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 中國建築史   》 第六章 五代.宋.遼.金·第六節 五代·宋·遼·金之實物      梁思成 Liang Saicheng

  自五代、宋以後實物存者漸多,依其結構,可分為木構、磚石塔幢及其它三類分別敘述之。就年代言,遼與北宋約略同時,金則略當南宋而短,故所舉各例,但以年代為序,不分南北畛域也。但就地方特徵言,則凡邊疆地帶去文化中心愈遠則其所受文化新興影響愈遲。當宋之世,雖在戰爭中屢敗於遼、金,而在文化上則遼、金節節俯首於漢族。文物藝術之動嚮,唯宋是瞻。自實物觀之,同時代之遺物,凡邊陲所見胥保存前期特徵較多焉。
  一、木構
  正定縣文廟大成殿[1](第37、38圖) 河北正定縣文廟大成殿平面廣五間,深三間,由柱四列構成。單檐九脊頂,鬥拱雄偉,檐出如翼。鬥拱雙杪偷心,第二跳跳頭施令拱,與耍頭相交。鬥拱但施於柱頭,無補間鋪作;其轉角鋪作後尾出華拱四跳,全部偷心,其第四跳與抹角枋一足材相交,至為簡潔。內柱之上,以大鬥承四椽栿,栿上更施駝峰以接受平梁。平梁之上侏儒柱瘦小,而挾以粗壯之叉手,以承脊榑。殿建造年代,文獻無可徵;文廟則明洪武間建,而殿則絶非明構,殆就原有寺觀改建者,而大成殿乃原有之大殿也,以殿結構之簡潔,鬥拱權衡之碩大,可能為五代或宋初所建。
  獨樂寺觀音閣及山門[2] 在天津薊縣城內。寺建於遼聖宗統和二年(宋太宗雍熙元年,公元984年),規模頗為宏大。寺歷代屢經重修。清代且以寺東部改建行宮。緻現存殿宇唯山門與觀音閣為原構。
  觀音閣(第39—42圖) 上下兩主層,並平坐一層,共為三層(第39圖)。凡熟悉敦煌壁畫中殿宇之形狀者,無不一見而感覺二者之相似者也。閣平面長方形,廣五間,深四間,柱之分配為內外二周。閣正中為壇,上立十一面觀音塑像;閣層層繞像構建,中層至像股,上層樓板中留六角井至像胸部(第40圖),下層外檐柱頭施四杪重拱鋪作,隔跳偷心,僅於第二跳施重拱,第四跳施令拱承替木。第三跳華拱則後尾延長為乳栿,以交於內柱鋪作之上。補間則僅在柱頭枋隱出重栿形,不出跳。內柱較外柱高一跳,鋪作雙杪重拱以承中層像閣道;其第二跳華拱後尾,即外檐第三跳華拱後尾所延長而成之乳栿也。內柱鋪作之上叉立平坐童柱。
  第二層為平坐層,介於上下兩主層間,如“亭子間”然。其外柱不與下檐柱相直,而略退入,柱頭鋪作出三杪,內柱則叉立於下層鬥拱之上,即所謂“叉柱造”者是。其柱頭鋪作出兩杪,以承上層樓板繞像胸之六角井口。井口之四斜面,以駝峰承補間鋪作(第41、42圖)。
  上層九脊頂,外柱用雙杪雙下昂鋪作,其第一及第三跳偷心。第二跳華拱後尾為乳栿,昂尾壓於草乳栿之下。內柱華拱四杪,亦以第二跳後尾為乳栿。其第四跳上承四椽栿以承鬥八藻井。
  閣所用鬥拱與佛光寺大殿相似之點甚多,但所用梁栿均為直梁而非月梁。除佛光寺大殿外,此閣與山門乃國內現存最古之木構,年代較佛光寺大殿後一百二十七年。十一面觀音像高約十六米,為國內最大之塑像,與兩側脅侍菩薩像均為遼代原塑,富於唐末作風。
  山門(第43、44圖) 在觀音閣之前,廣三間,深兩間,單層四註頂。其與敦煌壁畫中建築相似,亦極顯著,其平面長方形,前後共用柱三列,柱頭鋪作出雙杪,第一跳華拱偷心,第二跳跳頭施令拱,後尾亦出雙杪偷心,以承檐栿。檐栿中段則由中柱上雙杪鋪作承托,其補間鋪作,以短柱立於闌額上,外出華拱而跳,以承橑檐榑,內出四跳,以承下平榑。其轉角鋪作後尾亦出華拱五跳,以承兩面下平榑之相交點,山門不施平暗,即營造法式所謂“徹上露明造”者,故所有梁架鬥拱,結構畢露,條理井然。檐栿之上,以鬥拱支撐平梁;平梁上立侏儒柱及叉手以承脊榑。在結構方面言,此山門實為運用鬥拱至最高藝術標準之精品。山門四註屋頂,正脊兩端之鴟吻兩尾翹轉嚮內,為五代宋初特有之作風。大同華嚴寺遼重熙七年薄伽教藏內壁藏之鴟吻形製亦與此完全相同。
  永壽寺雨華宮校註[11][3](第45—47圖) 在山西榆次縣源渦村。殿建於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深廣各三間,平面正方形;其內柱僅有前兩柱,故其橫斷面成為營造法式所謂“六架椽屋,乳栿對四椽栿,用三柱”之製,其內柱以前之面積則作為殿之前廊。鬥拱單杪單昂。華拱跳頭偷心,後出承栿,其昂頭施令拱,與昂嘴形耍頭相交。昂尾則壓於上一架梁頭之下,結構至為簡潔合理。此殿亦無平闇,徹上露明造,無草栿。梁栿均為直梁,各架以駝峰及鬥拱支撐。屋蓋為九脊頂,即清式所謂歇山者,其各縫梁架間用■間相互聯絡支撐,全部遂成為富有機能之構架。此殿屋脊用瓦疊砌而成,有顯著之生起。脊端鴟吻頗瘦高,可能為當時原物。
  大奉國寺大殿校註[12][4] 在遼寧義縣。建於遼太平元年(公元1021年)。廣九間,單層四註頂,蓋遼代佛殿之最大者也,其外檐鬥拱雙杪雙下昂,隔跳偷心重拱造。其特可註意者,轉角鋪作於角櫨之旁,在正側兩面,各加“附角鬥”,別加鋪作一縫,如法式所謂平坐纏柱造之製。其補間鋪作亦出雙杪雙下昂,與柱頭鋪作相埒。內部梁架尚保存原畫彩畫,捲草、飛仙等,亦實物中所罕見也。
