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盛世之毁——甲午战争110年祭   》 东洋帝国——同光兴盛时的日本(1)      许华 Xu Hua

  为今日计,如能以和好牵制二虏(指美国和俄国),乘隙实行富国强兵,开垦虾夷(北海道),夺取满洲、朝鲜,吞并南方,然后挫败美国,制服欧洲,就将无往而不胜……方今急修武备,一旦军舰大炮大体充实,即可开垦虾夷……乘隙夺去勘察加、鄂霍茨克,晓谕琉球……责成朝鲜纳币进贡……北则割据满洲之地,南则占有台湾、吕宋诸岛(菲律宾)……
  ——吉田松阴·19世纪50年代中期
  继承列祖列宗之伟业,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
  ——明治《天皇御笔信》
  在清朝洋务运动期间,欧美各国群雄并起、走向大力扩张的帝国主义道路之际,中国大陆东北边也逐渐崛起一个帝国,那就是甲午战争主角之一的日本。%%%%倭寇
  日本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唐朝时就曾派遣唐使来华系统学习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礼仪等等。14世纪以来,日本进入分裂时期(史称“南北朝时期”),其西南部封建诸侯趁元末明初中国内乱之际,组织武士、浪人、商人到中国沿海剽劫,史称“倭寇”和“倭患”。后因遭受明王朝的沉重打击,不敢轻易来犯。
  明嘉靖年间,中国朝政逐渐紊乱、衰落,日本社会也进一步分裂为“战国时期”。日本对华侵扰复活,倭寇勾结中国朝廷和沿海的贪官、奸商、奸细,里应外合,进行剽劫,成为中国历史上倭患最为严重的时期。
  1555年,山东登州卫指挥佥事戚继光(1528~1587年)调任浙江抗倭。著名的“戚家军”与俞大猷所部密切配合,1561年平息浙东倭患,1562年平息福建倭患,1564年平息安徽、广东倭患。1573年张居正出任首辅后,进一步重用名将,消除倭患。
  丰臣秀吉时代,日本还两度大举侵略朝鲜,都被明朝援军解危。%%%锁国令
  日本侵犯中国和朝鲜,自身也未能逃出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因羡慕洋货并为加强统治实力,日本幕府曾积极主张对外开放,甚至奖励海外贸易。日本列岛不仅与东南亚各国有“朱印船”贸易(“朱印船”为领取了幕府颁发的外贸许可证“朱印状”的船只),还先后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建立起贸易往来。
  通过贸易之门,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活动极力向日本渗透、扩张。1549年葡萄牙人将天主教传入日本。到16世纪结束,日本全国有15万天主教信徒,到德川幕府成立的17世纪初期,信徒急剧上升到70万人。
  起初,幕府对西方传教和贸易活动采取了宽容态度,后来却逐渐发现,西方传教活动从几个方面有意无意地破坏和威胁着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国家政治和经济社会安全:
  一、教会宣扬上帝高于一切,对代表上帝的教会、主教甚至神甫的遵从,甚至超越对代表国家政权、实际治理国家的幕府将军和其他长官的尊重;
  二、等级制度实际上更为森严的教会,用“人人平等”之类的说教,直接挑战幕府模式的封建等级制度;
  三、殖民者有意无意地使亲近西洋宗教的地方封建主(藩)和普通信徒获得比亲幕府更多的商业利益,增强其与幕府分庭抗礼的经济实力,各藩越来越不遵从幕府号令;
  四、更令幕府不安的是,教会和洋商还悄悄为各藩及其武士提供洋枪洋炮,增强其军事实力,导致武装反抗幕府统治的事件与日俱增,严重威胁到幕府的政权稳定和全国的社会安宁。【洪秀全拜上帝会的发展,与此相似。】
  为遏制外来侵害,1613年底,幕府宣布天主教为邪教,下令在全国禁止传教,并驱逐教会神甫,摧毁教堂,强迫教徒停止信教。1633年以后,幕府先后颁布了5次“锁国令”。
  1633年的锁国令规定:对偷渡出海者处以死刑;旅居海外的日本人限定在5年内回国;告发耶稣教会信徒者赏;将传教的“南蛮人”(主要指取道东南亚登陆日本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入狱。在1634年重申禁令之后,1635年又颁布禁令,废止一切特许,严禁任何日本人和船只出海,不准旅居海外的日本人回国。1636年规定将葡萄牙人迁至长崎港内的一小块人造岛上居住,以隔离其与日本人的往来。
  教会组织了激烈的反抗行动,在1614年到1635年,就有28万天主信徒为之丧命。1637年10月,长崎县岛原半岛的肥前岛原天主教徒煽动社会中下层民众爆发大起义。第二年正月,幕府在荷兰海军的联合攻击下,才得以完全镇压。
