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评论 笛聲何處   》 世紀的豐收(10)      餘秋雨 Yu Qiuyu

  棠村相國嘗稱予是劇乃一部鬧熱《牡丹亭》,世以為知言。
  那麽,能不能把《長生殿》和《牡丹亭》分別張揚的至情劃上等號呢?不能。兩者既有聯繫又有重大區別。在宋明理學長期統治着中國思想領域的總體背景下,稱揚情的純度和力度,大多具有或多或少的挑戰意義。須知,洪昇不是在純客觀地描摹李、楊情愛,而是先把自己的一面至情的旗幟樹立在劇作前頭,因此後代評論傢不能輕易地因這種情愛依附於帝、妃
  身上而全盤予以否定。但是,這種依附,確實也給情的性質帶來了客觀限定。我們看到,當男女之間真誠的愛情一旦真的産生在帝王府宅裏的時候,將會走過一段多麽畸形、多麽艱辛的道路。那是一個衹有肉欲、沒有愛情的所在,愛情的産生便成了一種反常,與其說是幸事,不如說是禍事。
  例如,那點貌似珍貴、實質可憐的愛情,必然與凜然“朝綱”産生撞擊,李隆基敢於“弛了朝綱,占了情場”,讓情占了上風,但朝綱的廢弛卻又激起了陰謀傢的野心和軍民的怨恨,因此又為埋葬這種情創造了條件。《長生殿》用它的實際展開方式雄辯地表明,很值得歌頌的情一旦落實在帝、妃們身上,就成了一種不祥的徵兆,甚至成了一種禍殃,在一定程度上變成該詛咒的了。這顯然是矛盾的,洪昇自己也不避諱這個矛盾,他不是正在熱情謳歌着至情嗎?卻同時又說了這麽一番話:“……然而樂極哀來,垂戒來世,意郎寓焉。且古今來逞侈心而窮人欲,禍敗隨之,未有不悔者也。玉環傾國,卒至殞身。死而有知,情悔何極。”這又對情有所批判了。這就是一種相反相成的雙重組合。總體的情一旦具體化,就走嚮了自己的反面。洪昇無法闡釋這種變異,但就在歌頌對象和詛咒對象的難堪合一中,他客觀地傳達出了無可奈何的悲劇性。
  帝、妃間的愛情一旦成立,除了與政治秩序的撞擊外,還會遇到傳統的皇傢婚姻制度本身的嘲弄。“一人獨占三千寵,問阿誰能與競雌雄?”話雖這麽說,但三千粉黛未廢,競雌雄的對手始終是存在的。高力士曾對楊貴妃說:“如今滿朝臣宰,誰沒有個大妻小妾,何況九重。”這個現實,就使李、楊愛情一直面臨着內在危機。皇帝本可自由地處置兩性關係,而由於他的至高無上的權力,他的處置又關乎着整整一個傢族以至一群傢族的興衰榮辱,因此要爭取與皇帝保持比較穩定的兩性關係,必然是一場生死予奪的惡戰。同時,對在皇傢婚姻制度下早已駕輕就熟的皇帝本人來說,即便對某個妃子萌發了一點真情,也總脫不了玩弄性質,洗不盡兩性關係上的隨意性,這又使那場爭奪戰時時出現緊張局勢。於是,十分自然,從李、楊之間産生了一點真情的第一刻開始,他們倆就加劇了互相間的窺視,李隆基要進一步審察楊玉環有無使他捨棄其他所有女子的特殊價值,而楊玉環則要竭盡全力提防李隆基的情感外逸。這種因情感而引起的審察和競爭,是非常功利化的,是與情感本身相抵觸的。這又是一種相反相成的雙重組合。在洪昇筆下,李、楊的情感誓盟是被歌頌的,但楊玉環為了衛護她與李隆基關係的穩定性而對其他女子所做的一切,是頗為醜惡和陰險的,她的妒忌、偵情、吵鬧,是不能作為感情深厚的標志來看的。但這一切,似乎又是宮中感情的必經之路。在這裏,我們又看到了洪昇所歌頌過的感情的悲劇性變異。
  總之,《長生殿》表明,天地間的至情可以出入生死,卻不可出入帝王之傢,在那裏,無論在外部關係上還是在內部關係上都會使它産生破滅。洪昇對於清廷帝王沒有特殊的反感,他的思想遠沒有達到否定君權的高度,因此,他所寫的感情的變異和破滅,還帶有超乎帝、妃身份的普遍性。於是,他嚮湯顯祖學習,把情感的實現寄托給理想中的天國。《牡丹亭》中的杜麗娘一産生愛情就迅捷地嚮情感的天國翺翔了,全劇充溢着浪漫基調;而《長生殿》則是在真實地刻畫了情在現實生活中的可怕遭遇之後再給它以翺翔的自由的,以艱辛的現實通達浪漫,以浪漫的情思給現實以彌補和滿足。因此,在全劇結構上,又出現了一個整體性的相反相成的雙重組合:現實、理想;大地、天域;狂、幽思;破滅、團圓。
  這絶不僅僅是一種技巧上的對比,而是思想感情本身的艱難行程所留下的印痕。
  藉用一下德國古典哲學的術語,說《長生殿》表現了一種理想化的至情在實際生活中的變異、又在幻想中的歸復,可能不算勉強吧?依憑着“理想———現實———理想”的路途,它走了一個“正———反———合”的蠃旋。
  《牡丹亭》出入生死之後,是以生之團聚為歸結的,明顯地表現了湯顯祖對於情的樂觀昂揚的態度。杜麗娘和柳夢梅,都是情的積極追求者和締結者,儘管他們的情感也飄逸過了一條極為麯折奇險的路途,但他們本身並未對情造成過破損。《牡丹亭》中的情始終保持着、或趨嚮着一個內在的完滿性,這就進一步體現了湯顯祖的樂觀基調。看《牡丹亭》,我們衹見一種其力無窮的情感意緒左右着客觀世界、穿越着現實生活,它處處製造出瑰麗的奇跡,處處迸發出奪目的光亮,最後發出了勝利的微笑。《長生殿》就大不一樣了,它所展現的情遠沒有那麽飄逸和瀟灑,遠沒有那麽神奇有力,它一下子粘滯在一片苦澀之中,而且立即也使自己染上了苦澀之味。情感的締結者本身就是情感的破壞者,不要說在總體背景上李、楊溺情誤國,即使是互相間的具體情感往還上,他們兩人也分別給情感加上了酸腐的元素。最後從肉體上毀滅楊玉環的命令,還是由李隆基本人發出的,儘管他處於軍士的逼迫之下。總之,在洪昇筆下,情的理想光亮雖然還在閃爍,但質地已變,色彩已變,基調已變,湯顯祖的樂觀、積極、昂揚,已不復睹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自序緒論
不可思議的社會性癡迷(1)不可思議的社會性癡迷(2)
上層文化的高濃度介入美學格局的多方滲透
魏、梁改革(圖)豐收的世紀(1)
豐收的世紀(2)豐收的世紀(3)
豐收的世紀(4)豐收的世紀(5)
豐收的世紀(6)世紀的豐收(1)(圖)
世紀的豐收(2)世紀的豐收(3)
世紀的豐收(4)世紀的豐收(5)
世紀的豐收(6)世紀的豐收(7)
世紀的豐收(8)世紀的豐收(9)
世紀的豐收(10)世紀的豐收(11)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