  佛光寺文殊殿[見註3]校註[13](第48、49圖) 在山西五臺縣豆村附近,殿建立確實年代無可考校註[14],揆之形製,似屬宋初。其平面廣七間,深四間。因內柱之減少,增加內額之淨跨,而産生特殊之構架,為此殿之最大特徵。內柱計兩列,均僅二柱。前一列二柱將殿內長度分為中段三間,左右段各二間之距離。後一列二柱則僅立於當心間平柱地位,左右則各為三間之長距離,蓋減少內柱,可以增大內部無阻礙物之淨面積也。此長達三間(約十三米)之淨跨上,須施長內額以承梁架兩縫。但因額力不足,於是工師於內額之下約一米處更施類似由額之輔額一道。主額與輔額之間以枋、短柱、合■、斜柱等聯絡,型戰略似近代Truss之構架,至為特殊。在設計及功用上雖不能稱為成功之作,然在現存實物中,僅此一孤例校註[15],亦可貴也,殿懸山造,宋代實物中所不常見。檐下鬥拱,除正面出跳外,並出四十五度之斜拱。
  正定竜興寺[見註1] 河北正定縣竜興寺,本隋之竜藏寺,而竜藏寺碑,素為金石書法傢所珍愛者,至今仍屹立寺中焉。寺於宋初曾經太祖敕重建,鑄四十二臂觀音七十三尺金銅像,覆以大悲閣。清乾隆間,毀寺西部建立行宮,其後讓歸天主教建立教堂。然寺現存中綫上主要建築則尚多宋代遺構。乾隆建立行宮時,曾大修殿宇,然其重修,唯知遵從清工程做法則例,對於古構之特徵視若無睹,對於仿古或復原狀方面未嘗作絲毫之努力或嘗試,故在一建築物中宋清部分雖相互混構,而區分劃然不亂,其山門及大悲閣及閣兩側之集慶閣御書樓皆為此類不同時代特徵之混合産品,閣前右側之轉輪藏殿及前面正中之摩尼殿,則保存原狀較多。
  (一)摩尼殿(第50、51圖) 在大悲閣之前。殿建立確實年代無可考,揆之形製並文獻間接反證,當為宋初創建校註[16]。殿平面近正方形,廣七間,深六間,其四面各出抱廈一座。其外觀為重檐九脊殿,四面抱廈各以山面嚮前,在立體上由若幹單位層疊聯絡而成,富有趣緻,此蓋唐宋以前所常用,屢見於當時圖畫,至明清以後,而逐漸失傳之製也。摩尼殿鬥拱,上下檐均為單杪單昂偷心造,但耍頭斫作昂嘴形,且微斜嚮下,故所呈現象,有類單杪重昂者。補間鋪作出斜拱,略如佛光寺文殊殿所見,故在視覺上,其著重似不在柱頭鋪作而反在補間矣。
  (二)轉輪藏殿(第52—54圖) 在摩尼殿之後,與慈氏閣相對立於大悲閣之前。殿平面三間正方形,前出雨搭,實為一重層之閣。其下層遍前安轉輪藏一,故兩前內柱間之距離須略加寬,以容轉輪藏。上層無雨搭,四周有平坐;上檐之下,另有腰檐一周;頂為九脊頂。上層梁梁架因前後做法不同,遂用大叉手,成一簡單之Truss。其它榑枋襻間,綽幕,駝峰等,交相卯接,條理不紊,毫不牽強,實為梁架結構中之上乘(第53圖)。其上檐鬥拱,耍頭亦斫作昂嘴形;其上另出螞蚱頭與替木相交,揆其形製,與晉祠大殿頗有相似之處,蓋或亦北宋中葉所建耶。
  殿下層中央之轉輪藏,為一八角形旋轉書架,中有立軸,為藏旋轉之中心。其經屜以上,作成重檐狀,下檐八角,上檐圓,下檐鬥拱出雙昂三下昂,上出椽及飛椽,角梁等等,一如《營造法式》之製;上檐出五杪重拱計心,其上不用椽,僅用雁翅版,上施山華蕉葉,為宋初原物無疑,今經屜部分已全毀。
  晉祠正殿獻殿及飛梁[5] 晉祠在山西太原西南,為並垣名勝,清泉出之,其地風景清幽,頗多山林自然之趣。有聖母廟,其正殿、殿前魚沼,及其上飛梁,沼前獻殿,並獻殿前之金人臺,合成一組,為佈置之中堅。
  (一)正殿(第55圖) 志稱殿建於宋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就形製論,當屬可信。殿重檐九脊頂;平面廣七間,深六間,殿身五間,周匝副階,其前廊深兩間,異常空敞。下檐鬥拱,柱頭鋪作出平昂兩跳,單拱計心造,其昂兩層實以華拱而將外端斫作昂嘴形者,為後世常用之昂形華拱最早一例。其耍頭作螞蚱頭形,其後尾為華拱兩跳,以承乳栿。補間鋪作單杪單下昂,與令拱相交之耍頭亦斫作昂嘴狀,故呈現單杪雙下昂之現象,形製與正定摩尼殿極相似,蓋宋初特徵之一也。其後尾則出華拱三跳,昂尾斜上以承榑。上檐則柱頭鋪作為雙杪單下昂,第一跳偷心,但跳頭施翼形拱。第二三兩跳均施單拱。耍頭出作昂嘴形,昂後尾壓於栿下。補間鋪作則為單杪重昂,其昂乃平置之假昂,其耍頭則作螞蚱頭形。此用真昂與假昂之兩種鬥拱,在上下兩檐適互調其位置,可謂窮極伎巧者矣。此殿角柱生起頗為顯著,而以上檐柱為尤甚。
  (二)獻殿(第56圖) 小殿三間,九脊頂,四周不築墻壁,第於欄墻上安叉子,如涼亭然。其鬥拱與正殿下檐鬥拱幾完全相同,全部所呈現象頗為靈巧豪放。
  (三)飛梁(第57圖) 正殿與獻殿之間,方池曰魚沼,其上架平面十字形之橋,曰飛梁。在池中立方石柱若幹,柱頭以普拍枋聯絡,其上置大鬥,鬥上施十字相交之拱,以承橋之承重梁,此即古所謂石柱橋也。此式石柱橋,在古畫中偶見,實物則僅此一孤例,洵為可貴,此橋年代殆亦與兩殿同時。
  廣濟寺三大士殿[6](第58、59圖) 在天津寶坻縣城內。殿建於遼太平五年(宋仁宗天聖二年,公元1024年)。殿單層四註頂,平面長方形,廣五間,深四間。其內柱之前面當心間兩柱,嚮後退入半間,以增廣殿內前部地位,因而其上梁架與次間縫柱上之梁架異其結構,而産生富有趣味之變化。外檐鬥拱雙杪重拱計心造,其後尾兩跳偷心,以承梁,梁之外端則斫作耍頭,與令拱相交。補間鋪作亦出雙杪以短柱支托大鬥,立於普拍枋上。其後尾則四跳偷心以承榑。如獨樂寺山門之製。殿內“徹上露明造”,各層梁架均以鬥拱承托,各縫梁架間以襻間牽引聯絡,條理井然。屋頂正脊兩端,鴟吻頗高而直,略近長方形;垂脊仙人及蹲獸,均有為遼代原物之可能,觀音,文殊,普賢三大士像,相傳為元劉鑾塑。河北新城縣開善寺大殿校註[17][7],規模結構均與此殿相似,殆亦同時期物也。
  華嚴寺薄伽教藏及海會殿[8] 寺在山西大同縣城西門內,為遼代巨剎。現存殿宇分為兩組,俗稱為上寺下寺。其下寺薄伽教藏及海會殿為兩寺中最古建築。
