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中國古代社會   》 (二)城市交換經濟的興起 2.貨幣和城市興起      何茲全 He Ciquan

  交換的最古老的形式,是以物易物。在氏族部落時代,就已有以物易物的交換存在。
  逐漸出現一種物品成為各種物品交換中的媒介,各種物品的價格都由這種物品來衡量。這種物品起了貨幣作用,而且逐漸成為貨幣。這種成為貨幣的商品,通常都是人人喜愛的裝飾品或最常使用的生産工具。
  中國最早使用的貨幣是貝。周金●卣銘文有:“遽伯●作寶[阝奠]彝,用具十朋又四朋。”●卣大約是周成王時代的器物。這個銘文說明,周時已用貝作貨幣。貝在甲骨文中也常見,可能貝在殷商已用作貨幣了。
  周景王曾鑄大錢,《國語·周語下》:“景王二十一年將鑄大錢,單穆公曰:不可。……王弗聽,卒鑄大錢。”但這些文書所載,究竟有多大真實性,已很難考定。出土的實物,最早的不過春秋早期,出土的大量的金屬貨幣是戰國時期的。可以肯定的說,春秋戰國之際,是金屬貨幣猛然流通的時期。這和當時商業交換的發展是一致的。
  春秋戰國時期各地流通的貨幣有刀、布、錢和爰金。刀的流通地區以齊國為主。隨着齊國商品交換的發達,刀的流通地區擴大到趙、燕(今山西、河北)並遠及遼東和朝鮮北部,布的流通【133】地區,是黃河中遊地帶。這地區內有衛、鄭、晉、宋等諸侯國,是商業交換發展的地區。《詩·衛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所抱的布不是布匹的布,而是貨幣的布。圜錢比較後起,它的流通地區是刀、布流通的地區。爰金是楚國的貨幣,在楚國地區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流通。(參看王毓銓教授《我國古代貨幣的起源和發展》)。
  交換的出現和發展,促使貨幣産生;貨幣的使用和流通又方便了交換,促使交換發展。
  春秋戰國之際,隨着商業交換的發展,經濟性質的城市也興起了。水陸交通也發展起來。在水陸交通的樞紐地區的城邑經濟性質的城邑興起和發展的特別迅速。最突出的例子,是陶的興起。
  春秋以前,諸侯國傢多是些城邦小國,以城邑為中心加上附近的郊野就構成一個國傢,國與國之間就是些荒野。但國與國之間的道路總是有的。據《國語·周語》所載,西周時期對道路的修整和沿途館捨的修置已加註意,道路兩旁都種植樹木。這可能有春秋時期對道路的理想的影子,但像《尚書·酒誥》所說,妹土地方的人既然“肇牽車牛,遠服賈”,牽着車牛到遠處去交易,道路總是有的。
  春秋時期,各國國君盟會頻繁,戰爭頻繁。他們盟會、戰爭所走的路綫,大約也都是各國的交通道路。秦國軍隊經過周去偷襲鄭國的道路,也正是鄭國商人去周地作生意的道路。不然他們就不會相遇。鄭國地處中原,商業發展也比較早,也是各國間交通的樞紐。鄭國商人可以南賈楚,北賈晉,東賈齊,西賈周,想是以鄭為中心有交通道路通往各地的。在晉楚爭霸時期,無論鄭國怎麽反對戰爭,都無法擺脫的牽連進去,這和鄭國地處南北交通的樞紐不無關係。
  當時陸路上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車,無論戰爭還是經商運轉貨【134】物,主要都是用車。為了行車方便,各國都重視道路的修整。周定王時(公元前606—586年)單襄公奉使自宋去楚,路過陳國,見陳國道路不修,館捨不整,就斷定陳要亡國(見《國語·周語》)。魯襄公三十一年,鄭子産到晉國,曾稱贊晉文公為盟主時“司空以時平易道路”(《左傳》襄公三十一年)。這都說明當時對於修整道路的要求。(參看史念海教授《春秋時代的交通道路》,見《河山集》第67—81頁)。
  在古代,水路交通是遠比陸路為重要的。江、淮、河、濟是四條大水,在今河南、山東、安徽、江蘇北部又有汝水、潁水、菏水、泗水。春秋末年,邗溝的開鑿,連通了江、淮;邗溝嚮北伸展的運河又把江、淮、河、濟、菏、泗連接在一起。這些水道和運河構成一個水路交通網。(參看史念海教授《釋〈史記·貨殖列傳〉所說的“陶為天下之中”兼論戰國時代的經濟都會》,見《河山集》第110—130頁)。
  戰國時期,各國間的交往和貿易關係更加頻繁,交通也更為方便。水陸兩路的運輸量已相當可觀。楊寬教授根據鄂君啓節銘文,認為當時“在運輸的通行證上明文規定陸路以五十輛車為限,水路以一百五十衹船為限,說明戰國中期以後官僚和商人陸運或水運的物資,數量已經很大了。”(《戰國史》1980年第2版第93頁)。
