概。”楊杏園道:“我在老七那裏,雖不能多花錢,但是小應酬,决不躲避,想你也是知道的。那無錫老三,卻處處以不屑之心待我,我要坐在屋子裏,無論如何,她抵着面前,死人也不肯離開一步,簡直比防賊犯還要厲害。”吳碧波笑道:“你這句話,就居心叵測了。你為什麽不願意她抵在你面前?”楊杏園道:“我們逢場作戲,原是尋點樂趣,這些惡鴇,已經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偏偏她老是藉題發揮,想大大敲我一筆,我真不高興。最近索性有兩回梨雲不見面,全是老三陪着道些不相幹的話,我便猜出了二三分,但是我還疑心是偶然的事情。這次鼕至,我到她那裏去,碰見有人做花頭,場面很大,內容可知,梨雲含含糊糊,拿話一味敷衍我,我就完全看出來了。”吳碧波用手指着楊杏園鼻子笑道:“嗤!你就為了這個事啊!你真不自量,她又不是你的什麽人,你管得着嗎?”楊杏園道:“我自然管不着。但是我也並不是為這樁事怪她。”吳碧波道:“你既不怪她,那又說什麽?”楊杏園道:“自鼕至以後,那無錫老三,就專門在我面前哭窮,說年關不得過,我已經聽得有些煩了。有一天,我到何劍塵那裏去,他不在傢,是他的太太出來招呼。”吳碧波插口道:“花君當真換一個人了。前幾天我曾到何劍塵傢裏去,衹見她穿着灰布皮襖,黑布裙子,很像個當傢人,劍塵正在教她讀千字課哩。”楊杏園道:“可不是嗎,就是有一層,熟人來了,喜歡留着說閑話。這天蒙她的盛意,親自煮了一碗年糕留着我吃,她坐在一邊打毛繩衣服,就說起閑話來了。她笑着問我:‘老七那裏,還常去嗎?’我說:‘久不去了。’花君笑着搖頭說:‘我不相信。’我便將近來的話,略略告訴她一點。花君笑說:‘你還聽見別的話沒有?’我說:‘沒有。’說着,我看花君低頭在那裏結繩子,卻微微一笑,我料這裏面,一定還有文章,便問她聽見什麽沒有?花君說:‘我久已不和她們見面了,我知道什麽呢?’我說:‘也許劍塵聽見,轉告訴嫂子了。’花君說,這些話,哪會傳到她耳朵裏去。我越聽她的話越有意思,便說反正不去了,告訴我也不要緊。花君說:‘告訴你,你還要氣死呢!回頭劍塵知道了,又說我多事。我還是不告訴你。’我想請她說既然不肯,不如用激將法激她一激。便說:‘我知道了,你們總有點姊妹的交情,慢說我沒有吃虧,就是吃了虧,還要說應該,哪能把話告訴我呢。’花君說:‘豈有此理,存着這樣的心眼,那還是什麽人呢。’我說:‘那末,為什麽不告訴我呢?’她纔說,有一天去逛遊藝園,碰見梨雲同班子的白海棠,說起生意上,因問梨雲老七,還是賣清倌人嗎?白海棠說,是的。她說有一個姓楊的還去不去?白海棠說是常去,不過他去了,完全是面子帳,梨雲的娘是不高興敷衍他。有一天姓楊的坐得晏一點纔走,老七的娘,抹下面皮來,就把老七一頓臭駡,說仔細一點,當心挨打。老七是膽小不過的,嚇得哪裏敢做聲。從此以後,對姓楊的也就常給他冰吃了。衹是姓楊的,倒好壽頭碼子,一點兒不知道。花君學着說到這裏,又笑着對我說:‘不要見怪,這是她說的,不是我駡體壽頭。’我說一我本來有些像壽頭,說的很對。就追問後來的事,她又不肯告訴我。經我再三地問,她纔說,老七的娘指明我是個窮客人,丟了也算不了什麽,以後决不用好臉待我,免得提心吊膽來防備。以前我還靜靜的聽,聽到這裏,不由得我臉上發紅。她看見,就死人也不肯再說了。以上這是花君告訴我的,後來我打聽一番,一點兒不錯。你想,我還去作什麽?”吳碧波見楊杏園這樣說,也覺得梨雲有許多不是。便對楊杏園笑道:“欲除煩惱須無我,各有因緣莫羨人。”也就不再往下說了。
