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文学者 》 在臺灣-國學大師的1949 》
第23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19)
周為筠 Zhou Weijun
鬍適靈堂設在臺北市極樂殯儀館,遺體安放在冷杉木特製的靈柩裏,身着藍色長袍,黑色馬褂,腳穿布鞋,遺體上覆蓋着北京大學校旗。蔣介石3月1日親往祭吊,並親書輓聯一副懸挂靈堂中央:
適之先生千古
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
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表
蔣介石這副輓聯恰好確切地概括了鬍適一生復雜的思想和經歷,終其一生乃不舊不新又又舊又新,不古不今又又古又今,不中不外又又中又外,新舊的矛盾在鬍適身上時刻體現並衝突着,又以本質上的存舊去新和形式上的除舊布新為歸宿。他是一個"矛盾的人物",既不贊成共産主義,也反對三民主義,他崇尚的是美國的民主。鬍適一輩子沒寫過批判共産主義的文章,但反對國民黨的文章他倒寫過不少。
晚年的鬍適正如唐德剛在《鬍適雜憶》中所說:"鬍適之晚年洗盡鉛華,恢復他原來儒生的真面目。"唐德剛和老師在異域朝夕相處之間,同是天涯淪落人,對這一點是深有體驗的。長期以來鬍適是被作為自由主義大師來看,卻忽視了他"三分洋貨,七分傳統"的真實身份。
鬍適與孫子在一起。
鬍適與世長辭
在臺灣--國學大師的1949
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
李敖在《播種者鬍適》一文中批評鬍適在"全盤西化"上還太保守,去搞什麽整理國故那樣"開倒車的學術",脫不開"乾嘉餘孽"的把戲,把文史學風帶到了迂腐不堪的境地。也許,這正是傳統中國文化的魅力在鬍適身上的閃光點。鬍適一生待人處事無不受到儒傢思想的深刻影響,深得儒傢的寬恕之道。
鬍適晚年在臺灣的學術工作也主要在整理國學方面,雖沒有完成他自己所謂"完成個人多年來計劃之著作",也沒有取得什麽令人矚目的成績。但這一時期還是留下大約300萬字的文稿,內容主要在佛教和禪宗史研究,對《紅樓夢》站在更高的視角來判斷其價值,突破了狹義的"紅學"研究,打破了對《紅樓夢》文學價值的某種迷信。其學術絶筆1962年2月20日緻作明的信,也是談《紅樓夢》問題。
臺灣的老百姓並不因為時過境遷而忘記對這位啓蒙大師的敬意。前往靈堂瞻仰遺容的市民絡繹不絶,殯儀館前幾天內人流不息。鬍適治喪委員會光收到各界人士送的輓聯輓幛就有八百餘件,其中如:"共黨既駡之,國人又駡之,容身無片土,天乎痛哉! "鬍適一生遭遇的謾駡可謂多矣,正所謂名滿天下,謗亦隨之。這輓聯把鬍適一生四處碰壁的悲劇性命運惟妙惟肖地描摹出來。
3月1日,陳誠率治喪委員會全體委員舉行公祭,參加人士近3萬多人,上至國民黨黨政大員,下至家庭婦女,都前往致祭瞻仰鬍適博士遺容。10月15日,鬍適遺體入殮,安葬於臺北南港舊莊墓園。啓靈出殯時,從臺北市到南港的馬路兩旁自動來送殯者多不勝計。靈車開至鬆山以後,沿途居民傢傢燃香,戶戶路祭,直到南港,一路鞭炮聲不斷。
鬍適從年輕時就深負大名,爾後四十多年他始終維護清望而不墜,死在"中央研究院"院長的位子上也算死得其所。他身後享受的哀榮比在這個時期先後死去的任何一個"黨國要人"都要大,因為他贏得了臺灣人民近乎盲目的崇拜。所以鬍適的葬禮空前的隆重,百姓都自發地參加送葬。
臺灣當局把鬍適生前住所闢為"鬍適紀念館",並相應成立管理委員會和"鬍適遺著編輯委員會"。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鬍適雖然沒能葉落歸根,回到自己美麗的徽州故裏,但長眠在他的第二故鄉的泥土裏也算無憾。
在鬍適墓門上刻着蔣介石書寫的"德學俱隆"四字。右首高坡上,有北京大學校友會建造的紀念亭;左首有中國公學校友會建造的半身銅像。鬍適的墓志銘這樣無限詩意地寫道:
這個為學術和文化的進步,為思想和言論的自由,為民族的尊榮,為人類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勞神以至身死的人,現在在這裏安息了!
我們相信,形骸終要化滅,陵𠔌也會變易,但現在墓中這位哲人所給予世界的光明,將永遠存在!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1節:前言(1) | 第2節:前言(2) | 第3節:前言(3) | | 第4節:前言(4) | 第5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1) | 第6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2) | | 第7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3) | 第8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4) | 第9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5) | | 第10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6) | 第11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7) | 第12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8) | | 第13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9) | 第14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10) | 第15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11) | | 第16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12) | 第17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13) | 第18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14) | | 第19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15) | 第20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16) | 第21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17) | | 第22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18) | 第23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19) | 第24節:傅斯年歸骨於田橫之島(1) | |
| 第 I [II] [III] 頁
|
|
|