  直到春秋初年,城邑的規模還是不大的。《左傳》隱公元年:“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製,大都不過叁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禮也。”杜註以為“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墻,長三丈,高一丈。侯伯之城,方五裏,徑三百雉。故其大都不得過百雉。”照杜預的解釋,侯伯之城,也就是侯伯的國都,直徑是三百雉,京是鄭的大邑,大都不過叁國之一,就是說不超過百雉,這正是所謂“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百雉是指的城的直徑,就一邊之長,不是周圍的長【135】度。直徑百雉的城,也是非常小的,城邑之中也容不了多少人口。
  戰國時,城邑人口大大增加。趙奢曾說,古時的“城雖大,無過三百丈者,人雖衆,無過三千傢者”,而他那時候(即戰國後期),“千丈之城,萬傢之邑相望也”(《戰國策,趙策三》)。
  春秋以前的城邑,是居民點,是貴族住宅所在地,是宗廟所在地,有為貴族服務的小手工業。春秋戰國時期的城邑,逐步有了市,城邑的性質,除政治性以外,慢慢有了經濟意義。戰國時期,商業成長起來,出現了一些大的商業城市。臨淄、邯鄲、陽翟、洛陽、郢、大梁等都是諸侯國的國都,也都是一地區商業集中的城市。其中臨淄商業城市的性質特別顯著。齊國有魚????之利,又有發達的紡織業,臨淄自然成為魚????、紡織品的集散地。臨淄城集中了衆多人口,熱鬧非常。《戰國策·齊策一》記載蘇秦的話說:“臨淄之中七萬戶。……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蹹踘者。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袵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這雖然是戰國策士們的話,不免誇大,但說明臨淄是當時一個繁榮富實的城市,大約是沒有問題的。
  陶是春秋晚期開始發展起來的一個純經濟性的城市。它不是任何國傢的政治中心。它不是以政治發展起來,而是靠經濟興起。陶居於濟水南岸,邗溝、鴻溝等運河的開鑿,使陶在地理位置上“居天下之中”,水陸交通四通八達。春秋末期,大政治傢范蠡退隱之後,在陶經營商業,十九年中,三緻千金,……遂至巨富。戰國時期,陶是各國爭奪的目標,原因就是它的財富引人垂涎。戰國時人常常說到午道。漢人鄭玄解釋,一縱一橫謂之午。午道大約是指扼據交通要道的十字交叉的地方。楊寬教授認為戰國時期,“在魏趙齊等國之間有着許多交錯的交通大道,當時通稱為午道。”(《戰國史》1980年第二版第92頁)。史念海教授【136】認為“就當時的情況來研究,這一縱一橫的地方當是指陶而言”(《河山集》第119頁)。齊魏秦魏都曾為爭奪陶而戰,後為秦占去。陶和秦一東一西相距甚遠,而秦卻爭這塊飛地,這說明陶這個經濟繁榮的城市的重要性。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言壹 由部落到國傢 一、早期國傢的出現 (一)殷商社會和經濟
(二)周人的早期生活(三)滅商後商周兩族的關係
二、階級分化和演變 (一)貴族(二)國人
(三)衆、庶、民(四)私徒屬
(五)隸臣妾(六)《詩經》中所見各階級的生活
三、井田和土地制度 (一)土地公有製的史影(二)周王、諸侯、貴族土地所有製
(三)公田和私田(四)國與野的不同田製
(五)農業生産工具和技術四、早期國傢形式 (一)王廷和群僚
(二)城邦國傢(三)國(地緣)與傢(血緣)兩係的合一
(四)禮、刑、兵、稅、役貳 古代社會 一、春秋戰國之際的經濟社會變化 引言
(一)農業生産力的飛躍發展(二)城市交換經濟的興起 1.交換和商人的活躍
(二)城市交換經濟的興起 2.貨幣和城市興起(二)城市交換經濟的興起 3.交換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