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山岩上的肖像——聶魯達的愛情·詩·革命   》 第5首      趙振江 Zhao Zhenjiang    滕威 Teng Wei

  為了讓你  聽得見我的話語  它們有時細得  像海鷗在沙灘上的足跡。  項鏈,陶醉的鈴鐺  獻到你像葡萄般柔軟的手上。  我望着自己在遠方的話語。  它們其實更屬於你。  它們像常春藤一樣爬上我痛苦的往昔。  它們這樣攀上潮濕的墻壁。  這淌血的遊戲,是由你引起。  它們正在逃離我陰暗的巢穴。  你無所不在,充滿一切。  它們先於你,占據了你的孤獨,  它們比你更習慣於我的愁苦。  此刻我嚮它們道出對你的訴說  為了讓你聽到它們如同想讓你聽到我。  苦悶的風常常還將它們拖跑。  夢幻的狂飆往往仍將它們橫掃。  在我痛苦的聲音中你會聽到別的聲音。  古老的口中的哭泣,古老的乞求的血滴。  伴侶啊,愛我吧。跟着我,別將我拋棄。  伴侶啊,跟着我,在這苦惱的波濤裏。  我的話語會染上你的愛的色彩。  你占據了一切,你無所不在。  我要用所有的話語做成一條長長的項鏈  獻給你潔白的雙手,她們像葡萄一般柔軟。  導讀:  這首詩是獻給阿爾貝爾蒂娜的,詩人將這首詩寫在擡頭為公共教育部的紙上,其內容與第一版《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絶望的歌》所輯完全相同。  本詩開篇以兩個比喻代指詩人的語言:海鷗在沙灘上的足跡,常春藤。當詩人處在“苦惱的波濤”裏時,他的語言是迎着“苦悶的風”,迎着“夢幻的狂飆”的,而此時“染上愛的色彩”的話語以及那雙白色的手溫柔地瓦解了“苦悶的象徵”體係。手被比喻成葡萄,並反復作為感官享受的象徵,這個象徵也出現在第十三首詩裏。詩人以葡萄和水果作比喻來代表觸覺、味覺和視覺的愉悅。詩人的語言是這首詩的主題。這些語言表達了愛情的痛苦和悲傷。詩人呼喚這個女人愛他,陪伴他。這個女人最終占據了一切空白,而語言則成為她手上的項鏈。結尾與第二節相呼應。  [返回目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紀念聶魯達百年誕辰 1676米長詩化作紀念情懷紀念智利詩人聶魯達誕辰百年朗誦會舉行前言(1)
前言(2)愛·欲Amores y Deseos愛與性的初識
總是傷感的無言(1)總是傷感的無言(2)總是傷感的無言(3)
“致命”的誘惑(1)“致命”的誘惑(2)寂寞圍城·圍城寂寞(1)
寂寞圍城·圍城寂寞(2)寂寞圍城·圍城寂寞(3)受傷的“螞蟻”(1)
受傷的“螞蟻”(2)受傷的“螞蟻”(3)最後的歸宿(1)
最後的歸宿(2)第1首第2首
第3首第4首第5首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