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怕是风流负佳期:西厢记里的世情男女 》
第23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7)
侯虹斌 Hou Hongbin
红娘又气又好笑:"街上好贱柴,烧你个傻角。急什么呢,我来帮你想办法吧。"她告诉张生:你不是有囊琴一张吗?我们家小姐对琴特别感兴趣。今天晚上,我和小姐一起到花园里烧夜香。只要听到我一声咳嗽,你就操琴。看小姐听的时候说什么,我好见机行事,将你的心意传达。
6、书生隔墙《凤求凰》,玉人听琴惹情思
张生喜滋滋地从天亮盼到天黑,看着天色一点点暗下来,急得只盼星星、盼月亮。又对着那张琴央求:"老兄,小生与足下湖海相随数年,今夜这一场大功,都在你这神品、金徽、玉轸、蛇腹、断纹、峄阳、焦尾、冰弦之上。"还对着风哀求,"却怎生借得一阵顺风,将小生这琴声吹入俺那小姐玉琢成、粉捏就、知音的耳朵里去者!"
越是滑稽,越是可笑,越是让人觉得张生情痴,情深。
那边厢,崔莺莺也了无心绪。红娘催她去烧香。崔莺莺没好气地说,事已不成了,烧香又有什么用?现在我们成了兄妹了,任你怎么梦里相逢,又有何益呢。他是影儿里的情郎,我是画儿里的爱宠。
说是无心,但崔莺莺还是去后花园烧香了。红娘一咳嗽,张生便在隔墙理琴。这琴声,"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原来,这是张生在隔壁理琴挑逗她啊,崔莺莺听得心儿扑扑跳,何况,弹的还是司马相如专门用来勾引寡妇卓文君的《凤求凰》呢。他在歌中唱道:"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我们什么时候方能在一起呢,我已悲伤至极!张生显然希望崔莺莺是又一个卓文君,能与之共效于飞,共赴巫山。
崔莺莺感叹道,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他曲未终,我意转浓。张生隔着墙埋怨了:夫人忘恩负义也就算了,小姐啊,你怎么也说谎呢。崔莺莺感到很委屈,说道:你错怪我了。这都是我娘的主意,跟我全无干系。如果能按我的心愿,我当然希望能与你鸾凤和鸣了。可惜我娘看得紧,我没有机会与你相会啊。可怜哪,都则是一层儿红纸,几榥儿疏棂,兀的不是隔着云山几万重,怎得个人来信息通?别看就是隔着层窗纸儿,我们就是捅不破啊。
红娘此时不合时宜地出现了,又催促崔莺莺赶快回去。崔莺莺对红娘是又怕又爱。既怕她"响喉咙",坏了自己和张生的好事;又希望她能帮自己在老夫人和张生之间传话,让张生多住两天,好见机行事。
这一场戏,终于在崔莺莺和张生的两颗心之间建起了一道走廊,借着听琴,两相得到了沟通。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目录 | 第2节:西厢源流:从始乱终弃到爱情轻喜剧(1) | 第3节:西厢源流:从始乱终弃到爱情轻喜剧(2) | 第4节:西厢源流:从始乱终弃到爱情轻喜剧(3) | 第5节:西厢源流:从始乱终弃到爱情轻喜剧(4) | 第6节:西厢源流:从始乱终弃到爱情轻喜剧(5) | 第7节:西厢源流:从始乱终弃到爱情轻喜剧(6) | 第8节:西厢源流:从始乱终弃到爱情轻喜剧(7) | 第9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1) | 第10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2) | 第11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3) | 第12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4) | 第13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5) | 第14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6) | 第15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7) | 第16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8) | 第17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1) | 第18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2) | 第19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3) | 第20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4) | 第21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5) | 第22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6) | 第23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7) | 第24节:第三本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1)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