  (一)薄伽教藏(第60圖) 為寺藏經之殿建於遼重熙七年(宋仁宗寶元元年,公元1038年)。廣五間,深四間,單層九脊頂,立於高臺之上。柱之分配,作內外兩周,無不規則處。外檐鬥拱出雙杪,大致與寶坻三大士殿相同。內柱上鬥拱則出三杪以承四椽栿,其上為平棋及藻井。藻井簡單,並未施鬥拱,其平棋或正方或長方,如《營造法式》之製,殿頂坡度舉高不及前後橑枋間距離四分之一,在遼金現存諸例中,此殿為坡度最低者。正脊鴟尾,內緣頗直,而外緣頗方,疑為金代重修時所置。殿內彩畫大部分尚為遼代原樣式,與《營造法式》及奉國寺大殿多有相同者。殿內塑像大小佛菩薩金剛等三十一尊,為遼代原塑,頗精美。殿內沿左右及後墻皆置經櫥,立於須彌坐上,櫥上出腰檐,上為樓閣形之佛龕。全部佛龕之建築部分,為當時建築之真實小模型,即《營造法式》所謂天宮樓閣壁藏者,足為研究當時建築形製之藉鑒。其鴟吻形製與獨樂寺山門鴟吻完全相同,尤為罕貴之遼代遺物。
  (二)海會殿 殿在薄伽教藏之前左側,殿廣五間,深四間。單層,懸山頂,其建造年代,宜與教藏同時。外檐鬥拱僅出華拱一跳,但櫨鬥口內另施類似替木之半拱一層,為前此所不見。其梁架頗簡單,即《營造法式》所謂“八架椽屋前後乳栿用四柱”者是。
  善化寺大雄寶殿及普賢閣[見註8] 寺在大同南門內,亦為遼金巨剎,雖已部分殘塌,尚保存原有規模。其中主要殿閣,現存者尚有大雄寶殿及普賢閣,為遼代建築,三聖殿及山門則金建也。
  (一)大雄寶殿(第61、62圖) 廣七間,深五間,單檐四註頂,階基甚崇高,其內柱之分佈,中間四縫省去老檐柱與後金柱,故內外槽之修廣,均得其度。其外檐鬥拱出雙杪,計心重拱造;轉角鋪作以附角櫨鬥,加鋪作一縫。其補間鋪作以駝峰置於普拍枋上以承櫨鬥;梢間者,第一跳跳頭僅施翼形拱;當心間者則櫨鬥上出約成六十度相交之斜拱而跳,而無正出之華拱;次間則前面正角及斜華拱相交,後尾則以華拱五跳承下平榑,鬥拱形製,各因地位而異其結構,形頗繁雜,尤以補間鋪作為甚焉。
  (二)普賢閣 在大雄寶殿前之西側,為平面正方形之重層小閣。兩檐及平坐鬥拱均為雙杪,但在第一跳跳頭各層略有區別。下層跳頭僅施翼形拱,平坐則施單拱,上檐則施重拱。故同為雙杪,而在橫拱之施用上,可區別輕重也。屋頂為九脊頂,兩際於丁栿上別施闌頭栿以承侏儒柱及叉手。此閣與大雄寶殿蓋均遼中葉所建也。
  佛宮寺釋迦木塔校註[18][見註3](第63—65圖) 在山西應縣城內,塔立於寺山門之內。大殿之前,中綫之上,為全寺之中心建築。遼清寧二年(宋仁宋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建,為國內現存最古木塔,塔平面八角形,高五層,全部木構,下為階基,上立鐵剎,全高約六十七米,塔身構架,以內外兩周柱為主,其第一層於塔身之外,更加周匝副階,型成第一層重檐之製。以上四層均下為平坐,上出檐,層層相疊。最上層檐合為八角攢尖頂,其上立鐵剎。內外柱之上均施鬥拱。上承乳栿以相固濟,其上更施草栿,每層之平坐柱即立於下一層之草栿上。內周各層柱,均微側腳,下四層均上下中綫相直,頂層乃退入少許。外檐柱則各層平坐柱均較下一層檐柱微退入,促成塔全部嚮上遞收之勢。其外檐鬥拱,副階出雙杪,偷心;第一第二兩層出雙杪雙下昂,如獨樂寺觀音閣上層檐所見,第三層三杪,第四層雙杪,第五層半拱承單杪。其補間鋪作有以駝峰短柱承大鬥者,有以斜拱相交者,如善化寺大殿及普賢閣所見。平坐鋪作,第二,第三,第四,三層均出三杪,第五層出雙杪。內槽鬥拱,一律出華拱四跳,跳頭或施橫拱或偷心不等。總計各層內外共有鬥拱三十餘種,胥視其地位功用之不同而異其結構及形製。塔最下層內外柱兩周均甃以土■墻。上四層外柱間,除四正面當心間闢門外,其餘各間俱作木條編道抹灰墻,上四層內柱間無墻壁,但立叉子。塔頂剎以磚砌仰蓮兩層為坐,上又為鐵仰蓮一層,以承覆鉢,相輪,寶蓋,圓光等部分,各層佛像均為遼代原塑,頗精美。
  萬安寺後殿[見註3] 在山西太𠔌縣城內。小殿三間,九脊頂,其鬥拱形製與晉祠聖母廟正殿極相似,當亦為天聖間物(第66圖)。
  安禪寺前殿[見註3] 在山西太𠔌縣城內。亦為三間,九脊小殿。其單杪鬥拱至雄偉,亦為北宋初期木構。
  開元寺三殿[9] 寺在河北省易縣城內東北隅,主要建築有毗盧,觀音,藥師三殿。東西橫列,其配列法頗為奇特。寺創於唐開元間,現存三殿當為遼末乾統五年(宋徽宗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所重修。
  (一)毗盧殿 殿在寺中綫上,平面三間正方形,單檐九脊頂。外檐鬥拱雙杪重拱計心,次間補間鋪作與轉角鋪作相聯,成為纏柱造。鬥拱後尾一律偷心。殿內鬥八藻井,下部排列鬥拱,上部則於陽馬之間,以小支條,配列菱形格,當為遼代原物。檐柱及榑,斷面皆近於八角形,至為奇特(第67圖)。
  (二)觀音殿 在毗盧殿之東,平面三間正方,單檐九脊,如毗盧殿而略低小;結構亦較簡單。鬥拱在櫨鬥口內施替木以承華拱一跳,如華嚴寺海會殿及佛宮寺木塔頂層所見。蓋盧殿。
  (三)藥師殿 在毗盧殿之西,廣三間梁二間單檐四阿頂。外檐鬥拱雙杪偷心,跳頭僅施替木,無令拱,每間用補間鋪作一朵。其柱頭鋪作承梁栿,而補間鋪作後尾僅承平棋藻井,兩者荷載截然分劃,不相淆亂為僅有之孤例。
  淨土寺大雄寶殿[見註3] 山西應縣城內。建於金天會二年(公元1124年)。殿三間單檐九脊頂。鬥拱單昂每間補間鋪作兩朵。其普拍枋廣厚與闌額同,與善化寺三聖殿山門相似之點極多。然就柱高與鬥拱之關係言,則此殿鬥拱之比例較為雄大也。