  這天晚上,楊杏園吃過晚飯之後,一看時間還早,不必就上報館,隨手在書架子上抽了一本書就着燈看。翻開來卻是一本《疑雨集》,隨手翻了兩頁,有一張一寸多長的硬皮紙,覆在書頁上,是一個小照的背面。上面歪歪斜斜,行書帶草的寫了幾行字:
  微睇憨笑可憐生!垂手拈衣總有情,欲把阿儂比新月,照人衹是半分明。
  自己一想,是了,這還是上半年害病,梨雲私自送的一張小照,不要去看它了。把書一掩,將小照夾在裏面,把書往旁邊一推,便站起來,背着手,在房間裏走了幾個圈子。不知不覺想起當日初次見梨雲的情境,覺得她那個時候,純粹是個天真爛漫的人。她當時穿了月白色的夾襖夾褲,配上那一條漆黑的辮子,真是玲瓏可愛。衹這幾個月的工夫,就有許多青樓習氣,實在出乎意料之外。轉身一想,卻也情有可原。她住的那個地方,耳聞目見,怎樣能夠不變?她無論如何,是個聰明像,要是在良民傢裏,真是一塊美玉。楊杏園想到這裏,他把一隻手腕靠在茶几上,伏着身於,用手托着臉,靜心靜意的,望着桌上這盞瓷罩油燈。想着梨雲瓜子臉兒,彎彎的覆發,覆到眉毛上,烏溜溜的眼睛,笑的時候,那微微的眯着一轉,真是非言語所能形容。這時,他仿佛聞着一股清香襲人,好像有一次梨雲在那裏擦胰子洗臉,他在旁邊站着,聞着那股香味。站起身子來一看,原來茶几上放着一盆梅花,他身子一動,那盆開到十足的梅花,靜悄悄地落下一陣花瓣,茶杯子裏,茶几上都是。楊杏園無意的將茶杯子裏的冷茶,倒在花盤裏,望着梅花癡立許久。忽然坐到桌子邊去,仍舊把《疑雨集》翻開,重新把相片翻出來看了一看。這張相片,是梨雲攝的一個半身像,側着身子,露出一節辮發,辮發上插了一大朵綢結子。一隻手按着一本書,上面有“紅樓夢”三個字,一隻手靠在椅子背上,把一個食指比着嘴唇,回過頭來眼珠凝視在一邊,好像在想什麽。像的旁邊有楊杏園自己題的幾行字:
  嘗見美女畫一張,雙手支頤凝想,案上攤《紅樓夢》數本,字仿佛可睹。意竊好之,謂當題為“索夢圖”。其少,過梨雲,因告之。梨曰:是何難?依亦能之。越七日,以此見示,傳神阿堵,令人驚喜,衹此足夠相如一秋病也。
  楊杏園看看相片,又看看題的跋語,嘆道:“咳!當時經過渾無賴,事後相思盡可憐。”把相片看了又看,猛然聽見壁上的鐘,(車磨)(車磨)的敲了九下,辦事的時間到了,衹得去上報館。半夜一點鐘回來,那本《疑雨集》還攤在桌上,又把相片拿起看了一會,睡覺的時候,就塞在枕頭底下。第二日起來,也就忘了。
