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典 》 三國志通俗演義嘉靖壬午本 》
姜維避禍屯田計九犯中原
羅貫中 Luo Guanzhong
於是,郤正見姜維欲殺黃皓,急止之曰:“大將軍位居極品,承繼武候之職,何故造次?若天於萬一不容,必為反臣耳。”維謝曰:“先生訓誨是也。”遂同回。次日,後主與黃皓在後園飲宴,維引數人徑入。早有人報知黃皓,皓急避於湖山之側。維至亭下,拜了後主,泣淚而奏曰:“臣睏鄧艾於祁山,陛下連詔三次,召臣回朝,未審聖意如何?”後主默然無語。維又奏曰:“黃皓姦巧專權,乃靈帝時十常侍也。陛下遠則鑒於趙高,近則審於張讓。陛下早將此人殺之,天下自然清平,中原方可恢復矣。”後主笑曰:“黃皓乃趨走小臣耳,縱使專權,亦足如何?昔者董允常切齒恨皓,聯常怪之。卿何足介意?”維叩頭奏曰:“陛下今日不殺黃皓,禍不遠也。”後主曰:“‘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卿何不容一宦官耶?”後主遂令近侍於湖山之側,喚出黃皓至亭下,命拜姜維伏罪。皓哭拜維曰:“某早晚趨侍聖上而已,並不敢犯國政。明公休聽外人一面虛詞,欲殺某也。乞明公憐之!”於是黃皓叩頭流涕。
維羞慚而出,來見郤正,備言此事。正曰:“將軍禍不遠矣。將軍若危,國傢隨滅!”維曰:“先生以何策,可保國安身也?”正曰:“將近隴西有一去處,名為沓音塔中,此地極其肥壯。足下何不效武侯屯田之計也?可奏知天子,前去沓中屯田,一者,得麥熟以助軍食;二者,可以盡圖隴右諸郡;三者,魏國不敢正視漢中;四者,將軍在外掌握兵權,人不能圖之;五者,足以避其禍亂也。此乃保國安身之法,可早行之。”維大喜,逐出席拜謝曰:“先生金玉之言也。”次日,姜維奏後主,求沓中屯田,效武侯之事。後主從之。
維遂還漢中,聚諸將曰:“吾纍出師因糧不足,未能成功。今吾提兵八萬,往沓中種麥,以為屯田,後圖進取。因汝等久戰勞苦,把關生受,不如斂兵聚𠔌,退守漢中二城。魏兵千裏運糧,經涉山嶺,自然疲乏,疲乏必自退矣。吾卻引兵自後擊之,無有不服。”遂命鬍濟屯漢壽城,王含守樂城,蔣斌守漢城,蔣舒、傅僉同守關隘。維分撥己畢,自引兵八萬,來沓中種麥,以為久計。
卻說鄧艾聽知姜維在沓中屯田,於路下四十餘營,連絡不絶,如長蛇之勢。艾遂令細作相了地形,畫成圖本,寫表一道,入洛陽奏知魏主曹奐。晉公司馬昭見之,大怒曰:“姜維九犯中原,不能剿除,是否心腹之患也!”賈充曰:“姜維深得孔明傳授,急難退之。須得一智勇之將,以刺此人,可免動兵之勞也。”昭曰:“然。吾亦欲如此,奈無其人也,故使恣意。”從事中郎荀勖音旭應言曰:“明公為天下之主宰,宜仗義以伐無道。今蜀主劉禪溺於酒色,惟用黃皓專政,大臣皆有惑亂之意。今姜維在沓中屯田者,乃為此也。若令大將伐之,無有不勝,何故求刺客而除害?非所以行於四海也。”昭大喜曰:“此言最善。吾欲伐蜀,誰可為將?”荀勖薦曰:“鄧艾乃世之良纔,更得鐘會為副將,大事無不成矣。”昭大喜曰:“此言正合吾意。”乃召鐘會入,而言口:“否欲令汝為大將,去伐東吳,可乎?”會答口:“主公之意本不伐吳,而實欲伐蜀也。”