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年 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楚漢相爭   》 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5)      柏楊 Bai Yang

  6 齊國(田福)宰相田榮,聽說項羽改封齊王田福當膠東王,另封田都當齊王,怒不可遏(把自己的部下封成自己的主人,任何人都會怒不可遏),發兵迎擊田都,田都敗走,投奔西楚王國。田榮不準田福到即墨當膠東王,仍留他在臨淄繼續當他的齊王。可是項羽的威名震動天下,田福害怕,不敢違抗,悄悄溜走,奔嚮即墨就任;田榮對這個懦夫大為冒火。
  六月,田榮攻擊即墨,格殺田福,田榮自稱齊王。這時,彭越在鉅野(山東省鉅野縣)已擁有一萬餘人,誰都不隸屬。田榮授給彭越將軍印信,命他攻擊首府設在博陽的濟北王田安。
  秋季,七月,彭越擊斬田安。於是田榮囊括了三齊(山東省)全部領土(同三晉、三秦一樣,齊國、膠東國、濟北國,都在故齊王國疆土之上,稱三齊)。又命彭越攻擊西楚王國,項羽派大將蕭公角迎戰,被彭越擊敗。
  7 張耳回到襄國(河北省邢臺市)就任常山王。陳餘更為憤怒,說:“張耳的功勞跟我相等,而今,張耳當王,我衹不過封侯,這都是項羽不公平。”於是暗中教張同、夏說,嚮齊王田榮建議:“項羽宰割天下,荒唐得離了譜,把各國將領封成國王,而且都封到富裕地方,反而把原來的國王驅逐到窮鄉僻壤。現在趙王被趕到北方的代縣,陳餘認為違背常理。大王崛起,絶不會允許這種不義的怪事存在。大王如果派軍幫助陳餘,使他攻擊常山王(張耳),使趙歇復國。以後趙國就成了齊國的尾巴,為你捍衛西方。”田榮許諾,撥一部分軍隊給陳餘。
  8 已自封為西楚霸王的項羽,認為韓國(韓成)重臣張良追隨劉邦,而韓成又沒有功勞,所以雖封韓成當韓王,卻不準他前往韓國首府陽翟(河南省禹州市),而攜帶他一齊回到彭城(西楚首都·江蘇省徐州市)。不久,把韓成貶作穰侯(封邑穰縣【河南省鄧州市】。秦王國權傾中外二十年的穰侯魏冉原封邑)。又不久,不知道什麽緣故,又把韓成斬首。
  9 最初,淮陰(江蘇省淮陰市)人韓信,家庭窮睏,自幼便是一個小流氓,沒有善良行為的記錄,所以沒有資格被任命擔任公職,而他又不會經商。有時到別人傢混碗飯吃,有時索性乞討糊口,人們對這個遊手好閑的年輕人,都十分厭惡。有一次,韓信在城外釣魚,連一條也釣不上來,饑餓難忍,被一位洗衣服的老婦人看見,給他一頓飯吃。韓信感激說:“我將來一定重重報答你。”老婦人生氣說:“大丈夫不能養活自己,我可憐你纔請你吃點東西,豈是希望報答?”淮陰街頭,有位大流氓欺侮韓信,說:“你雖然長得高,又帶刀帶劍,心裏卻孬種得很。”找了一個人多的場合,挑戰說:“韓信,你不怕死,砍我一刀。怕死,就從我胯襠下爬過去。”韓信嚮大流氓端詳了很久,然後低着頭從他胯襠底下爬過去,大傢轟然大笑,認為他是個懦夫。
  稍後,項梁渡淮河北上,韓信攜帶他全部傢産——一把佩劍,前往從軍。當一名低級軍官,默默無聞。項梁戰敗(參考前二○八年八月),又歸屬項羽,項羽擢升他當宮廷禁衛官(郎中)。韓信屢次嚮項羽貢獻意見,項羽都不采用。
  劉邦進入漢中,韓信瞭解自己在項羽的西楚王國不能再有發展,於是逃走,投奔劉邦,同樣也不受重視,當一名倉庫管理員(連敖);不知道犯了什麽法,被判死刑。法場上,同時執行的十三人,全都斬首。斬到韓信時,韓信擡頭仰視,正好看到監斬官夏侯嬰,叫說:“主上難道不打算統一天下,為什麽殺壯士?”夏侯嬰吃了一驚,又看他相貌堂堂,立即開釋。相談之下,大為高興,嚮劉邦推薦,劉邦命他當糧食總監(治粟都尉),也並不認為他有什麽特別。韓信常跟宰相蕭何接近,談論軍國大事,蕭何十分欽敬。
  劉邦自到南鄭(陝西省漢中市),將領士兵們,流涕悲歌,思念故鄉,很多人在南下途中就潛逃東歸。韓信揣測蕭何已經嚮劉邦屢次推薦,劉邦並沒有反應,前途到此為止。於是,也棄職而去。蕭何聽到韓信逃走消息,來不及嚮劉邦報告,翻身上馬,親自追趕。有人嚮劉邦報告說:“宰相(蕭何)也開溜了。”劉邦如五雷轟頂,張惶失措,好像失去左右雙手,不知道如何纔好。過了兩天,蕭何纔回來,前來晉見,劉邦既怒又喜,問他:“你為什麽逃走?”蕭何說:“我不是逃走,而是追逃走的人。”劉邦說:“追誰?”蕭何說:“韓信。”劉邦詬駡說:“將領們逃走的有十幾個,你不追,卻去追韓信,他媽的你鬍扯些什麽?”蕭何說:“那些將領不足珍惜,我們很容易物色到。可是韓信這種天下奇才,沒有人可以相比。大王如果打算一輩子當漢中王,可以不要韓信。如果要奪取天下,除了韓信外,再沒有第二個人能幫助你,現在衹看你怎麽决定?”劉邦說:“我當然要回到東方,怎麽能長久悶在這裏。”蕭何說:“必須確定東進政策,對韓信纔有意義,韓信自然會留下來。否則,我們留不住韓信。即令暫時留住,他也終會逃走。”劉邦說:“看你的面子,請他當將軍。”蕭何說:“僅衹當一名將軍,韓信不可能留下來。”劉邦說:“好吧,請他當統帥。”蕭何說:“那太好了。”於是劉邦下令教韓信進帳。蕭何說:“大王待人,素來傲慢無禮,現在任命統帥,竟像呼喚小孩子一樣那麽輕率,韓信所以溜掉,就是為此。大王如果决定,那麽就得選擇一個良辰吉日,沐浴齋戒,設立高臺,然後登臺拜將,典禮隆重。”劉邦承諾。消息傳出,將領們大為歡喜,每人都認為這個統帥高位,非自己莫屬。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楚漢相爭》導讀公元前二一○年 辛卯(1)公元前二一○年 辛卯(2)公元前二○九年 壬辰(1)
公元前二○九年 壬辰(2)公元前二○九年 壬辰(3)公元前二○九年 壬辰(4)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1)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2)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3)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4)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5)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6)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1)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2)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3)
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4)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5)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1)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2)
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3)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4)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5)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6)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