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书评论 解“毒”于丹   》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何解(3)      Xu Jinru    Yang Haoou

  说完“事君”,我们再以同样的方法来看看“朋友”,其实这里的“朋”与“事”一样是作动词用,这是我们正确理解这句话的重要前提。
  在《论语·颜渊》里有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
  学生子贡向老师问“友”。孔子回答他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孔子的意思是说,如果发现朋友有不是之处,应该对他提出忠告,并且要善于劝导他,这里的“道”是“导”的意思;如果好好劝导他没能达到效果,实在没办法的时候“不可则止”,就不要再勉强,不然就可能要自取其辱了,甚至不仅朋友的交情没有了,还相反倒成了冤家。
  中国文化中的友道精神提倡“规过劝善”,这也是我们现代社会交友、待友的重要原则之一。有错误互相纠正,彼此向好的方向勉励,这就是真正的朋友。但“规过劝善”也要有一定的限度。所谓“过犹不及”,许多事情太过往往其效果并非最佳。不注意对方的反应,抓住对方的不是,唠唠叨叨,没完没了,虽然有可能觉得自己出于一番好意,但实际效果很可能是对方早都难以容忍了。
  看来《论语》说的“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解释为“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好像也不大对了。
  于丹在解释所引的“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时,还出现了一个非常可笑的错误,就是“事君数”中的“事”字,她解释成“有事没事”,这种解法比有人将古文中的“泣涕”翻译为“眼泪和鼻涕”更为荒唐。
  于丹说完《论语》中的那段话后,接着说:
  “你会觉得:我的好朋友应当对我好一点,我也会自觉地对他好一点。你会觉得:你们家有什么私事,比如两口子打架了,为什么不告诉我呢?我可以给你们调停啊!”
  看完这段,大家也许就明白了她是如何让孔子成为“于丹心得”的代言人了。于丹在向大家抛售所谓“于丹心得”的时候,从《论语》中找来了许多经典话语,经过似是而非的重新雕塑后,以改头换面的新论调出现在“心语”(新语)中。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前言孔子是“快乐”哲学的代言人吗(1)
孔子是“快乐”哲学的代言人吗(2)孔子是“快乐”哲学的代言人吗(3)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是最简单"吗(1)"《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是最简单"吗(2)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是最简单"吗(3)孔子说的"礼"是指"礼节"、"礼让"吗(1)
孔子说的"礼"是指"礼节"、"礼让"吗(2)孔子说的"礼"是指"礼节"、"礼让"吗(3)
孔子说的"礼"是指"礼节"、"礼让"吗(4)质疑于丹对“士”的解释(1)
质疑于丹对“士”的解释(2)质疑于丹对“士”的解释(3)
“君子喻于义”中的“义”能理解为“适宜”吗(1)“君子喻于义”中的“义”能理解为“适宜”吗(2)
“君子喻于义”中的“义”能理解为“适宜”吗(3)“冕”就是指当官吗(1)
“冕”就是指当官吗(2)“冕”就是指当官吗(3)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何解(1)“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何解(2)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何解(3)“天人合一”和“天人和谐”是一个意思吗(1)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