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法總統文化顧問力作:中國不笑世界會哭   》 第23節:尊重別人的概念日趨淡漠      若澤·弗雷什 José Frèches

  尊重別人的概念日趨淡漠
  在一個人口衆多的社會裏,衹有所有成員彼此尊重,人們才能忍受這樣的生活。
  而在人口稀少的社會裏,尊重並不是至關重要的原則,不是社會最關註的核心價值,沒有受到每個人最大的重視。
  在中國,長期以來,如何獲得快樂一直是個人的事,不為社會關註,但個人幸福無論如何不能有損社會利益。
  除了必須保持強有力的社會秩序,人與人之間必須相互尊重、尤其要尊敬長者的原則也很快被確定下來。四千五百年間,這種要求是儒傢學說的核心,是中國人社會生活的基本準則。
  尊重的概念與"互惠互利"的概念如影隨形、不可分割,因為正如孟子所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 人恆敬之"。
  春秋時期(公元前八世紀至五世紀)的史書《國語》以更具引導性的說法再次提到這個思想:"欲人之愛己也,必先愛人!"
  所有人都要相互尊重,這一點非常有必要的,因為人與人之間雖有不同,但共同點也很多。孔子甚至還強調每個人都必須在自己身上尋找在別人身上看到的缺點: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要求人人都有善心。人應該捨利取義。憑義行事的人是高尚的人,追逐利益的人是粗俗的人。具備愛別人、為別人服務的優良品質的人就是仁義之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待別人要正直,不要用自己不喜歡的上司對待自己的方式去對待自己的下屬。儒傢著作《禮記》提倡把自己作為一種尺度來調整對待他人的態度。
  消費社會已經不是相互尊重的社會。消費者不容易尊重,而是傾嚮於檢測、接受或拒絶。在一切都是"交易",因為一切都要用貨幣計算的社會體係內,消費者不可能"尊重"別人。更糟糕的是,"別人"有可能變成競爭對手、甚至是障礙,阻止我去消費我想要的東西,在我之前買走我想買的東西,損害我的利益,總之"別人"是敵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出版社
第1節:前言 應該害怕中國嗎?(1)第2節:前言 應該害怕中國嗎?(2)
第3節:前言 應該害怕中國嗎?(3)第4節:前言 應該害怕中國嗎?(4)
第5節:前言 應該害怕中國嗎?(5)第6節:中國人不笑的時候,世界會哭……(1)
第7節:中國人不笑的時候,世界會哭……(2)第8節:如果事與願違?(1)
第9節:如果事與願違?(2)第10節:如果事與願違?(3)
第11節:如果事與願違?(4)第12節:大癱瘓有可能出現(1)
第13節:大癱瘓有可能出現(2)第14節:大癱瘓有可能出現(3)
第15節:大癱瘓有可能出現(4)第16節:中國人與政權的關係正在改變性質(1)
第17節:中國人與政權的關係正在改變性質(2)第18節:中國人與政權的關係正在改變性質(3)
第19節:中國人與政權的關係正在改變性質(4)第20節:蠻夷無田地
第21節:君權天授(1)第22節:君權天授(2)
第23節:尊重別人的概念日趨淡漠第24節:中國的傳統禮儀可以融入消費社會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