  吃過午飯,吳碧波又來了,他一眼看見枕頭底下露出一角相片,說道:“這是誰的相片?放在枕頭底下。”說着,一手就抽出來,他一看是梨雲的,像上面又有楊杏園的題跋,笑道:“哈哈!你今日說丟開,明日說散場,你還幹這個玩意,好做作,我佩服你。”楊杏園道:“你也看看那上頭墨跡,是不是現在寫的字。”吳碧波道:“我沒有那好的眼力,我衹知道今日今時,在你枕頭底下拿出來,和最近總有點關係。”楊杏園道:“實在是從前的相片,我何必瞞你。”就把昨夜在書裏翻出來的情形,告訴了他一遍。吳碧波道:“這就對了,還不是你戀戀有所不捨嗎?大概你自己,也不好意思轉圜,我來替你做個和事老,請你兩位吃飯,好不好?”楊杏園道:“這有什麽不好轉圜?我今天高興去,今天就去,明天高興去,明天就去。我去了,難道他們還將我轟出來嗎?”吳碧波道:“好極了,既然如此,我們今天就去。你若是心裏沒有什麽牽挂,去這一回,衹當走馬看花,以後依舊可以丟得下,一點關係沒有。”楊杏園道:“白去走一回,有什麽意思。有那個錢,我還去聽戲呢?”楊杏園嘴裏雖然這樣說着,心想何妨去走一趟,看她到底是什麽態度,以後去不去,有我自己作主,那什麽要緊呢?吳碧波也看着他似乎有點留戀,越發在旁邊言三語四地說道:“管他呢!何妨去看看。要是她真給冰你吃,這一回就算是永訣;若是她還好好的,那完全是你的誤會,越發要證明一番。總而言之,這一回去了,真相如何,可以水落石出。你一個人去,或者有點不好意思,你和我一路去,我就說和你在一處吃飯,把你拉去的。那末,你可以轉圄了。”楊杏園靠在睡椅上,兩衹腳支着,搖曳不定,眼睛望着天花板,半天不做聲。忽搖搖頭微笑道:“我還是不去。”吳碧波道:“你想了半天,忽然說不去,有什麽理由?”楊杏園道:“沒有什麽理由,我覺得去也沒有什麽意思。”吳碧波一聽他的口音,分明是軟化了,便道:“要說有意思沒意思的話,那末,這一條路就可以永不去。不過,那天我在奇園碰見老七,據她所說,她是十分對得住你,完全是你發脾氣。所以我說要去看一看,弄個水落石出。”楊杏園笑着坐了起來,問道:“她那天對你說些什麽?”吳碧波笑道:“你不要假惺惺了,同我去就是了。她對我說些什麽,你當面去問一問她,自然明白。”楊杏園微微笑着,一聲不言語。吳碧波道:“要去就去,你又不是去相什麽親,有什麽不好意思。”楊杏園道:“不是那樣說,先是斬釘截鐵的斷了關係,而今又去,那不是無聊嗎?”吳碧波道:“咦!你剛纔不是說高興什麽時候去,就什麽時候去嗎?怎樣又說無聊的話?”楊杏園本來有些眷眷,禁不得吳碧波一再鼓動,衹得含着笑答應着去。
  這時也衹有三點多鐘,他們走到鬆竹班,那大門虛掩着,裏面反而是暗黑黑的,沒有晚上那樣光亮。靜悄悄的,也沒有什麽聲息。外面院子裏,有人提高嗓子,劈頭劈腦,喊了一句七小姐。梨雲的娘姨,將門簾一掀,探出半截身子,一看是楊杏園,笑着點了一點頭,又縮回去了。楊杏園在前走,正要進門,衹見梨雲穿一件水紅絨緊身兒,靜着一綹黑發,搭在胸面前,她一隻手扭着頭髮,一隻手掀起門簾,正和楊杏園頂頭相遇。楊杏園笑笑,梨雲笑笑,都沒有說什麽。走進屋去,衹見桌上擺着梳頭匣,旁邊放着臉盆、手巾、雪花膏、香粉、胭脂精、香胰子、玻璃瓶子、瓷缸,簡直堆了一桌子。梨雲對吳碧波道:“對不住!請你坐一坐,我先梳辮子。”吳碧波道:“你儘管梳,我們最愛看人梳頭。”梨雲道:“梳頭有什麽好看?”