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跌宕起伏的一生:悲情曹雪芹   》 第九章 十年生死兩茫茫(5)      徐淦生 Xu Gansheng

  範師爺請雪芹坐下,馬上就有兩個僕人獻上時鮮的水果四盤,各種幹果小吃四種,香茶一碗。範師爺伸手讓了讓,然後說:“請曹師爺賜教。”
  “有一位叫張福的老漢狀告你們老爺強占他女兒,是怎麽回事?”
  “噢,就為這件事,我知道,張福老漢到上元縣告過一狀了,官司打輸了,他又告到府裏了,那也贏不了。他女兒是這府裏買的丫環,這孩子跑了,張老漢反來告我們老爺,這不是豈有此理嗎?”
  雪芹大為驚訝:“是你們傢的丫環,有何為憑?”
  “賣身契呀。”
  “你拿來,我看看。”
  “好好。”範世鐸走到書案前,拉開抽屜馬上就拿出來一紙文書,遞給雪芹。
  雪芹看了看確是一紙賣身契,衹是張福名下的手紋有些模糊不清。
  雪芹無可奈何地離開了張傢。他想張福狀子上寫的明明是強占民女,會是誣告嗎?而且憑白誣告江寧的首富、巨商,他有這份膽量嗎?既然讓核實落案,就一定找一趟張福老漢。在一條骯髒破舊的小巷深處,找到了張福,張福是個小老頭,衣衫襤褸,滿面愁容,鬍子拉碴,一看就是個老實人,窮苦的貧民百姓。張福知道雪芹是知府衙門的師爺之後,“撲通”一聲雙膝跪倒:“曹師爺,我看您面善,一定是個好人,您可得給我們做主啊!”
  雪芹扶起老漢:“張老漢請起,有話你慢慢說。”
  張福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了一陣子,然後說:“一年多之前,我女兒阿江在門前做針綫,正遇見張永茂從門前經過,他故意誇我女兒綉的花兒好,葉兒好的。阿江害怕急忙回來了。可是沒過了三天,就有個範師爺來下聘,說張永茂要討阿江做小妾,阿江纔十七歲,張永茂一個老不死的已經六十多歲了,再一說,我女兒已經許了人傢了,年底就要過門。我怎麽能一女許兩傢。當然回絶了範師爺。可是沒想到當天夜裏他們就來抓人,說我去年就賣了阿江,阿江私自逃回來,故而來抓人,還拿了一張賣身契約為憑。我何曾賣過女兒,又哪裏在賣身契上按過手印,分明是張永茂仗勢欺人,霸占民女……”
  “可張傢說阿江又逃了,如今她人在何處呢?”
  “這……”張老漢一時語塞。
  恰在這時走進來一個青年人。見雪芹在座,他衹點了點頭便進到裏屋。張老漢緊跟着也追了進去。
  雪芹聽見他們在裏屋嘁嘁喳喳說了一陣,青年人出來,嚮雪芹請了個安,一言未發揚長而去。
  張老漢也從裏屋出來,跟雪芹說:“這就是阿江的女婿,是他把阿江藏起來了。藏在哪裏連我都沒告訴。”
  核實衹能到此,但是兩造所說完全相反,怎麽落案。雪芹衹好來到曹佩之的簽押房裏,嚮知府大人稟報經過。
  曹佩之問雪芹:“這件案子,你打算如何落案呢?”
  “分明是張永茂仗勢欺人,應該治他個強占民女的罪。”
  “有何為憑?”
  “契約上的手紋衹是墨跡不清,並非張老漢的指紋。”
  “誰人、何物可以證明不是張老漢的指紋?”
  “這……”
  “雪芹哪,你坐下。你是初涉仕途不解其中的奧妙,尤其是地方上的事。有句話你一定聽說過,叫‘衙門口朝南開,有理沒錢別進來’,張老漢一方所訟不實,證據不足,張永茂上元首富,況且他在京裏有靠山,連兩江總督尹大人都讓他三分,何況我這小小的四品知府呢?這種事衹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你明白了嗎?再一說,女子總是要出嫁的,是嫁一個窮小子為妻,還是嫁給一個富商為妾,到底哪樣算好呢?我看這種事兒誰心裏都明白。”
  "......"
  “唉——好了,好了,你把宗捲交給張書吏,我讓他來了結此案吧。”
  雪芹回到自己的房中怨氣難消,他抓過紙筆揮毫寫道:“鬍塗官亂判鬍塗案。”他看看這幾個字靈感突發,心裏想:“嘿!這不是一回書的回目嗎,《金陵十二釵》中為什麽不能有貪官、污吏、冤獄、豪俠?對,如蒨不是也讓我搜集軼聞軼事為寫小說。”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資料來源】中國華僑出版社
惟大磨難鑄就大英才(1)惟大磨難鑄就大英才(2)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1)
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2)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3)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4)
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5)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6)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7)
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1)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2)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3)
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4)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5)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6)
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7)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8)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9)
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10)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11)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12)
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13)第三章 燕雀齊飛殘月天(1)第三章 燕雀齊飛殘月天(2)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