  1639年,幕府发表了最后一道锁国令,允许日本人通过长崎港与中国、荷兰和朝鲜三国做有限的国际贸易,完全禁止同葡萄牙、西班牙等欧美国家贸易和交往。1780年、1820年,俄国、英国等分别要求通商,都未能实现。也就是说,实际上,锁国政策竟然为德川幕府时代“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日本社会赢得超过200年的太平安宁。【1.日本的锁国令比所谓的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激进、强悍、持久得多!2.锁国政策竟然为日本维系了200多年的安宁。这一点为史学界所严重忽视,值得深刻研究。】%%%开国
  到1842年,慑于清朝在中英战争中失败,日本不得不向列强妥协,允许外国轮船在日本个别港口加煤上水。
  直接迫使幕府敞开国门的,则是1853年7月抵达日本的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海军准将率领的舰队。
  佩里舰队到底有多大规模,众说纷纭(有的资料说是3艘,有的说是4艘,有的说是10艘,还有的说是全美国舰队的四分之一),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美国联邦政府针对日本乃至整个东方世界策划的一次重大战略行动。
  佩里舰队的“黑船”,从大西洋绕好望角经上海驶入日本江户湾浦贺港,要求幕府派官阶相当的代表来接受美国总统的国书。佩里拒绝幕府代表让其转往长崎登陆的要求,派出三四千名水兵强行上岸,将国书强行塞给不知所措的日方代表。
  佩里宣称,美国总统要求日本政府改变锁国政策,与美国缔结友好通商条约,他第二年将来听取回音。这就是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黑船事件”。
  佩里舰队离开后不久,8月21日,海军中将叶夫菲密率领的舰队驶抵长崎,要求日本划定千岛和库页岛为日俄边界,以及对前往勘察加和美国的俄国人提供方便。这两个要求都被幕府拒绝了。
  美国人很快得知此事,为抢在俄国人之前登陆日本,第二年2月11日,佩里匆匆率领更多的军舰再次来到浦贺港,并深入神奈川河口停泊。在美国炮舰威慑下,幕府只好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又称《神奈川条约》):日本开放下田和函馆两个港口,供美舰补给用;美国在日本设立领事馆,享受最惠国待遇。英、俄、法、荷等国也纷纷援引美国先例,先后与日本签定类似条约。成功施行了200多年的锁国政策,由此被打破。
  1854年,中国人魏源的著作《海国图志》在日本翻译出版,并受到比中国更高的重视。第二年,幕府下令各藩进行西式军事训练,并在长崎设海军传习所,萨摩藩制造出日本第一艘蒸汽轮船。
  1858年2月,俄国强迫日本签定《下田条约》,要求开放箱馆、下田、长崎三港为对俄商埠。当年6月,美国再次强迫日本签定《日美友好通商条约》,迫其开放神奈川(后改名为横滨)、长崎等五个通商口岸;降低关税,规定出口税为5%,美国货的进口税除酒类为35%之外,其余绝大多数为5%;美国军需品在港口卸入美国人看管的仓库时不纳税(即免税仓库);日本可随意在美国采购军舰、轮船、大炮、武器及其军事装备和必需品。同年7至9月,日本又与俄、荷、英、法等国签定了类似条约。【西方的侵略条约,往往由一家突破,各家蜂拥而入。】%%%尊王·倒幕
  幕府时代的日本,文明水平实际上比较低下,实行的是中国商周时代的封建诸侯制度,并且等级关系更加严格,依次分为将军(幕府)、大名(藩)、武士、农户、町人、秽多、非人等。其中,幕府相当于王国的宫廷,是全岛的中央政府,将军则是幕府的主人。但幕府并不直接统治全岛,而是由260多个藩分割统治,藩的行政长官为“大名”,大名受幕府管辖。将军和大名都有家臣,称为武士,相当于中国古代的食客、家丁,现在所谓的私人智囊团、保镖、保安、私人武装。町人是在城市街道间居住和营生的商人和手工业者,即小市民,属于城市的中、低阶层。秽多和非人则是最下等的贱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得之不易的“康乾盛世”(1)得之不易的“康乾盛世”(2)
西学东渐(1)西学东渐(2)
内外交困(1)内外交困(2)
内外交困(3)借师助剿
师夷长技——同光兴盛之“求强”的洋务运动中流砥柱——同光兴盛之左宗棠(1)
中流砥柱——同光兴盛之左宗棠(2)中流砥柱——同光兴盛之左宗棠(3)
“求富”的洋务运动——同光兴盛之李鸿章时代(一)北洋海军——同光兴盛之李鸿章时代(二)(1)
北洋海军——同光兴盛之李鸿章时代(二)(2)北洋海军——同光兴盛之李鸿章时代(二)(3)
北洋海军——同光兴盛之李鸿章时代(二)(4)北洋海军——同光兴盛之李鸿章时代(二)(5)
北洋海军——同光兴盛之李鸿章时代(二)(6)欧美列强——列强形势及其对华扩张形势(1)
欧美列强——列强形势及其对华扩张形势(2)欧美列强——列强形势及其对华扩张形势(3)
东洋帝国——同光兴盛时的日本(1)东洋帝国——同光兴盛时的日本(2)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