吳碧波道:“梳頭的好看,那就難說了。我們最講究是偷着看呢。”梨雲正坐在椅子上,對着鏡子抿前頭的覆發。楊杏園背着手,走到椅子後面。梨雲對着鏡子說道:“你過去點呀,等阿毛和我梳辮子。”楊杏園便笑着讓開,一邊說道:“我以為你不和我說話了,怎樣卻又開起回來哩?”梨雲笑着沒有做聲,娘姨便走到椅子後面,和她梳辮子。梨雲對鏡子笑着問道:“今天外面好大的風。”娘姨道:“很好的天氣,沒有風。”楊杏園笑道:“怎麽沒有風,連人都吹得動,我們不是被風颳來的嗎?”這一句話,說得大傢都笑了。一會兒,梨雲將辮子梳完,換了衣服,娘姨把桌子拾落幹淨,大傢坐着閑談。楊杏園一歪身躺在沙發椅上,回過頭去,看見椅子後面,立着衣架,衣架上一件團花青緞絨馬褂,香氣撲人。他眼睛一轉,心裏恍然大悟,不知不覺的冷笑一聲,臉上一陣發熱,也不知道哪裏來的一陣不平之氣,恨不得要跳腳發泄出來。梨雲倒了大半杯茶,走過來遞給楊杏園,他且不去接茶,先看看梨雲的臉。梨雲道:“做什麽?不認得我嗎?”楊杏園一面接茶杯,一面笑道:“恭喜,恭喜!”梨雲臉一紅道:“恭喜什麽?”楊杏園笑道:“你心裏還不明白嗎?”梨雲道:“我不明白,楊老爺本來不要來的,今天是專門來挑眼來了。”楊杏園哪裏受得住這一句話,臉都氣紫了,站起來,戴着帽子就要走。這時梨雲坐在一邊,過來攔住不好,不攔住也不好,回過臉去對着壁子,在鈕扣上抽出手絹來,衹擦眼淚。阿毛先還以為鬧着玩呢,後來越看越真,就攔住楊杏園道:“喲!她是小孩子脾氣,您還有什麽不知道的,衹一兩句玩話就惱了,那不是笑話嗎?”吳碧波也笑着攔住道:“坐下罷,你們這小兩口兒,不見又想,見了又鬧,真是豈有此理!”娘姨早把楊杏園的帽子奪了過去,讓他坐下。這時,恰好無錫老三來了。她穿着黑呢的大皮襖,越發顯得白胖。她一看楊杏園,把那雙肉眼笑成着一條縫,一路走了進來,口裏不住地說道:“稀客!稀客!”楊杏園看見她進來,心裏越發不痛快,衹略微點了一點頭。無錫老三一看雙方的情形,心裏已猜着八九分,便笑着對楊杏園道:“楊老爺不來,老七是天天口裏念個不休。楊老爺來了,少不得又要囉嗦兩句。我早就這樣猜,哈哈,誰知今天見了面,果然一點不錯呢。她還對我說一件事哩,她說有人親眼看見楊老爺買了一對珠花,送到笑紅那裏去了。我想不至於呀!”說到這裏,眯着兩衹肉眼又笑了一笑。說道:“老七和你這樣的交情,前回問你要幾件鼕衣料子,雖然答應着,也還沒有辦來咧,怎樣對新交情的,就會送一對珠花去呢!”無錫老三夾七夾八這樣的說着,引起了梨雲一肚皮的委屈,對着壁子,聳着肩膀越發嗚嗚咽咽地哭起來。吳碧波插嘴道:“那真冤枉了。這一對珠花是笑紅送給別人,別人不要,托老楊送回去的。這與他一點不相幹。”無錫老三道:“我也是這樣想着呢,這裏頭一定還有別的原故。這樣一說,我就明白了。”楊杏園憑她怎樣說,一句也不理,坐在一邊,勉強燃着一根煙捲,衹是吸着。大傢僵着,鬧的都沒有話說,屋子裏反而靜悄悄的。到底還是無錫老三,帶說帶笑,把梨雲拉了過來,坐在楊杏園一處。說道:“再別要鬧小孩子脾氣了。”說時,板着臉,對梨雲看了一眼,梨雲低着眼皮,不敢再看她的臉,回過臉去,衹望着楊杏園的衣服。