  少林寺初祖庵大殿[10](第68、69圖) 寺在河南登封縣嵩山,為我國著名古剎,庵在寺西北約二裏許。殿為近正方形之三間小殿,單檐九脊頂。建於宋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在時間與空間上為與《營造法式》最接近之實物。殿內外諸柱皆八角石柱。後內柱嚮後移約一架以安佛座。檐柱有顯著之生起,闌額至角出頭斫作■頭,其上未施普拍枋。外檐鬥拱單杪單下昂,重拱計心造,其轉角鋪作與柱頭鋪作俱作圓櫨鬥,補間鋪作用訛角櫨鬥。其令拱位置較第一跳慢拱略低,均《營造法式》之定製也。殿前踏道中間夾入垂帶石一列,殆即明清殿陛禦路之前身。殿檐柱雕捲草式荷渠,內雜飾人物飛禽之類;內柱浮雕神王,墻護腳雕雲水魚竜等;佛座下龜腳及束腰所飾捲草文,均極精美。
  善化寺三聖殿及山門[見註8] 大同善化寺,除大雄寶殿及普賢閣二遼建外,尚有三聖殿及山門,均金天會六年至皇統三年間(公元1128—1143年)重修時所建也。
  (一)三聖殿(第70圖) 位於大雄寶殿之前,山門之後。平面長方形,廣五間,深四間,單檐四阿頂,內柱共八,四為主柱,四為輔柱,其當心間兩主柱,置於後面第三榑縫下,為內柱通常位置,其上前為六椽栿,直達前檐柱,其後則為乳栿。次間縫兩主柱則嚮前移一榑縫分位,前為五椽栿,後為三椽栿。柱與栿相交處輔以龐大之合■,至為雄偉,外檐鬥拱出單杪,雙下昂,重拱計心造,其柱頭鋪作,華拱第一跳直接承托六椽栿,昂嘴遂成插昂,補間鋪作則昂尾挑起承榑及襻間;當心間者且跳頭施斜拱,成為復雜笨拙之組合。轉角鋪作於角鬥兩側安附角枓,每面添出鋪作一縫為纏柱造。柱頭之間,闌額之上,安普拍枋,甚為淳厚,其下更加由額一道,異於古製。此殿屋頂舉高適當前後橑檐枋間距離之三分之一,與法式規定大致符合。
  (二)山門(第72、73圖) 在三聖殿之前,為善化寺之正門。門廣五間,深兩間,單檐四阿,正中為出入孔道。其柱之分配為前後檐柱及中柱各一列,共十八柱。外檐鬥拱,單杪單昂,後尾兩杪;中柱鬥拱亦雙杪。內外柱頭鋪作之間,於第二跳華拱之上承月梁形乳栿。乳栿以上,不用平梁,而用搭牽,前後相對,轉角鋪作亦用附角鬥,多出鋪作一縫。闌額之上,亦用普拍枋,廣厚同闌額。
  華嚴寺大雄寶殿[見註8](第71圖) 即大同上寺之大殿也,建於金天眷三年(宋高宗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殿廣九間,深五間。單檐四阿。其內柱之分配,左右二盡間者與兩山檐柱相對並列,居中七間六縫,則前後各僅二柱,故其斷面遂成為前後各三椽栿,中間四椽栿之配合、外檐鬥拱雙杪重拱計心造。柱頭鋪作後尾出兩杪以承梁栿;補間鋪作後尾則出四杪,以承平棋。轉角鋪作兩側加附角鬥,出鋪作一縫,為纏柱造。其當心間補間鋪作一朵,僅用兩斜拱出跳無正華拱;梢間則正華拱外,又加以斜拱,殿正面當心間及左右梢間各設門。兩門之間仍甃以磚壁,權衡適當悅目,門額之上為格子窗,下為門,飾以壺門牙子,門頰兩側,施腰串,上下俱裝板。門扉每扇具門釘七列,列各九枚。全部形製古樸,在宋遼金之遺物中,此殿門實為難得之原物。
  奉仙觀大殿[見註8](第74、75圖) 在河南濟源縣城西北二裏,其大殿廣五間深三間半,單檐“不廈兩頭造”,但前坡短而後坡長。檐柱用八角石柱,闌額狹而高,上無普拍枋。外檐前面鬥拱單杪單昂重拱計心造,與少林寺初祖庵鬥拱極相似,殿內內柱僅二根,前四椽栿,後三椽栿,山南丁栿,皆交於此柱之上,故屋頂重量,大部分集中於此二柱;其手法豪放,運思奇特,至為罕見。殿之年代文獻無可考,揆之形製,當屬金初。
  玄妙現三清殿[11](第76、77圖) 在江蘇吳縣城中央。殿建於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為江南現存最古木構[19]。平面廣九間深六間重檐九脊頂。其柱之分佈,最為規則,無缺減變動者,內外柱共七列,列十柱,共七十柱。殿之鬥拱,下檐單昂,柱頭鋪作昂嘴,事實上為華拱之延長,其上承月梁,梁頭出為耍頭,斫成霸王拳狀。其補間鋪作昂尾挑起,以承下平榑下令拱。上檐鬥拱則柱頭補間均為雙杪雙昂,但其昂僅為華拱前端雕出假昂形,其後無昂尾挑起之杠桿作用。至於上檐內槽鬥拱,雙杪之上,前後對施上昂,為唯一孤例,至為珍貴。
  麯阜孔廟碑亭[12](第78圖) 麯阜孔廟大成門外有碑亭十三,其中二亭建於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為孔廟最古之建築物。亭平面正方形,重檐九脊頂;檐柱石製,八角形,下檐鬥拱單杪單昂重拱計心造,昂尾交於上檐柱間枋上。上檐鬥拱單杪雙下昂,第二層昂尾挑起,以承下平榑及兩際平梁之下。兩檐椽及頂部梁架,恐為清代改作。
  二、磚石塔
  幢棲霞寺捨利塔[見註8](第79、80圖) 在江蘇江寧縣棲霞山棲霞寺。塔全部石造,平面八角形,共五層(第79圖)。初層塔身頗高,立於堂皇富麗之須彌座及仰蓮座上。須彌座下更有階基兩級,最下乃敞闊之階基也。階基地栿之上,壓闌石之下,以間柱分間,其上周施勾片鬥子蜀柱勾欄,正面則置踏道以升降,角上則立八角形望柱。須彌座下方澀兩級,鐫壓地隱起鬥八水浪竜鳳寶相華等文,雕刻極精。須彌座束腰刻佛跡圖。塔身每角立倚柱,正面刻作門形,其餘各面浮雕金剛菩薩等像。柱頭之間有闌額,但無鬥拱,僅出混石一層以承檐。以上各層塔身低矮,每面作二龕像,各層檐均刻作椽子瓦隴形塔下部埋沒已久,至民國十九年重修,始將階基掘出,並得殘勾欄一段,因得照式補製,恢復舊觀(第80圖)。全部重修工作,除塔剎形製或有可疑外,至為謹慎精審,開我國修葺古建未有之佳例。其計劃人乃中國營造學社社員,中央大學建築係盧樹森劉敦楨二教授也,塔之建造年代無確實紀錄,然考其建築形製與雕刻作風,當為五代吳越王朝物。
