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文字不是東西 Text is not something   》 第23節:虛擬文本      劉紹銘 Liu Shaoming

  虛擬文本
  我沒當過中小學老師,因此本文所涉及的“老師經驗”,衹限於大學。依我看,在香港當老師的,難逃在學生主辦的公開場合被點名發言的命運。別的老師感覺如何,我不知道,但自己確是誠惶誠恐。 在商業社會中,大多數行業的應用文範本,坊間都一應俱全。情書範本,更不可勝數。獨缺的就是在謝師宴這種熱鬧場合,冷不防被學生請到臺前講話時教我們如何啓齒的這類“寶書”。 平日我們教學生寫文章,不厭其煩地叮囑他們要有新意、不要人云亦云。今朝上了“試場”,你會發覺,除非“炒冷飯”重複自己或拾人牙慧,否則真的有口難言。 同學畢業了,離情依依。此情此景,能有什麽“新意”?你誠心誠意地希望他們離開母校後,經常跟老師保持聯絡。你也許會忍不住,把別人的校訓念給他們聽,“for God,for Country,for Yale”,用上帝、美國、耶魯這種價值排列,以突出“母校”在人生的地位。但隨後你會想到,糟糕,這不正是“人云亦云”麽?虛擬文本第一輯寫作這回事學生遵古風,湊錢請你吃飯,可是他們自己過後的出路,仍無着落。於是你想到, 在此艱難歲月,這些快步入社會的青年人,恐怕未來要面對不少挫折。說些什麽話好呢?要因時因地製宜,祝願他們“一帆風順,前途似錦”,當然再好不過。但當老師的給學生的臨別贈言,怎麽可以這麽“巧言令色”? 如果我是虛擬的《送畢業同學邁嚮社會大學惜別宴演講詞範本》的捉刀人,或許我會先引用孟子名言,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怕的是時下青年對聖人之言先天抗拒,讀綫裝書不看註疏。更怕他們斷章取義,把“勞其筋骨”看做慢跑(jogging),將“餓其體膚”視為節食(keep fit)。 臨別贈言,要言之有物,實費思量。怪不得坊間此類範本闕如。站在虛擬文本捉刀人的立場看,做老師的被徵召上臺講話,如果聽衆是小學生,在措辭方面應該比對中學生容易處理。“各位小朋友,今天,你們盼望已久的日子終於到來了!過了暑假,你們就是中學生了,你們高興不高興?” 臺下說不定會哄然一聲說“高興”!於是老師繼續說:“好的!好的!但是各位小朋友,你們應該知道,你們雖然做了中學生,仍是個小孩子,因此,你們要聽爸爸媽媽的話,知不知道?放學回傢,不要在街上閑逛,應該馬上回傢做功課,知不知道?” 督促學生孝順父母、用功讀書,錯不了的。這類演講詞,可入範本。 說真的,在香港地區的大學裏當老師而又兼任學生輔導中心主任之類職位的,一學年內被學生請去緻辭的機會相當多。迎新送舊少不了你,成立同學會、新舊會長幹事交職典禮也少不了你。 如此類推,好不熱鬧。但說些什麽話呢?看來香港出版界不妨動動腦筋,重金徵文,編選一本大中小學老師都適用的演講詞範本,好讓他們從容面對各種要出來“拋頭露面”的場合。 不由你不信,此書說不定會“紙貴香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江蘇教育出版社
第1節:新版自序第2節:目錄第3節:且說床邊故事第4節:另類專傢
第5節:趙元任與愛麗絲第6節:校園風景第7節:編輯的眼睛第8節:將相本無種
第9節:遺老獨白第10節:寫作這回事第11節:memo狂想麯第12節:獵頭校長
第13節:浪得虛名第14節:眉批第15節:自我陶醉第16節:馬丁尼之戀
第17節:熱辣辣的隱私第18節:壽則多辱第19節:無罪以當富貴第20節:作傢的心理阻滯
第21節:書看不完,怎麽辦?第22節:新狂人日記第23節:虛擬文本第24節:林行止的兩個世界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