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華麗血時代 》
兇徒橫虐 惡貫滿盈(5)
梅毅 Mei Yi
當了皇帝,自然要大會群臣進行朝會。第一天朝會,“王偉請立七廟”。
侯景一愣:“什麽是七廟?”
王偉解釋:“凡作天子,一定要立廟祭祀以前七輩的靈牌。”
侯景抓耳撓腮想了半天,說:“我衹記得我爸名叫侯標……而且,他的遊魂遠在朔州,怎麽會大老遠來江南這裏吃冷豬肉?”
衆人皆笑,都覺得侯“皇上”挺幽默。其實,侯景不是幽默,是實話實說。
還好,一位跟隨侯景多年的老兵知道侯景他爺爺名叫乙羽周(匈奴名),至於以上四世“皇祖考”名諱,王偉就自己瞎編了,管他侯登侯頭侯皮骨,大紅牌位描金漆,供在神廟擺着就行。
侯景當了“皇上”,一點也不快樂,這位“不滿七尺、眉目疏秀”的跛子不愛穿金挂銀着禦服,他喜戴白紗帽,披青布袍,牙梳插髻,樸素得像個門人。在巨大的禦床之上,他常常放置鬍床,“著靴垂腳坐”——鬍人沒有習慣像當時的漢人“跪坐”(日本人現在的“坐式”,是和古代中國人一樣的),所以侯景為了舒服把“鬍床”又放在床上。至於娛樂,侯“皇帝”也就吹吹鬍笛、牛角,有時單馬在宮中馳騁,最多也衹能去華林園彈鳥為樂。即使如此,“忠臣”王偉老大不高興,“諫勸”說帝王不可輕出,使得侯景極其鬱悶,成日埋怨:“他媽的我沒事當什麽皇帝,怎麽覺得跟做囚犯差不多1從前做“丞相”,侯景在西州大開府門,“文武無尊卑皆引接”,入宮之後,“非故舊不得見,由是諸將多怨望。”
公元552年3月,湘東王蕭繹嚴命王僧辯等人東擊侯景。諸路大軍齊發尋陽,“舳艫數百裏”。陳霸先率甲士三萬,舟艦兩千,自南江出湓口,與王僧辯於白茅灣合軍,“共讀盟文,流涕慷慨”。梁軍侯瑱一部首發得利,攻剋重要軍事據點南陵、鵲頭二戍壘。不久,大軍齊發,賊將侯子鑒心懼,奔還當塗。
侯景早先派出的將領謝答仁進攻東陽的劉神茂,附近梁將要來救,“(劉)神茂欲專其功,不許,營於下淮”,想在平地與謝答仁對决。侯景賊軍最擅長的就是野戰,劉神茂屬下又多北人,雙方一開戰,劉神茂大敗,不得已,劉神茂衹能開城嚮謝答仁投降,被囚送建康。侯景見之,咬牙切齒,專門為劉神茂特製了一臺大閘刀,背厚刃細,“先進其足,寸寸斬之,以至於頭”,切羊肉片一樣慢慢把這位反反復復的小人折磨而死。劉神茂本來衹是馬頭地方的一個“戍主”,相當於梁朝一個民兵連長或炮樓樓長,頂多助理副股級。正是他首勸侯景入梁,發江南之巨禍,竟也位至三公(司空)。還甭說,他的司空一職是簡文帝在位時詔書任命,具有“合法性”。叛侯景後,劉神茂又想在新主子蕭繹面前搶頭彩立大功,好運已盡,壞事做絶,最終變成“羊肉片”。
王僧辯軍隊一路皆捷,進至蕪湖,賊將張墨不戰棄城而逃,侯景聽報,大懼,下“詔”赦湘東王蕭繹等人“無罪”,聞者皆笑。弒了簡文帝,又廢了蕭棟,手裏沒了蕭傢皇統的幌子,再“下詔”管屁用。
賊將侯子鑒據姑孰抵拒梁軍。侯景不放心,又派兩千多兵馬馳援,並想自己親去姑孰督戰。他派人警告侯子鑒:“梁人善水戰,莫與爭鋒;如能步騎陸戰,必可敗敵。一定要於岸上結營,誘引敵船入港。”侯子鑒聽話,捨舟登岸,閉營不出。王僧辯等人也不着急,在蕪湖附近的江面上停留十多天,也以靜製靜,動也不動。侯子鑒大喜,回報侯景:“梁人畏懼我們兵強,看樣子要乘船逃跑,如果不出擊,就讓敵人跑掉了”。侯景求勝心切,復下令讓侯子鑒準備上船追擊梁軍。
王僧辯水軍慢慢駛至姑孰,侯子鑒率萬餘步騎渡洲上岸,於岸上挑戰,同時,他又以千艘窄長小船裝載軍士,準備隨時乘勝逐戰。
王僧辯揮令旗,梁軍數千小船皆一齊退縮,衹留大艦“夾泊兩岸”。侯子鑒賊軍見此情景,以為梁軍敗逃,爭相擠上船,猛搖劃槳,速度飛快,駛嚮梁軍。此時,梁軍兩岸邊巨艦起錨,盡斷其退路。雙方於江中大戰,梁軍自然得勝,賊兵淹死、被殺數千,侯子鑒僅以身免,敗逃回建康,收散兵逃將據東府抵拒。
梁軍乘潮入淮,已經抵至建康郊外禪靈寺。
聽聞侯子鑒敗訊,侯景“大懼,淚下覆面”,拉起一床被子蓋住頭,躺了好久纔起身,嘆息道:“這小子真害了你大爺我1(誤殺乃公)即便如此,侯景仍未完全慌神,他派人搜集無數小船,塞滿石頭,沉於河中以塞淮口。同時,又沿淮河作城,自石頭城一直到朱雀桁,十餘裏長的範圍內,樓壘密佈。
陳霸先自告奮勇,率軍入據北岸,在石頭城西面落星山立柵。梁軍諸部步步為營,連築八壘,直出石頭城西北。
公元552年3月19日,侯景率一萬多士兵,鐵騎八百餘匹於西州之西布陣,準備與梁兵决戰。陳霸先又獻計,分兵誘敵,以衆擊寡。侯景揮兵,直衝梁將王僧志陣,想打開一個缺口。賊兵絶望,奮不顧死,殺聲陣陣,王僧志一軍立時動遙關鍵時刻,陳霸先令置弩手兩千於王僧志軍後,萬弩齊發,賊兵不支,射倒一片,餘衆退走。
侯景豁出性命,自率百餘騎,棄槍執刀,左右突陣,與陳霸先做决死一鬥。陳霸先兵陣不動,賊衆大潰。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中華盛事的胎動期(1) | 中華盛事的胎動期(2) | 三分一統晉業興 | 大好江山誰承繼(1) | 大好江山誰承繼(2) | 大好江山誰承繼(3) | “牝雞司晨”朝綱紊(1) | “牝雞司晨”朝綱紊(2) | “牝雞司晨”朝綱紊(3) | 樹欲靜而風不止(1) | 樹欲靜而風不止(2) | 樹欲靜而風不止(3) | 血肉橫飛殺戮始(1) | 血肉橫飛殺戮始(2) | 血肉橫飛殺戮始(3) | 血肉橫飛殺戮始(4) | 攻伐大亂滿京城(1) | 攻伐大亂滿京城(2) | 攻伐大亂滿京城(3) | 你方唱罷我登場(1) | 你方唱罷我登場(2) | 你方唱罷我登場(3) | 你方唱罷我登場(4) | 你方唱罷我登場(5)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