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我當代表十年 》
第24節:第三章 促進老工業基地社會保障體係的完善(2)
趙詠秋 Zhao Yongqiu
聽說冶鋼領導層也有爭議,一種觀點較強烈:目前廠裏如此睏難,處於揭不開鍋的狀態,繳納社會保險是增加企業負擔,社會保障運行前景如何還不可預測,社會保險費不能積極繳納,應該能拖則拖。
在市人大和民主黨派組織的各種社會活動中,我聽到的輿論大致分為兩個方面:
效益好的企業不願意進社保,認為受效益不好的企業的連累,社會保障金低於原企業的退休工資。
效益不好的企業人更不願意進社保,因為交不起大筆的社會保險費。
一部分幹部群衆對社會保障這個新鮮事物不理解,甚至産生了抵觸情緒,不少企業處於觀望等待狀態。養老制度在社會化和企業包幹補助制度之間交替混合運行。的確,有些問題是客觀存在的,每次手拿工資單,也難免要引起我的一些思慮。
2000年2月,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前夕,又是一個集中收集意見的季節。冶鋼汪鑒文書記再次要求我調研社會保險的問題。一天,冶鋼勞資處方處長--冶鋼社會保險的專傢,手拿一份材料專程來找我,嚮我詳細介紹冶鋼近年來養老保險的繳納和返還數據對比,他要通過算賬來讓我進一步理解到社會保障對於老企業發展的支撐作用。
"冶鋼,現有在職職工26000多人,現有退休加內退12600人,上繳養老保險數據是1999年4976.87萬元,2000年4650.1萬元。社會保障返還養老金數據是1999年403.7萬元,2000年5159.29萬元。由於退休職工越來越多,在職人數不斷下降,上繳養老保險費越來越少,領回的養老金卻越來越多。"
另外,公司平均每年要去世20人,過去由企業支付的每人6000元喪葬費現在由社會保障支付,每年共支付12萬元;生一個孩子,按規定要補助1500元,現在也由社會保障支付。初步計算這兩項開支占上繳社會保險費總額的6%。總體計算返還遠大於支出。"
他告訴我,冶鋼等企業領導層對社會保障認識不統一,存在糊塗觀念,不想繳納社會保險費,這是錯誤的。
他認為:"這絶對是個好政策!尤其對老企業有利。企業應該積極繳納社會保險。這是老企業減輕負擔的根本出路。"
"啊,原來是這樣。"我感激的看着他。通過他的解說,我不僅明白了社會保障對於企業的作用,而且讓我感覺到方處長真是一位有責任感有見地的好幹部。
我也將這個賬算給同事聽。我想打消大傢的疑慮,希望大傢以樂觀的態度預期改革的未來。
但是,資金的壓力、客觀存在的睏難從什麽途徑解决?我帶着問題與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副局長柯竜宋進行了交談。
"目前我們是采用'以收定支,現收現付','低水平,廣覆蓋'的辦法,我們感覺最大的問題是社會保障資金籌集難,行業統籌、條塊分割,削弱了基金的調劑能力。"柯局長告訴我。
"由於各地社會保障起步時間不同,方案也各不相同,單位和個人的繳費比例和享受水平在不同的城市依據經濟效益情況有比較大的差異。我們整體經濟狀況不好,繳納比例高,而享受數額低。這是老工業基地群衆心態不平衡的原因之一。另外,效益好的行業如電信、電力、銀行等進入了行業統籌,省管大型企業進入省級統籌,剩下效益不好的中小企業留在市級統籌,因此我們市級徵繳工作睏難,庫存量低。最為突出的問題是老工業基地一些老企業現在經營睏難,負擔沉重,難以全部承擔保險費用。目前,緩交、拖欠養老金情況十分嚴重,更導致社會保險金發放水平低。這直接影響人民群衆的生活質量和進入社保的積極性。"
"條塊分割的結果是覆蓋面較小,各塊資金庫存量少,保險基金調劑能力低,防範風險能力也相應削弱,容易出現財務崩潰。這種社會保障體係各自封閉的狀態,使養老保險的轉移也衹限於條塊之內,導致人力資源流動的艱難,不利於進一步改革開放。國傢應該盡快打破這個局限。"
我想起前年,我們黃石代表提出過取消社會保險行業統籌的建議。國傢勞動部曾經有過答復,說目前國務院已經發佈通知要取消行業統籌,全部推行省級地方統籌。我詢問省級統籌的進展情況,他們告訴我,推進的步伐十分緩慢,省級調劑金還沒建立。而我們中部地區經濟狀況低迷,普遍睏難,省級統籌也難以解决水平低下的問題,最好是實現全國統籌,讓東部發達地區與中西部互相調劑。
至此,我終於對老工業基地社會保障存在的特殊睏難和解决的途徑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
2000年3月,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我特別註意到,朱鎔基總理的報告第七章的醒目標題:搞好社會保障體係建設,維護社會穩定。專門對社會保障資金的徵繳和使用提出了要求。提出要逐步形成獨立於企業事業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規範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係。我感覺到,作為國企改革的保障措施,社會保障體係的推進的力度不斷加大,方式在不斷改進。
2000年3月,我根據老工業基地幹部群衆的願望,提出了《關於盡快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減輕老工業基地國有企業負擔的建議》:
養老金進入社會統籌,是減輕老企業負擔的有力措施,包袱沉重的國有老企業將逐步從中受益,前景是美好的,但由於全國統籌進程緩慢,老工業基地經濟狀況又普遍較差,在進入地區社會統籌後,許多企業離退休職工的養老金大幅下降,與其他地區相比待遇很低,使作出過巨大貢獻的老工業基地的退休職工心態不平衡,為了安置好離退休職工的生活和維護社會的穩定,企業必須付給一定的補充養老金,使尚未走出睏境的國有企業仍然包袱沉重,拖欠養老金現象時有發生。為了貫徹朱鎔基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精神:"采取切實措施確保國有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不得有新的拖欠","盡快實現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建議盡快推進養老保險金全國統籌,以幫助為祖國經濟建設作出過巨大貢獻的老工業基地中的國有企業放下包袱,走出睏境。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自序 | 第2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1) | 第3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2) | 第4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3) | 第5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4) | 第6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5) | 第7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6) | 第8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 | 第9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2) | 第10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3) | 第11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4) | 第12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5) | 第13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6) | 第14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7) | 第15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8) | 第16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9) | 第17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0) | 第18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1) | 第19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2) | 第20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3) | 第21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4) | 第22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5) | 第23節:第三章 促進老工業基地社會保障體係的完善(1) | 第24節:第三章 促進老工業基地社會保障體係的完善(2)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