過了一會兒,回頭一看,無錫老三走了,她纔擡起頭來對楊杏園一看,禁不住卻先笑了。平時楊杏園見梨雲一笑,說不盡的愉快,今天見梨雲這一笑,便覺得她這笑是十二分勉強笑出來的,也就淡淡的回了一笑,回過頭看見那件青緞團花駝絨的馬褂,又昂頭冷笑一聲。梨雲見阿毛也不在屋裏,用腳踢着地下的地毯,低聲說道:“你今天發脾氣的原因我明白了。我也沒有別的什麽話說,天知道。”說到這裏,阿毛進來了,對梨雲使了一個眼色,梨雲便跟着她一路到屋子外邊去了。一會兒梨雲回來,滿臉都是不快活的樣子,依舊坐在楊杏園旁邊。楊杏園看見那個樣子,知道這裏又有槍花,故意裝作不知。吳碧波到底於此道見識淺些,便問道:“老七,我看你又有什麽心事似的,這是怎麽了?”梨雲道:“有人叫條子,我要出去一趟。”吳碧波道:“這是極平常的事,值得又鼓着小臉蛋兒嗎?”梨雲道:“這戶客人,討厭極了,我是不願做的,他偏偏來歪纏,真是膩死了。”楊杏園笑道:“難道說比我們討厭嗎?”梨雲道:“幹嗎呀?老說這樣的俏皮話。”楊杏園笑道:“我這是真話,怎麽是俏皮話?你想,你要出去,我們老坐着不走。你把我們扔下,既不好意思,讓我們坐下,又耽誤了事情,這不是討厭嗎?”說着戴了帽子又要走。阿毛攔住道:“忙什麽呀?”楊杏園道:“我們不走,老七走了,教我們和她守屋子嗎?”阿毛卻沒有得話說。楊杏園便和吳碧波走出來了。走到門口,衹見一輛轎式的灰色汽車,停在那裏。楊杏園笑着對吳碧波道:“不要笑我們早,也有同樣的呢。”兩個人帶說帶笑,一路走着,剛出陝西巷口,衹見那輛灰色汽車挨身而過,上面坐的,不是別人,正是梨雲。另外還有一個男人,有四十來歲的年紀,嘴上留着兩撇小鬍子,很像一個時髦政客,坐在汽車上和梨雲有說有笑。楊杏園拐一拐吳碧波的胳膊教他看,但是等到吳碧波擡頭看時,汽車已經走過去了。楊杏園問道:“你看見沒有?”吳碧波道:“我略微看見一眼,好像是老七和一個人坐在車上。”楊杏園道:“我所說的話如何?現在可以把這一件事來證實了吧?”吳碧波道:“你這人真不解脫,這個紙老虎本不可以戳破的。戳破了,就沒有意思了。”楊杏園也沒有說什麽,嘆了一口氣,就和吳碧波作別回傢去了。
  一別三天,吳碧波為了一點小事,又來找他。走到院子裏,衹聽見楊杏園的屋內,一陣吟哦之聲,卻不是楊杏園的聲音。走進去一看,楊杏園不在,那裏卻是何劍塵。吳碧波便說道:“怎麽你在這裏吟起詩來了,主人翁呢?”何劍塵道:“這門也沒有關,我一進來,主人翁就不在這裏。我因為看見他和清人張問陶八首梅花詩的本事詩,很有點意思,我就念起來了。”吳碧波一看桌上,果然有張詩稿,那上頭寫道:“讀花月痕,見韋癡珠本事詩,和張問陶梅花詩原韻,心竊好之,亦次其韻。”這下面就是詩。吳碧波看了一看,也就念起來:
  辜負鷗盟悵落霞,量珠無計願終賒。
  卻疑眉黛春前瘦,記得腰肢醉後斜。
  吳碧波道:“押斜字韻,頗有所指呢。”又大聲念道:
  經過情場增閱歷,換來愁緒益詞華。
  金鈴願化軍多事,桃李生成薄命花。
  吳碧波道:“何怨之深也!”何劍塵道:“你不要批評,且往後看。”吳碧波又念道:
  休從鏡石證前生,因果誰能徹底清?