  靈隱寺雙石塔及閘口白塔[見註2](第81圖) 均在浙江杭州,靈隱寺塔立於寺大雄寶殿之前,閘口塔則在閘口車站鐵軌之間。三塔形製大致相同。塔全部石造,平面八角形,高九級,立於須彌座上,為模仿木構形製之忠實模型,就功用言,則實為塔形之經幢也,三塔大小高低大致相同,高十米強。每層塔身八角均立圓柱,上施闌額。塔之四正面刻作假門,門側刻菩薩像,其餘四隅面則無門窗,但刻佛菩薩像。柱額之上。各層均雕單杪單下昂鋪作以承檐,除第一層外,各層之下均承以平坐,平坐鋪作則均為簡單之一鬥三升。塔頂剎已殘毀,但仰蓮座、剎桿及相輪七重尚存。諸塔建造年靈隱寺雙塔,就其形製及文獻資料推測,當為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吳越忠懿王錢弘俶重拓靈隱寺時所建,實北宋一朝最古之建築物也。
  繁塔[13](第82圖) 河南開封之名勝也,塔建於宋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平面六角形,現衹存三層,乃明初為“鏟王氣”削改之餘,原有層數已不可考。塔身各層以雙杪鬥拱承檐,密密排列,除泥道拱外,無橫拱,檐部僅較鬥拱略出,恐已非原狀;上二層塔身之下,均有平坐,其鬥拱與檐同。各層塔身遍鑲小佛像磚,南北兩面作圓券門,塔中心為六角形小室。室頂疊澀,中留小孔,由下可望見二層以上。三層以上,改建六角形塔尖,已非宋代原狀。
  羅漢院雙塔[11](第83、84圖) 江蘇吳縣。雙塔各七層,宋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王文罕兄弟所建。二塔平面皆八角形。四正面各闢一門達中央方室。方室四層,每層方向以四十五度相錯,故各層門窗位置富於變化。塔第一層重檐,階基兩重,以上六層皆下平坐,上出檐,各層檐鬥拱除第七層出華拱二跳外,餘皆一跳。鬥拱之上,出檐結構,以菱角牙子與板檐磚三層逐漸挑出,至角微翹起,其上施瓦隴垂脊。塔身各層外壁,每角立八角柱,柱間砌作闌額,地栿,槏柱,直欞窗等,忠實模仿木構形製。塔內方室下五層,亦於四隅立柱砌枋額地栿等,其上亦出鬥拱。塔頂之剎,以木為桿,覆鉢相輪寶蓋圓光等,雖屢經後代修理,仍大致保存宋初原形。
  虎丘塔[見註11](第85圖) 江蘇吳縣虎丘靈岩寺塔,亦此式塔之著名者也。塔八角七層,塔身各層各隅砌圓柱,上施闌額,並槏柱壺門。闌額之上為磚砌鬥拱,雙杪重拱偷心造,各層鬥拱之上更用菱角牙子兩層出檐,其形製與雙塔極相似。塔門近已封閉,內部未能調查。塔年代文獻無徵,揆之形製似當與雙塔約略同時校註[20]。
  正定木塔[見註1](第86圖) 在河北正定天寧寺。塔九層,平面八角形。塔身下四層為磚造,上五層木造,各層磚面砌出柱枋鬥拱等,磚砌鬥拱多,頗緊促,其上磚砌平坐則無鬥拱。上五層木構部分則鬥拱權衡比較正常。
  其鬥拱七層全部出單杪。塔剎金屬製,已部分毀壞,塔建造年代無可考,揆之形製,當屬北宋中葉。
  法海寺石塔[見註10] 在河南密縣城內,塔建於宋真宗鹹平二年(公元999年),有“仇知訓者,寐中自算造石塔,既覺,..凡繩準高下,規模洪促,..皆自知訓襟臆出..”故塔之形製非遵循規矩,乃仇知訓所獨出心裁所造者也。塔平面作正方形:共九級,每層檐皆雕作瓦葺形,第一層塔身較高,其檐下鬥拱闌額,比例均違矩,第二第四層刻圓頂門,第三層周繞勾欄,第五層第八層身下托以蓮座,剎之覆鉢部分刻作山文,皆非正常形製,仇知訓所“寐中自算”者也。
  延慶寺捨利塔[見註10] 在河南濟源縣。寺創於唐武後朝,但今殿宇傾頽,但存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捨利塔一座,塔磚造,高七級,平面六角形。各層壁面砌佛像磚;疊澀出檐,無柱額鬥拱等飾。塔中為六角內室,南面開門。其北面入口,則可折入梯級,繞內室而上,其佈置法與開封繁塔同。內室各層疊澀,以承各層木樓板。
  宜賓白塔[14]校註[21](第87圖) 在四川宜賓舊州壩。塔平面正方形。初層塔身頗高,上疊澀出密檐十三重,塔內設方室五層,各層走道階級,則環繞內室蠃旋而上。塔建於北宋崇寧元年至大觀三年之間(公元1102至1109年),在外觀上,屬於唐代常見之單層多檐方塔係統,但內室及走道梯階之佈置,則為宋代所常見。蓋因地處偏僻,其受中原影響遲緩,故有此時代落後之表現也。
  祐國寺“鐵塔”[見註13][15](第88、89圖) 在河南開封城內。塔建於宋慶歷間(公元1041—1048年)。塔面用鐵色琉璃砌成,故俗稱“鐵塔”。塔平面八角形,高十三級,第一層下段堙入土中,其在地面以上部分有大方澀數層,似為須彌座之上半。以上塔身,八角砌圓柱,柱上為普拍枋,承托密列之雙杪鬥拱以承檐。自第二層以上,每層均在平坐之上砌塔身,角上均用圓柱,其中砌普拍枋鬥拱出檐,如第一層。塔身壁面褐色琉璃磚,磚面隱起花紋。各層塔身寬度遞減,故補間鋪作之數,自第一層六朵遞減至第十三層出兩朵。因各層高度遞減,故平坐鋪作第二層至第六層出兩跳,第七層以上僅出一跳。塔內無空室,僅有梯道穿塔身旋繞而上;梯道所至,則於壁面開窗焉。全塔權衡高瘦,頗欠安定感。
