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 翁帆編譯楊振寧文集:曙光集   》 CCTV的訪問(1)(圖)      楊振寧 Chen Ning Yang    翁帆 Weng Fan

  2005年1月26日,CCTV《面對面》欄目的王志先生來清華園訪問楊振寧。下面是那次訪問的記錄。
  (旁白:清華大學專傢公寓B棟是楊振寧先生在北京的居所。從2003年11月回到國內,楊先生就一直住在這裏,並把這裏取名為“歸根居”。回歸祖國後的一年多時間裏,這位八十多歲的諾貝爾奬獲得者屢屢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註。2005年1月26號,CCTV《面對面》欄目的記者來到這裏,對處在新聞旋渦中的楊振寧進行了獨傢專訪。)
  王志:我想從您回國的這件事情開始說。回來定居的决定是怎麽做出的?
  楊振寧:我雖然在美國住了五十多年,可是就像我的一個朋友所講的,說楊振寧你血管裏所流的是你父親的血液,是中華文化的血液。
  王志:但是您在美國功成名就,美國的生活您捨得下嗎?
  楊振寧:假如15年以前,有許多在美國的東西在這兒買不着的話,現在已經完全改過來了。事實上,我想多半我在美國的朋友,當然都是學術界的,可以說他們對於我在八十多歲搬了一個地方,要想創建一個新的事業,我想正確的描述是贊賞跟羨慕的。我這一輩子非常幸運,簡直可以說是沒法子比我更幸運了。我人生裏頭每一個轉折點我都選擇了正確的道路,我想很少有人能有我這麽幸運。
  王志:我們替楊先生高興。
  楊振寧:我還要講,我還有最後一個幸運。就是上帝給了我一個最後的禮物。所以沒法比我這個人更幸運的了。
  (旁白:楊振寧所說的上帝給他的最後的禮物,指的是他的新婚的妻子翁帆。2004年12月24號八十二歲的楊振寧和二十八歲的碩士生翁帆在廣東汕頭登記結婚。消息傳出,輿論一片大嘩,楊振寧一下子成為了全球矚目的新聞焦點。)
  王志:您介意說一說她嗎?
  楊振寧:你今天預備不預備談呢?
  王志:我們想問啊,當然大傢非常關心。
  楊振寧:你給我寫的那幾條(提綱)上沒有這一條。
  王志:是,所以我們君子協定,我想現在給您請求。
  楊振寧:我想提一下可以,不過不必深談。
  王志:好。好像您這一次引起大傢那麽強烈的關註,就是因為您的婚事。
  楊振寧:是,這個問題是我們預先想到的。我想大傢覺得年齡差距這麽大,是比較少有的。所以就發生興趣了。不過我們覺得,這是我們自己的事情,所以雖然有壓力,我們覺得我們可以承受的。確實也是有些人覺得,這個跟一般的情形不一樣,有些人很天然的就有一些反感。
  王志:您不在乎嗎?
  楊振寧:當然翁帆跟我都有一點點在乎。(不過我們覺得)我記得當時跟她說,我說不管現在別人怎麽講,過了30年以後、40年以後,大傢一定認為我們這個結合是一個美麗的羅曼史。翁帆跟我這兩天在看一個電視連續劇,叫做《人間四月天》,是講徐志摩的。那上面其實主要講的,就是說一個新思潮之下的人,跟許多舊時的想法之間有許多很大的衝突。在那個情形之下出現的一些,也可以說是悲劇。我相信我們這次結合,最後大傢會認為是絶對美好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翁帆編譯楊振寧文選《曙光集》出版(1)翁帆編譯楊振寧文選《曙光集》出版(2)
楊振寧文選《曙光集》前言翁帆:楊振寧文選《曙光集》編前言(圖)
翁帆:楊振寧文選《曙光集》編後言鄧稼先(1)(圖)
鄧稼先(2)鄧稼先(3)
鄧稼先(4)父親和我(1)
父親和我(2)(圖)父親和我(3)(圖)
父親和我(4)(圖)父親和我(5)(圖)
父親和我(6)(圖)楊振寧:保守的革命者(1)
楊振寧:保守的革命者(2)楊振寧:保守的革命者(3)
歸根反思(1)歸根反思(2)
歸根反思(3)歸根反思(4)
CCTV的訪問(1)(圖)CCTV的訪問(2)(圖)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