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千夫所指   》 第23節:不敢說吳清源      孔慶東 Kong Qingdong

  不敢說吳清源
  世界上有那麽十來個人是不能隨便亂說的,比如孔仲尼和李耳,比如耶穌和摩西,比如喬達摩西達多和達摩,比如魯迅和毛澤東……再比如,吳泉吳清源。
  仰慕吳清源的俗人很多,我也是其中之一。當我仰慕吳清源的時候,我知道,我確認:我是俗人。
  我愛下圍棋、看圍棋。我下圍棋,十手中大概有九手是俗手——剩下一手是無理手。所以,我知道我俗,我更知道我離高手有多遠。
  當一個俗人並沒有什麽不好,問題是你要知道並且承認你是俗人。你可以自得其樂於你是俗人,但是你不可因此反而看不起甚至迫害那些不俗的人。
  吳清源可能認為他自己也是俗人,所以,他不是俗人。
  我下圍棋這麽多年,最自豪的一次經歷就是,公元2000年在大韓民國跟李昌鎬對弈了一局。那一局,讓我終生明白了俗手跟國手的差距。然而,李昌鎬比起吳清源來,其境界又如何呢?
  吳清源現在如果跟李昌鎬對弈,或者跟曹薫鉉、聶衛平們對弈,或者跟唐莉、毛佳君等“圍棋美眉”對弈,未必會贏。但是,所有這些國手們美眉們都永遠仰視着吳清源,他是天人。
  有人說:棋是小道。其實,世上哪有什麽固定的小道?任何事業,做大了,便是大道;做不大,便是小道。當皇帝是大道嗎?劉禪同學當皇帝時,皇帝便成了小道。種地是小道嗎?陶淵明先生種地時,種地便成了大道。
  吳清源就是下棋下成了大道的人,所謂“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那個大道。青年男女談戀愛時,都鬼鬼祟祟漫步在小道,等到結婚典禮那天,就唯恐天下不知地前呼後擁走大道了。
  吳清源的大道是什麽?這是不敢亂講的。陝西話裏有句口頭禪:“不敢鬍說。”也許有些人已經悟到了吳清源先生的大道,但是仍然不好亂講,因為真正的大道都是:一說便錯。正像整天滿口馬列主義的人,可能是最不懂馬列主義的叛徒,整天滿口仁義道德的人,可能恰恰是男盜女娼的偽君子一樣。大道是屬於“天機不可泄露”的。吳清源先生說圍棋的精神是“中”也好,是“和”也好,這應該理解為吳清源先生在指引我們去接近大道,而不是說這個“中”,這個“和”就是大道本身了。現代京劇《紅色娘子軍》中有一場“常青指路”,黨代表洪常青為革命女青年吳清華(不是吳清源的妹妹)振臂指路的那矯健英姿並不是大道。吳清華要找到那大道,就還要“衝出黑椰林,跨越三座山,迎着朝陽去,迅跑無阻攔”。吳清華最後找到大道了,但是,大道之上,還有大道……所以鄧小平先生以他那特有的簡潔思維說了一句著名的話:“小道理要服從大道理。”
  下圍棋,就是訓練我們學會“小道理要服從大道理”的最佳方法之一。吳清源先生悟到了這個方法,他“得道”了。我們這些俗人也都想跟着雞犬升天,那是很睏難的。因為吳清源先生一開始下圍棋,並不是要“尋道”的,他衹是要謀生,不過是很真誠的謀生。
  然而,大道居然就藏身在這“謀生”裏了。
  所以,我們是不是不要侈談什麽道不道,什麽精神不精神,而是衹簡簡單單地,先從謀生開始。你謀生謀得真誠了,或者說“等級分”夠了,那個“道”就自然“芝麻開門”了。
  說着說着,竟然說了這麽多。這肯定是越來越遠離吳清源了。適可而止,大概也近乎是“中和”的精神吧。OK,讓我們“打挂”。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評論一:孔慶東的“醉寫術”第2節:“千夫所指”孔慶東第3節:東博書院取經記
第4節:目錄第5節:自序:千夫所指第6節:30年前的月亮
第7節:多情最數王憐花第8節:記得那人同坐第9節:帝國主義的乏走狗
第10節:孔子論廟災第11節:國劇運動第12節:哪兒的大米好吃?(1)
第13節:哪兒的大米好吃?(2)第14節:傳聞的偏差(1)第15節:傳聞的偏差(2)
第16節:2005年總結第17節:讓所有的日子都來吧第18節:人大日記(1)
第19節:人大日記(2)第20節:生命在於靜止嗎?(1)第21節:生命在於靜止嗎?(2)
第22節:慶東舊體詩四首第23節:不敢說吳清源第24節:愚人節遠行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