  料敵塔[見註9](第90圖) 河北定縣城內開元寺磚塔,俗呼料敵塔。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建。因當時定州與契丹鄰接,塔可作瞭望敵情之用,故名。塔平面八角形,十一級。第一級較高,上施腰檐,其上為平坐,以承第二層。以上諸層僅各有檐而無平坐。各層檐均為疊澀挑出,斷面微凹。全塔輪廓,微有捲殺,外觀至為勻妥秀麗,塔內各層均以走廊周繞,而無內室。塔心磚礅內則穿以梯級。走廊頂部出磚製鬥拱兩跳,以承雕磚平棋,其平棋雕之,至為精美。第四至第七層則用木版,上施彩繪。第八層以上僅用穹窿而無鬥拱。今塔東北面已崩塌一部,全塌之厄,恐已為日不遠矣。
  靈岩寺闢支塔[見註3](第91圖) 在山東長清縣萬德鎮靈岩寺,居泰山北壑中,風景幽絶。塔平面八角形,高九級。其第一層立於重層階基之上,其上砌闌額,普拍枋,出雙杪鬥拱以承檐,第二至第四,三層均有平坐,平坐亦用雙杪鬥拱;以上各層則僅出檐而無鬥拱。頂上磚砌剎座以立剎。塔四正面各層均闢圓券門。塔內走廊與梯級佈置大致如定縣料敵塔,塔年代無紀錄可憑,似屬北宋中葉所建。
  興隆寺塔[見註3](第92圖) 山東滋陽縣興隆寺塔,形製頗為特殊。塔平面八角形,高十三級。全塔簡潔無贅飾,各層但疊澀出短檐而已。其塔身逐層遞減;但最上六層則驟然縮減,如以另一小塔置於未完塔上者。蓋建至第七層而建築費告罄,故將上六層縮小歟。塔之建造年代為宋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
  普壽寺塔[見註9] 寺在河北涿縣東門外裏許。入寺門而北有七級磚塔一座,在南北中綫上。其後為門墻前殿及崇臺上之大雄寶殿。全寺平面配置,尚存六朝古製,塔八棱七級,最下為方臺,上立八角形須彌座,座上為鬥拱平坐,上設勾欄,再上則為仰蓮座以承塔身,塔身頗高,八隅砌八角柱,上為闌額普拍枋鬥拱以承檐。塔身四正面作圓券門,四隅面作假直欞窗,第一層檐以上,僅有額枋鬥拱承各層檐而無塔身,故此七層塔實乃七檐單層塔也。遼代此式磚塔最為盛行,此塔建於遼太康五年(宋神宗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為年代確實可考者之最古者,故舉為例。此外如北京天寧寺塔(第93圖),房山縣雲居寺南塔(遼天慶七年,公元1117年),皆此同式者也。
  泰寧寺捨利塔[見註9](第94圖) 河北易縣泰寧山泰寧寺塔亦為遼代常見塔型之一。自第一層檐以下與普壽寺塔幾完全相同,但自第二層以上各層檐,則均疊澀而不施鬥拱,河北易縣雙塔庵東塔荊軻山聖塔院皆此類也。
  涿縣北塔及南塔[見註9](第95圖) 河北涿縣雲居寺塔及智度寺塔,均為模做木塔形製之磚塔。塔之最下層基座,及第一層塔身,並闌額鬥拱腰檐等與普壽塔完全相同;但第一層以上為第二層平座,其上塔身,又完全與第一層塔身相同;如此逐層相疊,第各層高廣略遞減耳。其塔身均於四正面闢圓券門,四隅面砌假直欞窗,模仿木構至為忠實(除圓券門外)。其原範即應縣佛宮寺木塔之形式也。雲居寺塔俗呼北塔,高六層,遼大安六年(宋哲宗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建。其以偶數為層數,頗為罕見。智度寺塔俗呼南塔,五層;易縣城內千佛塔,三層;遼寧白塔子白塔,七層;均屬此式,蓋亦約略同時所建也。
  邢臺天寧寺塔[見註7] 在河北邢臺,其下第一層塔身以下,與其它遼塔相同,其上但出疊澀檐三重,而頂上乃以類似喇嘛之窣堵坡為剎。河北房山縣雲居寺北塔,薊縣觀音寺白塔,易縣雙塔庵西塔,皆屬此型,亦遼代所特有之塔型也。
  雲居寺南塔及北塔[16] 房山縣雲居寺兩塔,南塔為普壽寺塔塔型,北塔為邢臺天寧寺塔塔型。但兩塔均有大方階基,階基四隅各立一小塔,蓋即“金剛寶座”或“五塔”之義也。
  六和塔[17] 在浙江杭州錢塘江岸開化寺,為國內著名佛塔,塔建於宋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為模做木構形之八角七層磚塔,與吳縣雙塔同屬一型者也。今塔之外表為八角十三層矮拙之木構,實則此塔原形與現狀大異,乃權衡秀麗之磚塔也。原有檐及鬥拱均已朽毀,但壁面砌出柱額尚存。塔平面之佈置,中為正方小室,梯級周繞而上,至各層為廊,在各正面闢為壺門。自第一至第六層走廊,及第二至第五層內室壁面均砌作闌額鬥拱(第96圖),江南宋塔似此者頗多,西湖雷峰塔保俶塔皆同屬此型。
  三聖塔[見註10](第97圖) 河南沁陽縣天寧寺三聖塔,建於金大定十一年(宋孝宗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平面正方形,中為方室,各層樓板已毀,故上下通徹。方室之外走廊圍繞。塔下為石造階基,塔身上砌普拍枋,枋上施一鬥三升鬥拱,鬥口出耍頭,其上疊澀出檐十三層,輪廓頗秀麗。
  白馬寺塔[見註10](第98圖) 河南洛陽東約二十五裏白馬寺,相傳創建於漢明帝永平末年,為國內淵源最古之佛寺,然寺內現存最古之建築,則僅金大定間建一磚塔而已。塔平面四方形。下為須彌座兩層,立於八角形階基之上,塔身上部砌出普拍枋與一鬥三升鬥拱,其上以菱角牙子與疊澀出檐十三層,與三聖塔外觀幾完全相同。五代以來中原塔式已作八角形,方形者已極罕見。但塔身以下之高基,則非唐代所有也。
