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考 中國人的生活智慧   》 第23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23)      林語堂 Lin Yutang

  元朝存在不到一百年時間,標志着在偉大蒙古王朝的燦爛文化、明朝繁榮但缺乏創造性的文化和隨後的滿族王朝文化之間存在一個明顯的斷裂。
  唐朝以詩歌和短篇小說聞名,而宋朝以哲學,元朝以喜劇,明以小說聞名。但是從元朝以後--"近代"中國歷史開端--中國與世界其他地方交往越來越頻繁。馬可·波羅之後中國與西方的聯繫從未中斷過。
  馬可·波羅對中國的描述激發了歐洲人的想像力,人們開始尋求一條到東方的捷徑。哥倫布在探尋到東方的路綫時發現了美洲。葡萄牙的海員在15、16世紀到達中國的沿海。葡萄牙人將煙草傳入中國,隨後天主教傳入中國。
  天主教的傳教士對明朝朝野産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其中有一個叫馬圖·瑞斯(1552-1610),他不僅穿中國服裝,而且學習儒傢經典和中國的禮儀。這些天主教徒在帝國的宮廷中找到了樂趣,他們中的許多人被封為宮廷天文學家。瑞斯也翻譯歐洲的物理學、天文學和地理學書籍,給中國介紹歐洲文藝復興,一如馬可·波羅給西方介紹中國一樣。
  後來荷蘭商人和英國商人來到中國。從16世紀開始中國在一些港口為商人提供便利,但這時已完全不同。從19世紀開始,西方列強用艦船敲開中國的大門,海洋這曾經幫助中國與世隔絶並使得中國免遭入侵的地利,突然之間成為列強到達中國海岸的通道。中國在1840-1842年的鴉片戰爭中戰敗之後,這場戰爭是在一個清政府任命的欽差大臣在港口虎門焚燒成堆的英國鴉片之後開始的。中國被迫對外國開放五個通商口岸。這是西方歐洲列強在中國殖民擴張的時期。中國與英國、法國和日本進行了一係列的失敗戰爭。1860年英法聯軍開進北京,掠奪頤和園,火燒無價的善本圖書館。中國已飽受內亂之苦,漸漸地失去自己的主權。法國以武力取得印度支那。西藏成為中國與大英帝國之間不斷討價還價的對象。日本在1895年占領臺灣。
  這些事件迅速地成為氣候。1898年發生了一係列的重大事件。因為一位傳教士的死,中國被迫將青島賠償給德國,劃山東為德國的勢力範圍。俄國有步驟地掠奪突厥地區:如今"租藉"東北的旅順和大連。英國"租藉"九竜(與香港相對的內陸城鎮)和威海衛,在那裏長城連接渤海灣中的中國海。這些事件表現出的奇怪情形使得中國人異常的憤怒。這種特權意味着在中國的外國人可以不遵守中國的法律,不能被中國的警察逮捕。中國人對這些入侵者的憎恨被冠上"反外國"的罪名。一個名為孫逸仙的年輕的中國革命者,看到依靠軟弱無能的清政府終將是泡影,他在汲取西方民主觀念之後成立革命團體,這也是在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的國民黨的前身。
  同時,一幕大戲還在沒落的清朝宮廷中,在年輕的光緒帝與他的伯母之間上演,頑固無知的慈禧太後五十年來一直阻礙中國的進步。1898年光緒帝以改革的名義頒布了一係列激進的改革措施,一史稱"百日維新"。改革遇到慈禧大後的暗中反對,改革派密謀將這個無知的婦人趕下臺。一個被光緒帝信任的將軍背叛了他,隨後光緒帝被軟禁。
  然而,公衆反對外國入侵者卻此起彼伏,這些力量在不斷地聚集,1900年義和團運動大爆發。這些成員是一個個信仰超神靈的烏合之衆,相信神靈附身使得子彈都不能穿透他們,慈禧太後也相信他們。災難性的失敗隨之而來。在西方聯軍開進北京的當兒,慈禧與她的侄兒倉皇逃離北京。
  中國的革命者懂得中國在外來列強侵略下不能生存,除非中國迅速地進行改革,如今革命者一分為二,形成了保皇黨人和共和黨人。保皇黨人主張在專製的制度內改革;共和黨人主張推翻滿族政權,成立共和國。最終作出改革决定的既不是保皇黨也不是共和黨,而是懶散的滿族朝廷自身。甚至在義和團興起和中國人失敗之後,中國人還在期盼和等待又一個八年,然而一無所獲。年輕的皇帝被軟禁在"孤島上",1908年慈禧與年輕的光緒帝死後,中國人對軟弱的清廷徹底失望了,名義上由一個叫"宣統"即溥儀的四歲男孩統治中國。中國人的耐心徹底耗盡了。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終結了清政府。1912年在形式上標志了中華民國的開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第2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2)第3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3)
第4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4)第5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5)第6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6)
第7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7)第8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8)第9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9)
第10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0)第11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1)第12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2)
第13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3)第14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4)第15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5)
第16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6)第17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7)第18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8)
第19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9)第20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20)第21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21)
第22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22)第23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23)第24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24)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