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百傢講壇這張“魔鬼的床” 》
不給你這個雞場下蛋了(1)
馬瑞芳 Ma Ruifang
易中天即便不承認他是被百傢講壇修理出來的,總得承認他是被萬衛和解如光發掘出來的吧。
更確切地說,易中天這個主講人是解如光發現,嚮萬衛推薦,引進百傢講壇,然後漸漸被“重用”的。
解如光曾對記者說到這個過程:“2004年我在鳳凰衛視第一次聽易中天講座,當時一些學者講武漢人的素質,當別人引經據典,用很理論的語言講武漢人意志、品質的時候,易中天說,武漢人每天早晨都要吃一碗熱幹面。他用武漢人吃熱幹面的勁兒,講武漢人的務實和堅韌。我一聽就覺得他不是咬文嚼字的人。是我們百傢講壇需要的人。我們很多學者不太善於用通俗、形象的方式描繪事物。易中天會。”
解如光把易中天這碗“熱幹面”端給萬衛。萬衛立即拍板,請易中天來百傢講壇錄製節目。
於是,編導二組來了講“漢代風雲人物”的易中天。
漢代風雲人物屬歷史學科,易中天屬中文學科,風馬牛不相及。百傢講壇怎麽能交給他這樣的任務?易中天怎能接這樣的任務?
從百傢講壇方面來說,當時中央一套正在播漢武帝的電視連續劇,百傢講壇想“藉勢”,而且百傢講壇的人對大學的學科壁壘不很清楚。
從易中天方面來說,若幹年前他就有《品人錄》出版。品的就是歷史人物。易中天的學術套路跟百傢講壇不謀而合。
更有意思的是,易中天的講課方式還跟百傢講壇不謀而合。
大學校園的學者在學校裏講課都是用學術語言,大衆化、口語化的講述常常被認為沒學問,沒根底,嘩衆取寵。可是,易中天在廈門大學講課時,就敢口語化,大衆化,還敢講一般校園知識分子不大敢講的話,講跨學科的話。他的講課以詼諧生動、妙語如珠著稱,聽他的課需要提前占座。他給學生講戲劇,可以興之所至唱一段。
同樣是大學校園出來的人,為什麽易中天幾乎沒經過編導“培訓”、“修理”,就跟電視講座一拍即合?
因為,易中天跟電視節目確實有點兒天生的緣分。除了在大學講課時敢於在追求學術深度的同時,盡量口語化,生動化,此前易中天寫的書也已經跟一般學術著作不同。
他詼諧地宣佈:我不給你這個“雞場”下蛋了。
哪個“雞場”?
純學術研究的“雞場”;
高踞象牙塔的“雞場”;
不考慮廣大讀者需求的“雞場”。
現在的高等學校,有點兒像一個一個養雞場,統一的雞捨,統一的飼料,統一的管理,統一的下蛋要求。哪一級老師一年要發幾篇文章,發在哪一級報刊上,都有明確的、細緻的、條條杠杠的要求。唯獨沒有這樣的要求:你發表的文章有多少讀者?老百姓喜歡嗎?
現在的高等學校,許多教師點燈熬油寫出來的書,或者得自己掏錢出,或者靠申請來的科研經費出。也不過就出千把本。或者沒有稿費,或者獲得少量稿酬。出書往往是為了提職稱,常常也衹能用來提職稱。
易中天是搞美學的,他的代表性專著《<文心雕竜>美學思想論稿》,衹印了三千册。他的《藝術人類學》得了首屆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把他送上“正高”位置。但易中天是個不安分的人,喜歡動腦筋的人。他並沒躺到這個全國奬上睡大覺,或者沿着這個成功套路繼續“成功”。他反而發現,費那麽大精力寫出來的書,衹有少數同行在看,中文係其他專業的老師都不看!廣大讀者更是沒人問津。
易中天想:如果寫出的書沒人看或極少數的人看,寫它做啥?
易中天雄心勃勃地想寫部 《中國美學史》,他發現,要說清楚中國美學史必須弄清楚中國文化和中國人,於是他寫了隨筆體《閑話中國人》。上海文藝出版社居然接受了,出版了,付稿酬了,引起反響了。易中天一鼓作氣,陸續寫出《中國的男人和女人》、《讀城記》、《品人錄》。2000年上海文藝出版社把這四部書作為“品讀中國書係”推出。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傢講壇 |
|
|
一 誰是最受歡迎的主講人(1) | 一 誰是最受歡迎的主講人(2) | 二 為什麽必須觀衆喜歡(1) | 二 為什麽必須觀衆喜歡(2) | 三 《百傢講壇》是不是“魔鬼的床”(1) | 三 《百傢講壇》是不是“魔鬼的床”(2) | 四 學術為什麽要嚮大衆傳播(1) | 四 學術為什麽要嚮大衆傳播(2) | 五 我們應該怎樣走上講壇(1) | 五 我們應該怎樣走上講壇(2) | 六 觀衆想在《百傢講壇》那裏看到什麽(1) | 六 觀衆想在《百傢講壇》那裏看到什麽(2) | “開壇元勳”和“一千零一人”(1) | “開壇元勳”和“一千零一人”(2) | 公路鐵路飯店通票(1) | 公路鐵路飯店通票(2) | “我很高興做學術明星” | “兩大好處”和“一個觀衆” | 於丹“酷評”和“捧哏” | 性情中人易中天 | 易中天神猴也?(1) | 易中天神猴也?(2) | 不給你這個雞場下蛋了(1) | 不給你這個雞場下蛋了(2)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