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礼仪 》 圓通的人際關係 》
待人需要友善
曾仕強 Ceng Shijiang
對待別人衹有誠心還不夠,還要有善意。
子路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不善之。”子貢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則引之進退而已耳。”顔回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三子所持各異,問於夫子。夫子曰:“由之所持,蠻貊之言也;賜之所言,朋友之言也;回之所言,親屬之言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
子路、子貢、顔回在一起談論待人之道。 子路說:“別人以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別人用不善待我,我也用不善待他。”
孔子評價道:“這是沒有道德禮義的夷狄之間的做法。”
子貢說:“別人用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別人用不善待我,我就引導他嚮善。”
孔子評價道:“這是朋友之間應該有的做法。”
顔回說:“別人以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別人用不善待我,我也以善意待他。”
孔子評價道:“這是親屬之間應該有的做法。”
人性原本有善有惡,事實上也可善可惡。一般人偏嚮性善,“人之初,性本善”,自己抱持善意,期待對方善意的響應,多半能夠心想事成。因為中國人是交互的,你對他好,他沒有理由不對你好。同樣的道理,一開始就認定對方缺乏誠意,對方十分敏感,一下子就看出來,當然不會誠懇地響應我們,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表現自己的善意,使大傢對我們産生比較良好而深刻的印象,才能進一步建立關係。別人註意我們,卻産生不良的印象,不如不讓他註意,反而更好。所以,我們不但需要引起他人的註意,還需要造成良好的觀感。
不僅自己嚮善,還要導人嚮善。朋友的美德,應該替他宣揚;朋友有缺點,要幫助他改正。聞過則喜是一種美德,可惜做得到的人委實太少,那我們應該怎麽辦?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無自辱焉。”意思說,當朋友有過錯的時候,要忠誠地勸告他,要好好地開導他,如果他不接受的話,那就要停止,不要去自取其辱啊!
指出朋友的缺點或錯誤時,要先贊美他,然後批評他,最後再贊美他,這樣他纔樂於接受。也可以藉用別人的話來批評對方,譬如,“有人說你相當不近人情,但是我的感覺完全不是這樣”或者“我看你整天忙於工作,偏偏有人還在批評你偷懶……”,這樣就可以弱化批評的語氣。
想改掉朋友的壞毛病,最好以身作則,讓其耳濡目染,慢慢自己調整。因為朋友之間是互相影響的,我們常常告誡別人,謹防交友不慎,就是因為不好的朋友會給我們帶來不好的影響。我們把這種朋友斥之為狐朋狗友,而把那些能帶給我們好的影響的朋友稱為益友。我們要影響對方,必須先瞭解他的背景和立場,主動給予配合,才能讓他樂意接受。盡可能發現彼此相似的地方,最好能找出他的優點,逐漸喜歡他、關心他。當這些反應傳給他以後,他也會有所回饋。彼此都伸出友誼之手,産生交互作用。先承認他言之有理,讓他瞭解我們並不是存心要改變他。然後曉以道理,使他覺得如果換一個角度看也有另外一番道理。當他身心放鬆的時候,趁機讓他自己改變,通常比較容易收效。
表達善意要多替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場,別人才可能依據交互精神,同樣站在我們的立場來合理地回應。大傢都將心比心,交集的範圍加大,彼此有共識,當然容易溝通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任何人凡事衹想到自己而不考慮他人,必然被視為自私自利而得不到他人的支持和歡迎。
想想自己,也想想別人,才能合理兼顧各方面的利益,合乎將心比心的原則。有一句話很通俗,“前半夜想自己,後半夜想別人”。不過有些人前半夜想自己,想着想着就睡着了,從來沒有想過別人。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北京大學出版社 |
|
|
引言 | 中西方的人際關係大不相同(1) | 中西方的人際關係大不相同(2) | 人際關係需要倫理道德規範 | 首先要瞭解中國人的特性 | 聽話不如“看”話 | “隨便”並不隨便 | 不反對並非贊成 | 先弄清對方是誰 | 小心纔不會上當 | 凡事都追求合理 | 圓通而不圓滑 | 遇事先求自保(1) | 遇事先求自保(2) | 就怕吃虧上當 | 衹愛占小便宜 | 自私又愛面子 | 正視自己 | 確定自己要做什麽樣的人 | 處理好自己和自己的關係 | 以實實在在為做人的準則 | 善待他人 | 待人需要誠心 | 待人需要友善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