昭笑曰:“子誠然識我心也。既然如此高明,肯效力乎?”會曰:“某料主公欲去伐蜀,已畫圖本在此。”昭展引開視之,但見伐蜀之法,於路安營下寨之處,屯糧積草之鄉,自何而進,從何而退,一一皆有法度。昭看了大喜曰:“真良將也!可與鄧艾收川,若何?”會曰:“願竭忠誠以報主公。奈蜀川道廣,非一路可進,當與鄧艾分兵各進可也。”昭遂拜鐘會為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關中人馬,調遣青、徐、兗、豫、荊、揚等處。昭即時差人持節,令鄧艾為徵西將軍,都督關外隴上,使約期伐蜀。
次日,司馬昭於朝中計議此事,文武官僚皆面面相覷,人人變色,俱不肯伐蜀。忽一人出曰:“姜維九犯中原,折傷多少魏兵,衹今守禦尚自未保,何況深入山川險危之地,自取禍亂也?切不可行之!”昭視之,乃前軍鄧敦也。昭勃然大怒曰:“吾與國傢除害,正欲興仁義之師,伐無道之主,汝安敢逆吾意耶!”叱武士牽出斬之。須臾,呈鄧敦首級於階下。衆官失色。昭曰:“汝諸文武,勿生驚疑。吾自徵東定奪以來,息歇六年,治兵繕甲皆已完備,欲伐吳、蜀久矣,今日論之,吳地廣阔,況兼下濕,攻之稍難。不如先定其蜀,三年之後,乘順流之勢,水陸並進,此‘滅虢取虞’之道也。吾料西蜀將士,守成都者八九萬,守邊境者不過四五萬,姜維屯田者不過六七萬。今吾已令鄧艾引關外隴右之兵十餘萬,絆姜維於沓中,使姜維不能東顧;遣鐘會引關中精兵二三十萬,直抵駱𠔌三路空虛之地,以襲漢中。今蜀主劉禪昏暗,邊城外破,士女內震,其亡可知也。”衆曰:“然!”
卻說鐘會受了鎮西將軍,起兵伐蜀。會恐有泄機謀,卻以伐吳為名,乃令青、兗、豫、荊、揚五處各造大船;又遣唐咨於登萊等州傍海之處,拘集海船。司馬昭不知其意,遂召鐘會問之曰:“子從旱收川,何用造船耶?”會曰:“蜀若聞我兵大進,必求救於東吳也。故先布聲勢,作伐吳之狀,吳必不敢妄動矣。一年之內,蜀已破,船己成,而伐吳豈不順乎?”昭大喜,選日出師。此時景元四年秋七月初三日,鐘會出師。司馬昭送之於城外十裏方回。有西曹掾邵悌曰:“乞退左右,敢伸一言。”昭乃屏退左右。悌曰:“今主公遣鐘會領十萬兵伐蜀,愚料會志大心高,若專獨權,恐有不然。何不使人同領其職?”昭大笑曰:“吾豈不知耶?”悌曰:“主公既知,何使其獨權無疑也?”司馬昭言無數句,以釋其疑心。未知其言若何,且聽下回分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話說三國 |
|
|
前言 | 序 | 引 | 三國志宗僚 | 捲之一: 祭天地桃園結義 | 劉玄德斬寇立功 | 安喜張飛鞭督郵 | 何進謀殺十常侍 | 董卓議立陳留王 | 呂布刺殺丁建陽 | 廢漢君董卓弄權 | 曹孟德謀殺董卓 | 曹操起兵伐董卓 | 虎牢關三戰呂布 | 捲之二: 董卓火燒長樂宮 | 袁紹孫堅奪玉璽 | 趙子竜磐河大戰 | 孫堅跨江戰劉表 | 司徒王允說貂蟬 | 鳳儀亭布戲貂蟬 | 王允授計誅董卓 | 李傕郭汜寇長安 | 李傕郭汜殺樊稠 | 曹操興兵報父仇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