  煉石補天原是幻,落花隨水不關情。
  一身浪欠風流情,九死難辭薄悻名。
  無福敢嗟人負我,押衙慢作不平聲。
  吳碧波道:“張問陶的梅花原韻,很不好和,看他以上這兩首,倒不牽強。若教我來,就要退避三捨了。”又念道:
  拈花一笑覺來遲,海上蜃樓幻可知。
  遮莫因緣關性命,從無藥餌治相思。
  何劍塵道:“這樣和韻,真便宜了他。”吳碧波又念道:
  天教飛絮隨流水,風捲殘蟬過別枝。
  怪底江郎才力盡,畫眉都不合時宜。
  軟語吳依話舊村,燈前嘗與伴琴樽。
  戲教月下迎紅拂,約與江南隱白門。
  小別化身留倩影,長宵把臂拭啼痕。
  而今回首皆成恨,羞說傾城唾咳恩。
  何劍塵道:“這都是事實,難為他硬嵌進去,卻無痕跡。杏園還告訴我,要在清涼山傍隨園故址去讀書種菜,這不是夢話?”吳碧波念道:
  水流花謝淚珠緣,情海歸樣又一年。
  寒苦詩懷消病骨,惺忪春夢感遊仙。
  精禽填石渾無奈,小鳥依人劇可憐。
  凄絶臨岐無一語,翠蠃雙斂怨先傳。
  揚州一覺倦遊蹤,淚債還清第幾重。
  此日何須真解脫,他生未必再相逢。
  空留鈾盒藏紅豆,願賣琴書訪赤鬆。
  檢得青羅前日贈,粉香還似去年濃。
  搓將瑞雪不成團,一麯箜篌掩淚彈。
  風絮因緣隨外轉,桃花年命白頭難。
  夕陽芳草增時怨,明鏡青燈覺夢寒。
  畫得真真能喚出,幾回擱置又重看。
  鳳凰最愛碧梧枝,相惜惺惺櫃有私?
  目似含青為我瘦,心終不白許天知。
  還珠休說今生事,題葉宣傳舊日詩。
  惆悵紙窗風雪裏,孤吟正是夜長時。
  吳碧波看了一遍,嘆道:“杏園這個人,滿口看破世情,這一點兒事,還老放在心裏,真是何苦?”何劍塵道:“這話也難說,人非經過這種境地,是不會知道的。”吳碧波笑道:“這樣說,你這斷輪老手,也曾經過這種境地的了。”何劍塵一面和他說話,一面翻桌上的稿子,衹見有一張水紅信箋,上面圈圈點點寫了一閡詞,何劍塵禁不住吟起來道:“十年湖海,剩軟紅塵外,一肩風月……”一句未了,楊杏園夾着一大捲書走了進來。他走過來把稿子一捲,扯開抽屜,塞了進去。吳碧波道:“這又有什麽不可公開的,你何必藏起來呢?”楊杏園道:“我的稿件,嚮來是散漫的,這裏面雖說沒有秘密的文件,怎樣可以公開?”說着把手裏那一捲書,也望抽屜裏塞。吳碧波道:“難道這也是秘密文件嗎?”楊杏園道:“這卻是一樣有趣味的東西,你們要看,你們可以來共同賞鑒。”說着,把那一捲書拿了起來,擺在桌上。
  吳碧波一看,書頁面上,是石印朱筆寫的四個大字《仙佛雜志》,旁邊另外署了一行小字,是“王羲之題”。何劍塵道:“鬍說,現在哪來王羲之寫的字。”楊杏園道:“你沒看見仙佛兩個大字嗎?既然是仙佛合辦的雜志,無論古今名傢的著作,自然有法子搜羅了。”吳碧波將書頁一翻,目錄以後,便是圖畫。那畫都是銅版印的,卻很精緻。第一張是鉛筆畫的一座山,隱隱約約是幾條麯綫結構而成。麯綫中間,椏椏叉叉,堆了許多直綫,這就是樹林,樹林按上,畫了幾點黑點,算是烏鴉。下面有字,註明瓊島十景之一。再翻過一頁,一張圖上,畫了一個不等邊的四邊形,上面畫了一個人頭,人頭上面有一首詩,那詩道:
  我是何人誰是我,憑空捏個大囗黎。
  笑他捲發亂髯客,蓬島歸來又嚮西。
  這詩下面署了兩個字:“老顛。”圖的上面另有鉛印字註明是“南屏道祖濟佛化身像”。何劍塵看着搖頭道:“神仙不論有無,像他這樣給神仙捧場,真是糟蹋人傢。我聽說北京有個除惡社,推呂洞賓為社長,專門幹些設壇扶乩的玩意,大概這《仙佛雜志》,就是他們弄的。”楊杏園道:“是的。據他們社裏人說,所有這些雜志裏的詩文書畫,都是扶乩扶出來的,就不是仙佛的著作,至低也是死了的文豪手筆。我聽了這句話,特意嚮一個朋友藉來瞻仰瞻仰。”何劍塵道:“我看這種事,十九靠不住。”楊杏園道:“但是據他們社裏人說,卻是活靈活現,一點沒有假。他們又常說,他們社裏有兩個國務總理,特任的官兒不計其數。要不是靈驗,怎樣能教這些人死心塌地的相信?”何劍塵道:“他們所說的兩個總理是誰?”楊杏園道:“一個是戈甘塵,一個卻是那管七天總理印的宗大海。”他們兩人正在這裏說話,衹見吳碧波拿了一本雜志坐在一邊看,哈哈大笑起來。要知他為什麽大笑,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是野史(重版代序)前序
後序續序
第一回 月底宵光殘梨涼客夢 天涯寒食芳草怨歸魂第二回 佳話遍春城高談婚變 啼聲喧粉窟混戰情魔
第三回 消息雨聲中驚雷倚客 風光花落後煮茗勞僧第四回 勤苦捉刀人遙期白首 嬌羞知己語暗約黃昏
第五回 選色柳城疏狂容半夕 銷魂花下遺恨已千秋第六回 萍水約雙棲非雞非鶩 釵光驚一瞥疑雨疑雲
第七回 寂靜禪關奇逢訝奼女 蕭條客館重幣感花卿第八回 佛國謝知音寄詩當藥 瓜棚遲晚唱詠月書懷
第九回 事出有因雙妹通謎語 客來不速一笑蹴簾波第十回 我見猶憐孤燈照斷雁 誰能遣此深夜送飄茵
第十一回 窺影到朱門高堂小宴 聽歌憐翠袖隔座分香第十二回 出𠔌佩蛾眉藏珠自贖 分金快月老沽酒同傾
第十三回 設筵開場歌臺真燦爛 典衣終麯舞袖太郎當第十四回 綺語道溫存聞香止步 晚妝悲薄價泣粉成痕
第十五回 淪落相逢沾泥同惜絮 纏綿示意解渴暗分柑第十六回 欲壑空填花叢迷老吏 墜歡難拾宦境睏英雌
第十七回 目送飛鴻名花原有主 人成逐客覆水不堪收第十八回 私語膩閑人情何綿密 良宵留蕩子鄉本溫柔
第十九回 垂淚還珠歸程添悵惘 忍心碎柬好夢漸闌珊第二十回 紙醉金迷華堂舞魅影 水流花謝情海詠歸槎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