  臨濟寺青塔[見註1](第99圖) 河北正定臨濟寺塔,俗呼青塔,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建。塔平面八角形。四方石壇之上,先立八角石基,基上始為磚砌須彌座及平坐欄幹,再上為蓮座。蓮座之上為塔身,八隅均砌圓柱上砌闌額,普拍枋及雙杪鬥拱。以上出檐九層,第二層以上均出單杪鬥拱。塔頂以雙層仰蓮座立金屬剎。塔形態秀麗,為遼金最通常型類,與涿縣普壽寺塔極相似。河北趙縣真際禪師塔,亦建於金大定中,形製亦極相似。
  廣惠寺華塔[見註1](第100、101圖) 在河北正定城內,形製甚為特殊,為國內佛塔中一孤例。塔由一“主塔”,四隅附以四“子塔”聯合而成。主塔高三層,平面八角形,四正面闢門,四隅面各附以六角形單層子塔。主塔及子塔壁面均砌出枋額門窗等。主塔三層出檐,除第三層平坐外,均有鬥拱;第三層之上為高大之圓錐體,表面塑出多數單層方塔及象頭等。最上又出檐一層為塔頂。四子塔亦砌鬥拱出檐,各自具一頂,就其壁面所砌出之枋額鬥拱瓦檐論,此塔實為模仿木構形之磚塔,唯上段圓錐體則當別論。就塔之平面論,殆可視為“金剛寶座”塔之變形,蓋將四隅塔與中央主塔合而為一者也。因其形製復雜特殊,俗呼為“花塔”。塔年代無可確考,志稱唐建,金大定及明清屢次重修;揆之所仿木構形製,當為金代建。
  晉江雙石塔[18]校註[22](第102圖) 福建晉江縣雙石塔。東塔稱鎮國塔,西塔稱仁壽塔,均建於南宋理宗朝(公元1228—1247年)。兩塔均平面八角形,高五層,全部石構。各層塔身八隅雕出圓柱,上為闌額,柱額之間為門或窗額及槏柱等。闌額之上出雙杪鬥拱以承檐,各層腰檐以上為勾欄無平坐。兩塔形製大致相類如此,其唯一顯著之區別乃在鬥拱:(一)東塔鬥拱計心造,西塔偷心造。(二)東塔上下五層每面均用補間鋪作兩朵;西塔下兩層用兩朵,上三層衹有一朵;(三)東塔轉角鋪作於櫨鬥兩側,各安附角鬥,自出鋪作一縫;西塔則無附角鬥。除此而外兩塔形製幾完全相同。我國佛塔以磚塔居多,如此雙塔者全部石構,雕鎸柱額鬥拱等模仿木構部分至為忠實,實可貴之罕見例也。
  玉泉寺鐵塔[19] 宋代以鐵鑄塔之風頗盛。現存實例,以湖北當陽玉泉寺鐵塔保存最佳。塔鑄於宋仁宗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雖名為塔,實則鐵鑄之幢耳。塔平面八角形,高十三級。第一層之下為須彌座階基,以上各層皆有平坐腰檐,均以鬥拱承托,各層之門,均以四十五度與其上下層相錯其方向。此外如山東濟寧鐵塔寺及江蘇鎮江甘露寺均有宋代鐵塔,但皆殘破銹損不全。
  趙縣幢[見註2](第103圖) 宋代建造經幢之風甚盛。蓋以鎸刻佛經為主之小型塔也。然亦有形式較近乎柱狀者。現存宋代諸幢中,以河北趙縣幢為最大。最下為四方扁大須彌座,次為八角須彌座,其上雕廊屋,每面三間;再上則為寶山,上立幢柱身,上為寶蓋,更上為獅子仰蓮座,以承第二層柱身及寶蓋,第三層亦約略相同,更上為八角城墻,雕太子出四門故事。最上為寶頂。幢確實年代無文獻可稽,揆之形製當屬北宋初年。唐宋經幢遍布南北,雖非真正建築物,亦為富於建築意味之紀念建築。明清以後,此風乃漸殺。
  三、其它
  永通橋[20] 在河北趙縣,俗呼小石橋,蓋對趙縣隋代大石橋而見稱者也。橋建於金明昌間(公元1190—1195年),褒錢而所建。其形狀以及結構方法,與大石橋完全相同,兩端撞券亦砌兩小券,為空撞券式,其為模仿隋橋而建,毫無疑義,第其長度僅及大橋之半耳。今橋上石勾欄,雕刻至為精美,乃明正德間遺物(第104圖)。
  宜賓墓室[見註14]校註[21] 在四川宜賓縣舊州壩宋故城之北。墓室全部石造,墓室平面長方形,墓門自狹面入,兩側各立四柱,劃分三間;柱外兩側又為“廊”,與墓門相對方向,亦立雙柱,其下鎸小龕如門狀。各柱均八角形,其上鎸大鬥,闌額,駝峰,補間鋪作等。左右兩廊之內,每間倚壁立碩大矮墩,其上承龐大櫨鬥。柱上闌額當心間者均作月梁形,其下則引次間材出為綽幕。墓室頂部則作長方形藻井,其上更作菱形池,雕雙鳳流雲紋。此墓室內部對於建築各件之應用,頗能得心應手,而非絶對模仿木構者,與歐洲文藝復興建築之應用古典式建築部分有相似之處,在現已發現之古墓中,尚屬孤例也。就各部細節觀之,墓為南宋遺物,殆無可疑。
  [1]梁思成《正定調查紀略》,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四捲第二期。
  [2]梁思成《薊縣獨樂寺遼觀音閣山門考》,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三捲第二期。
  [3]梁思成測繪未刊稿。
  [4]伊東忠太調查。
  [5]梁思成、林徽因《晉汾古建築預查紀略》,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五捲第三期。
  [6]梁思成《寶坻廣濟寺三大士殿》,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三捲四期。
  [7]劉敦楨測繪未刊稿。
  [8]劉敦楨、梁思成《大同古建築調查報告》,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四捲第三、四期。
  [9]劉敦楨《河北省西部古建築調查記》,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五捲第四期。
  [10]劉敦楨《河南省北部古建築調查記》,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六捲第四期。
