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一瞬集   》 第23節:評2006流行語(6)      蔣子竜 Jiang Zilong

  5、現代科學研究證明:“你傢中的多數塵埃,都是你的死皮。”(《通俗小說報》)
  ——這麽說,美容店裏的塵埃最多。
  惡搞之語
  2006年“惡搞”成風,因此“惡毒的話”也就少不了。
  1、“在此亂拋垃圾者將遭惡運纏身,行街摔死,賭錢輸光,生意失敗,百病纏身,老婆走佬,老公失蹤,傢宅不寧,人畜不安!”
  ——此是深圳皇崗上圍二村屋墻上的標語。國人隨時隨地製造垃圾的能力,以及隨時隨地亂拋垃圾的習慣,已經激怒另一部分國人,覺得怎麽咒駡都不解氣。然而駡歸駡,情況卻未見有多少好轉,這是得益於一種頗為皮實的“垃圾性格”,垃圾不怕髒,難道還怕駡嗎?
  類似的還有:“寧添十座墳,不添一個人!”“該紮不紮,房倒屋塌;該流不流,扒房牽牛!”(摘自《檢察風雲》)這是強製計劃生育的標語,能用這種手段對付生孩子,可想而知那個地方的生育率一定很高,而且生出來的孩子生命力極強,即所謂“惡嚮膽邊生,一報還一報”。
  2、“把山西挖空了,就到北京當富翁。”
  ——這更像是一種恐怖話語。北京流傳着這樣的新聞,80多個山西煤老闆,提着滿箱的現鈔進京,看到哪座大樓好,就擡手一比劃,這個洞眼兒從下到頂我都要了!暴富的人,富了必暴。暴發戶進京的多了,讓首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見識了更多的“財富故事”。
  3、“賬單要寫得清楚些,而藥方不妨寫得潦草些。”
  ——中年醫生嚮新來的青年醫生傳授經驗,本該治病救人的醫生,反成了高額醫療費坑害患者的幫兇,實屬可惡。這確是一句惡語。難怪關於治病難的順口溜特別多,“救護車一響,兩頭豬白養”;“割個闌尾炎,白耕一年田”。於是有人就衹好“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見閻王……”
  4、為了2008年的奧運會,北京完成了《菜單英文譯法》討論稿,各飯店紛紛中譯英,什麽驢唇不對馬嘴的令人惡心的乃至嚇人的菜名都出來了:“四喜丸子”成了“四個高興的肉團(Four Gladmeat Balls);“宮保雞”成了“政府虐待雞”(Gov ernment abuse chicken);“生魚塊”成了“砍那陌生的魚”(Chop the strange fish);“童子雞”成了“還沒有性生活的雞”;“紅燒獅子頭”成了“燒紅了的獅子腦袋”;“麻婆豆腐”成了“有滿臉麻子的女人製作的豆腐”……(羊城晚報)
  ——奧運會的比賽衹有一個月,而北京奧運會的好戲早已經開場了,關心奧運的人們可不要錯過喲。
  5、“養一個兒子是養一個豺狼,養一個孫子是養一條螞蝗,養一個媳婦是養一個娘娘。”
  ——這是流行於武漢的一個說法,我之所以把它列為第五大惡語,是因為這句話表達了當下社會一種較為普遍的老人與子女的矛盾。傳統習俗是“養兒防老”,“有子萬事足”,而現在卻倒過來竟有了“啃老族”:“一直無業,二老啃光,三餐飽食,四肢無力,五官端正,六親不認,七分任性,八方逍遙,九(久)坐不動,十分無用。”什麽叫“轉型期”?陰陽轉換,老幼轉換,貧富轉換,倫理道德轉換……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碎語嘮叨說隨筆第2節:序第3節:徵服和被徵服(1)
第4節:徵服和被徵服(2)第5節:徵服和被徵服(3)第6節:再讀嶽飛(1)
第7節:再讀嶽飛(2)第8節:再讀嶽飛(3)第9節:腌菜何以成“王”(1)
第10節:腌菜何以成“王”(2)第11節:腌菜何以成“王”(3)第12節:腌菜何以成“王”(4)
第13節:2004年的語錄(1)第14節:2004年的語錄(2)第15節:2005年的語錄(1)
第16節:2005年的語錄(2)第17節:2005年的語錄(3)第18節:評2006流行語(1)
第19節:評2006流行語(2)第20節:評2006流行語(3)第21節:評2006流行語(4)
第22節:評2006流行語(5)第23節:評2006流行語(6)第24節:穎影(1)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