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才华横溢的薄命君王:李煜传   》 第二章花月正春风(6)      田居俭 Tian Jujian

  嫩刺牵衣细,新条窣草垂。
  晚香难暂舍,娇态自相窥。
  深浅分前后,荣华互盛衰。
  尊前留客久,月下欲归迟。
  何处繁临砌,谁家密映篱,
  绛罗房灿烂,碧玉叶参差。
  分得殷勤种,开来远近知。
  晶荧歌袖被,柔软舞腰肢。
  膏麝谁将比,庭萱自合嗤。
  匀妆低水鉴,泣泪滴烟。
  画拟凭梁广,名宜亚楚姬。
  寄君十八韵,思拙愧新奇。
  徐铉读了赠诗,以《依韵和令公大王蔷薇诗》回赠从善
  绿树成荫后,群芳稍歇时。
  谁将新濯锦,挂向最高枝。
  卷箔香先入,凭栏影任移。
  赏频嫌酒渴,吟苦怕霜髭。
  驾迥笼云幄,庭虚展绣帷。
  有情萦舞袖,无力游丝。
  嫩蕊莺偷采,柔条柳伴垂。
  荀池波自照,梁苑客尝窥。
  王李寻皆谢,金桃亦暗衰。
  花中应独贵,庭下故开迟。
  委艳桩苔砌,分华借槿篱。
  低昂匀灼烁,浓淡叠参差。
  幸植王宫里,仍逢宰府知。
  芳心向谁许,醉态不能支。
  芍药天教避,玫瑰众共嗤。
  光明烘画景,润腻轻。
  丽似期神女,珍如重卫姬。
  君王偏属咏,士子尽搜奇。
  从谦的《观棋》是一首五律。关于这首诗的来历,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从嘉继承帝位,从谦尚未成年,还是一个活泼好学的孩子。从嘉有个习惯,每逢赐宴之后,常与侍臣对弈,而从谦又常常追随他在旁观棋。一次,从嘉与从谦开玩笑,要他当场以观棋为主题吟一首诗,否则,以后就不准他再观棋。天真的从谦信以为真,当即用诗将对弈双方的神态勾画出来:
  竹林二君子,尽日竟沉吟。
  相对虽无语,争先各有心。
  恃强知易失,守分固难侵。
  若算机筹处,沧沧海未深。
  现在回头再说景通。当新生儿降生时,他正在书房挑灯夜读。突然,随着一阵清脆的敲门声,快步走进一个侍女,躬身急语道:“恭喜王爷,又得贵子!夫人请您拨冗为公子命名。”
  景通闻声放下手中的书卷,抬头望着满脸堆笑的侍女,操着幽默的口吻回答:“噢,府内又添一男丁。好!回去尽心侍候夫人。公子的名字,待我慢慢想好后奏请皇爷恩准。”
  侍女走后,景通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起身离开书案,下意识地将双手背在身后,兴致勃勃地在书房里来回踱步,烛光把他的身影投在墙壁上,隐隐绰绰他喃喃自语道:“今宵适乃七夕佳节,吾儿在此吉日良辰降生,为父祝愿他终生幸福,诸事如意,就为他命名‘从嘉’,让他一切从‘嘉’吧!”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天上的月缺了又圆,枝头的花谢了又开,长空的雁去了又来。没过几个寒暑,从嘉便走出襁褓,用天真无邪的眼睛审视着陌生而新鲜的世界,怀着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彩虹般幻想的善良愿望,迎来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当他跨进人生的第七个年头,也就是南唐升元七年(公元943年),哺育他成长的家庭和宫廷发生了巨变。
  这年二月,他的祖父李病逝。三月,他的父亲景通继承皇位,是为中主。
  景通为了萧规曹随,息兵止戈,保持太平,改元“保大”。同时,他希冀治国安邦也能像父辈那样取得美玉般的辉煌业绩,故而更名为“”。
  由于李称帝,他的儿子们政治地位自然也都水涨船高,个个由王子变成了皇子。然而,从嘉万没有想到,这种身份上的变化,竟然给他带来了不幸,使这个生长在锦衣玉食家族里的孩童,失去了寻常百姓人家的手足相亲之情,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笼罩上了豆萁相煎的可怕阴影。因为他生就一副阔额、丰颊、骈齿、重瞳的非凡相貌,便被心胸狭窄、阴险毒辣的长兄弘冀视为项羽再世,看作是未来争夺皇位的劲敌,从而使他遭到无端的冷漠和猜忌。
  从嘉的长兄弘冀,约长从嘉六岁,十六岁受封为燕王,平日沉默寡言,城府很深,遇事当机立断,从不举棋犹豫。南唐保大十四年(公元956年),后周进攻南唐,吴越为虎作伥,兵发常州。在此危急关头,镇守润州的弘冀和前来迎战吴越兵的大将柴克宏密切配合,奋力杀敌,大获全胜,斩首万余,俘虏数千。因其在反击吴越进犯南唐的常州之役中战功卓著,被李立为太子,调回金陵,参决政事。可是,他决策施政有时一意孤行,违背李旨意,因而又常使李恼怒,甚至操起球杖打他,并扬言将来皇位要由“兄弟相传”,将“军国之政”交给他的三叔父、外镇洪州的晋王景遂。二十八岁的弘冀对此耿耿于怀,暗起杀机,派人收买景遂身边侍从袁从范,趁景遂打球口渴索浆之机,用毒药将其毒死。情状之惨,目不忍睹:未曾入敛,通体便已溃烂。純紜矠这桩骨肉相残的宫廷血案,在从嘉的脑海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每忆及此,他都毛骨悚然。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目录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
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1)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2)
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3)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4)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5)
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6)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7)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8)
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9)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10)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11)
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12)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13)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14)
第二章花月正春风(1)第二章花月正春风(2)第二章花月正春风(3)
第二章花月正春风(4)第二章花月正春风(5)第二章花月正春风(6)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