  [11]劉敦楨《蘇州古建築調查記》,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六捲第三期。
  [12]梁思成《麯阜孔廟建築及其修葺計劃》,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六捲第一期。
  [13]楊廷寶《汴鄭古建築遊覽記》,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六捲第三期。
  [14]劉敦楨《西南建築圖錄》(未刊稿)。
  [15]竜非了《開封之鐵塔》,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三捲第四期。
  [16] Siren,O.,History of Early Chinese Art,Vol. IV..[
  17]梁思成《杭州六和塔重修計劃》,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五捲第二期。
  [18] Ecke,G.,Strcutural Features of the Stone Built Ting Pagoda. Monumenta Sirica,,Vol1,Fase2..
  [19] Boersechmann,E.,Chinesische Architektur..
  [20]梁思成《趙縣安濟橋》,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五捲第一期。
  校註[11]莫宗江《榆次永壽寺雨華宮》,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七捲第二期。
  校註[12]杜仙洲《義縣奉國寺調查報告》,見文物1961年第2期。
  校註[13]梁思成《記山西五臺山佛光寺建築》,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七捲一、二期。
  校註[14]現已發現此殿建於金大會十五年(公元1137年)。
  校註[15]解放後發現山西朔縣崇福寺彌陀殿,建於金皇統三年(公元1143年),亦用此種結構。
  校註[16] 1978年摩尼殿大修時於闌額鬥拱等構件上多處發現有皇祐四年年題記(公元1052年),證明建於此年。
  校註[17]祁英濤《河北新城開善寺大殿》,見《文物參考資料》1957年第10期。
  校註[18]陳明達《應縣木塔》,見文物出版社1966年第一版。
  校註[19]解放後發現福州華林寺大殿建於五代錢弘俶十八年(公元964年),餘姚保國寺大殿建於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早於三清殿一百餘年至二百年。
  校註[20]劉敦楨《蘇州雲岩寺塔》,見《文物參考資料》1954年第七期。其考定此塔建於五代錢弘俶十三年(公元953年)。
  校註[21]莫宗江《宜賓舊州壩白塔宋墓》,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七捲第一期。
  校註[22]林釗《泉州開元寺石塔》,見《文物參考資料》1958年第一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百花文藝出版社
第一章 緒論·為什麽研究中國建築(代序)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 中國建築之特徵
第一章 緒論·第二節 中國建築史之分期第一章 緒論·第三節《營造法式》與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
第二章 上古時期·第一節 上古第二章 上古時期·第二節 春秋戰國
第二章 上古時期·第三節 秦第三章 兩漢·第一節 文獻上兩都建築活動之大略
第三章 兩漢·第二節 漢代實物第三章 兩漢·第三節 漢代建築特徵之分析[1]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第一節 文獻上魏·晉建築之大略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第二節 南北朝之建築活動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第三節 南北朝實物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第四節 南北朝建築特徵之分析
第五章 隋·唐·第一節 隋·唐都市宮苑陵墓寺觀建築之梗概第五章 隋·唐·第二節 隋·唐實物
第五章 隋·唐·第三節 隋·唐之建築特徵[1]第六章 五代.宋.遼.金·第一節 五代汴梁之建設
第六章 五代.宋.遼.金·第二節 北宋之宮殿苑囿寺觀都市第六章 五代.宋.遼.金·第三節 遼之都市及宮殿
第六章 五代.宋.遼.金·第四節 金之都市宮殿佛寺第六章 五代.宋.遼.金·第五節 南宋之臨安
第六章 五代.宋.遼.金·第六節 五代·宋·遼·金之實物第六章 五代.宋.遼.金·第七節 宋·遼·金建築特徵之分析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