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绘画 》 古典名畫的深婉麯意:知君用心如日月 》
第23節:嚦嚦鶯聲花外囀(1)
楊紫陌 Yang Zibai
嚦嚦鶯聲花外囀
嚦嚦鶯聲,帶着萬種閑愁,千般柔婉地鳴囀在人世的濃春深處。
誰傢黃鶯紫燕躲在後花園的老樹蔭裏,窺着才子佳人隔墻賦詩、對月聽琴。
人世至美至俗的場面,莫過於月上柳梢頭,假山石後竊竊的私訂終身,這樣的黃昏夜晚帶着女人衣服的暖香,女人綉鞋上亦花枝如顫,似沾着幽徑上的露水與蛩鳴。
前堂老夫人在昏燈下歪坐打盹,丫頭侍女蹲在榻前與老夫人捶着腿,幾案上有裊裊熏香穿過堂前屋後。
《西廂記》始終有老夫人的身影,縱然這老夫人千般阻撓,也終是因愛。有母在堂,點起一盞昏燈,便是傢,女兒心中終有個約束,有個係挂,有個歸醒。試想如果沒有老夫人的禮教傢法,哪裏還有什麽戲可演呢,才子佳人在那樣的月下乍地一相逢,什麽事不會立刻演繹出來呢。《會真記》中沒有老夫人出來擋道,那張公子甚至沒有跟鶯鶯提起過婚姻,兩人便錦被相合,早早地隨了心意,到頭來鶯鶯還不是落得個身比草賤,命比葉薄。"始亂終棄"四個字形容《會真記》再恰當不過。
這樣的故事生在紅塵世界的月榭風檐下,起初是與陳老蓮怎麽也聯不上的。他畫風高古,畫中人物亦仙亦道,不落人間的塵埃,《西廂記》這樣的俚俗溫情,老蓮哪裏有。但後來看到了他的木版畫《西廂記》插圖。我驚異於他畫面上的繁縟熱絡,原來他也是有凡心的。我衹道是他瀝盡了人生情恨的渣滓,返皈了清淨地,心中林深琴鳴,才子佳人在他眼中也不過天上的金童玉女,兩兩相對時,心思清涼地什麽也沒有。衹不過述說着前塵往事,打發光景罷了,跟他自己扯不上一點關係,如他的畫《閑話宮事圖》、《蕉林酌酒圖》,雖是勾綫勁挺,卻於怪誕中見得"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的境界。
作為一代王朝的遺老,對前朝往事總有着不盡的倦戀,他沐的是大明的風,以前什麽都是好的,現今什麽都是如此地怪誕不經,心中一腔去國之痛,也衹有對着舊時的城門遙遙而泣,為了大明,也為自己。經歷了改朝換代的大變幻,生生將文人對前朝的情義割裂,那種痛宛如經年不愈的疤痕,會使人顛狂。
明朝覆沒後,清兵人浙東,陳洪綬避難紹興雲門寺,削發為僧,名悔遲。但一年後又還俗。陳洪綬眼見得大明江山轟然而倒,身歷憂患,變得個性傲兀,狂放不羈,人稱狂士。後與藍瑛,丁雲鵬,吳彬合稱"明末四大怪傑"。
晚年他定居紹興、杭州等地,學佛參禪,將紅塵人世早看透,不過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誰興誰滅,自是有着天機人事。看淡了,便一切灑落無礙。思想的轉變更直接體顯在了他的畫裏,他的畫風日臻圓熟,人物畫於衝淡中各至妙境,人物神會,而不落形跡,仕女裝束古雅,眉目端凝,古拙中自有一段風流嫵媚,似澹而實美。
從他的花鳥山水裏,我看不懂老蓮,衹覺得他出則古鬆清泉,入室則靜宅啜茗,傢有拙妻相伴,老僕身隨,會幾十年保持着同一個姿勢。他的人物畫也不涉癡嗔,更不見高樓燈火的隱隱市聲。但當我看到他的版畫插圖及葉子係列後,我終於看到了他的人,原來他也大俗大雅,在這人間碾壓過。這《西廂記》的插圖便是他的人生俗念,一不小心便讓我窺見了。他的畫如妙玉的為人處事,不是不墮入,是機緣不到。妙玉喝水用的杯子緑玉鬥,別人碰也碰不得,唯有寶玉那個殊質,可用來一口一口地抿茶,妙玉還親自斟了遞與他手中。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1節:前言 衹恐夜深花睡去(1) | 第2節:前言 衹恐夜深花睡去(2) | 第3節:知君用心如日月(1) | 第4節:知君用心如日月(2) | | 第5節:知君用心如日月(3) | 第6節:知君用心如日月(4) | 第7節:爭如我解語花(1) | 第8節:爭如我解語花(2) | | 第9節:爭如我解語花(3) | 第10節:爭如我解語花(4) | 第11節:會嚮瑤臺月下逢(1) | 第12節:會嚮瑤臺月下逢(2) | | 第13節:會嚮瑤臺月下逢(3) | 第14節:繁華事散逐香塵(1) | 第15節:繁華事散逐香塵(2) | 第16節:繁華事散逐香塵(3) | | 第17節:繁華事散逐香塵(4) | 第18節:紅拂夜奔(1) | 第19節:紅拂夜奔(2) | 第20節:紅拂夜奔(3) | | 第21節:紅拂夜奔(4) | 第22節:紅拂夜奔(5) | 第23節:嚦嚦鶯聲花外囀(1) | 第24節:嚦嚦鶯聲花外囀(2)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