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 中国古都北京   》 明代北京      Yan Chongnian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年),在应天(今南京市)称帝,定应天为南京,改大都路为北平府。后朱元璋封第四子朱棣为燕王,燕王的住地在北平府。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死,由他的孙子允蚑继承皇位,这就是建文帝。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历时四年,攻占南京,夺取帝位。朱棣以北平势踞形胜,为“龙兴之地”,便于控制北方,决定迁都北平。永乐元年(1403年),升北平为北京,今北京的名称就是从这时开始的。改北平府为顺天府。朱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北京建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汉族皇帝。明代北京上承元大都,下启清京师,北京作为全中国的政治中心长达588年。
  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下诏营建北京。第二年五月,开始营建北京的宫殿、坛庙。他派遣大臣督工伐木采石,烧制砖瓦,开窑烧灰,办置颜料,疏通运河,征集夫匠,进行施工准备。
  伐木—用量大,规格严,要到山中,进行采伐,“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的谚语,说明采伐与运输的艰难。木材运京后,储在大木仓(今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就是由此而得名)。大木仓有仓房3600间,至宫殿完工后仍库存木材38万余根。
  采石—宫城中殿宇基座和殿前御道都用巨型石板,万斤以上达10000余块。
  烧砖—宫城庭院地面要墁砖三至七层,全部庭院约用砖2000万块。城墙与宫墙约用砖8000万块。仅紫禁城即用砖约一亿余块。
  制瓦—所需青瓦、琉璃瓦和金属瓦,数量大、规格多、配件杂。如琉璃瓦从制坯、塑花、烧坯至挂釉,需很长时间。还要根据建筑尺寸、屋顶形式和瓦样号数,提出瓦样清单,进行烧制。
  烧灰—需要大量石灰作建筑材料,派夫进山,千锤万击,开山取石,建窑烧灰,和灰成浆,以备使用。
  颜料—粉刷宫墙用的红土子,粉刷殿堂内壁用的包金土,以及檐、柱、斗拱、藻井彩绘,所需颜料量是很大的。
  这些建筑材料多出自南方,为了解决运输,需要疏通运河。永乐十五年(1417年),营建工程全面展开,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完工。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朱棣正式迁都燕京,以北京为京师,南京为陪都。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序言(1)序言(2)引言(1)引言(2)金代中都(1)金代中都(2)
金代中都(3)金代中都(4)金代中都(5)金代中都(6)迁鼎大都元大都城(1)
元大都城(2)元大都城(3)百货汇聚科技文化(1)科技文化(2)科技文化(3)
科技文化(4)科技文化(5)中外交流(1)中外交流(2)明代北京北京城池(1)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